地理课。
这节课讲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郭老师先是放出了一张嫦娥奔月的图片:“这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图片里的月亮洁白光滑,看起来就像一个玉盘一样是吧。”
古人们:不用说了,我们知道月亮其实不长这个样子了。
郭老师:“不过真实的月亮是长这样的。”
她在【嫦娥奔月】的旁边放了一张月球图片,坑坑洼洼的。
即使之前已经看过月球的图片了,很多文人再次看还是有点接受无能。
还是想象中的月亮好啊!
郭老师:“我们都知道月球表面有很多陨石坑,被大量陨石撞击过。为什么会被这么多陨石撞击呢?”
元朝。
郭守敬:“这个我记得,是因为月球没有大气层保护。”
这张月球图片让他回想起之前讲到的内容,他这几天已经把月球的样子牢牢记在脑海里了。
已经讲过的地理课内容也都熟记于心。
他有点遗憾,月球上连大气都没有,人又需要空气,根本没法在上面呼吸。
所以也不知道人能不能上去月球?上去了能在上面活动吗?
想到后世的人可以自己制造氧气,感觉这个困难也不是完全没办法克服。
郭守敬现在还有点困惑,后世的人到底有没有办法到月球上去?
郭老师:“除了没有大气层,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也很大。白天可以高达127c,夜晚可降低到-183c。为什么月球的地表温差会如此大呢?”
有一个同学笑嘻嘻接话:“老师,那按照实际情况来说,嫦娥要是穿着图片上的裙子飞上去,估计是不是会被冻坏,或者被热死?当然,还可能因为没有空气被憋死了,或者被陨石砸死了。”
同学二接话:“哎呦,那嫦娥的那颗不死药是不是浪费了?还不如留给地上的人呢。”
同学三:“嫦娥一定郁闷极了,早知道月球是这个样子,她就不飞上去了。”
同学一:“那不行,嫦娥要是不飞到月球上,我们就没有自古以来了。”
这对话把很多同学都逗笑了。
郭老师看学生说得有趣,也没打断他们的奇思妙想。
等他们说完,郭老师笑着回答:“原理上来说是这样的。”
唐朝。
李世民有点乐:“那不是神话故事吗?怎么还用科学的角度解释啊?”
虽然他也希望不死药是真的,不过神话就是神话,还是不要带入现实了。
想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也都是神话故事,后人还不是都做到了。
这么一想,怎么感觉嫦娥奔月也不那么神话了?
还有啊,自古以来又是什么梗?听不懂啊!
明朝。
唐寅看着书房里画了一半的《嫦娥执桂图》,无奈极了。
自从知道月球表面的真实情况后,他脑子里构思的桂树、玉兔等总会被黑黢黢的陨石坑赶跑。
下不了笔啊!
这幅画已经画了几天了,还没画完。
现在又听到了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他寻思:“难不成我还得给嫦娥仙子加一身袄子?”
这样她冷的时候是不是可以脱了?热了......热了他是没办法了。
突然,唐寅灵机一动。
画不出来之前想象的东西,他可以先画一幅【月兔踩坑图】嘛。
就画一只雪白的兔子在那些陨石坑里欢快地蹦来蹦去。
嗯,这也挺有趣的,也算天下第一幅了。
说干就干,唐寅把还没画完的《嫦娥执桂图》放到一边,重新换了一张画纸。
画笔落下,这次画得就很顺了。
清朝。
王贞仪:“月球表面的温度又是怎么测量出来的?他们是不是真的上去过了?”
她真想看看那个画面。
想到后人还知道太阳的温度呢,总不能后世人真的去过太阳上吧?
这么一想,王贞仪又疑惑了,人到底有没有上去过啊?
温度是之前看到的月球车测量的吗?
郭老师:“带着刚刚的问题,我们进入到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的学习。之前我们已经学过太阳辐射、大气层和臭氧的概念了。”
“太阳辐射在传到地球上时,要经过厚厚的大气层。小部分辐射被大气吸收或者反射了,大部分来到了地球表面。”
南北朝时期。
祖冲之:“嗯,所以这些辐射是被大气层层层削弱了。月球没有大气层阻挡的话,辐射就直接照射在表面。”
有太阳照射就热,无太阳照射的话温度就低。
“这就是地球能够有生命,月球没有生命的原因,月球环境不合适啊。”
越往后学,他之前那些困惑在一点一点被解开。
祖冲之觉得认真听课没毛病,以后一定要好好学,这些都是以前没有机会学到的。
郭老师:“我们知道对流层里面的成分很多,有二氧化碳,有云层,云层里有水汽。太阳辐射来到对流层的时候,少量长波辐射被选择性地吸收、反射、散射。”
“云量越多,反射作用就越强,这样下来,辐射就被削弱一部分。长波辐射被削弱,短波辐射则穿过大气到达地球表面,此时的大气温度变化不大。”
这里郭老师还简单地讲了一下什么是反射和散射,听完后,古人们一脸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原来云层在人们看不见的地方做着这样的工作。
难怪没有云的时候会比有云的时候感觉太阳光更强烈一些,是被云层里的水汽给散出去了。
古人表示:这下我们知道原理了。
西汉。
刘邦笑着说:“有点意思啊,这些云层还怪挑食的,只喜欢长波辐射,短波辐射就不吃了。”
张良觉得这个说法怪别致的:“陛下,您这个角度倒是新奇。”
刘邦:“哪里哪里,郭老师说的可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大气层嫌弃短波辐射,都不拦它。”
张良想:好嘛,还真是。
刘邦:“不过这个地球是一点都不挑啊,不管什么波来了都接收。”
张良笑笑:“来者是客嘛。”
刘邦一听,乐了:“哈哈,是这个理,是这个理。”
明朝。
徐光启:“有个问题,太阳源源不断向地球输送辐射波过来,是怎么消解掉这些辐射波的?”
一直只接收不释放的话,地球怎么承受得住?地表还不得热死了?
郭老师接下来就讲了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说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地球吸收了大量辐射后,地表温度升高。然后地面又向外释放出一种长波辐射。”
“这种地面长波辐射遇到大气后,大部分被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等留下了,少部分辐射穿过大气进入宇宙中,此时的大气升温。”
因为郭老师画了一个图形,所以大部分人还是能理解地球的受热过程的。
感觉听起来十分清晰,就是需要记一下那些特有名词。
北宋。
苏轼:“原来如此。”
他之前还疑惑为什么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呢?
明明越往高处走,离太阳越近,应该温度越高才是。
郭老师这么说他就理解了,这是被地球外面的大气阻拦了。
咳,辐射波就像朋友一样,来来去去,或挽留、或离去。
苏轼突发奇想:这不就相当于月球没有穿衣服,地球穿了衣服一样了?
哈哈,挺有趣的。
后面讲了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古人:感谢大气,不然我们要不被热死,要不就被冷死了。
郭老师:“大家平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是不是晴天晚上会更冷,阴天晚上会相对缓和一点?这是因为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北魏。
贾思勰若有所思:“所以农田里燃烧杂草可以防霜冻,这是不是也是大气的逆辐射作用?”
燃烧的时候会产生二氧化碳嘛,二氧化碳就可以把地面的热量锁住了。
很快郭老师就回答了他。
郭老师:“大气逆辐射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应用,比如农田烟熏防霜冻,冬夜晴无风,早起必有霜、高处不胜寒等。当然,这些特征只是相对来说的,对于一些特殊地区不完全适用的,比如没有冬天的地方。”
古人:喔,原来是这样啊。
这些都是平时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现象,以前只想着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经验,没想到具体原理是这样的。
学到了,学到了。
郭老师:“当然,不是说保温就是好的,过度的保温会形成温室效应......”
唐朝。
李世民听完温室效应后:“看来无论是什么东西,都需要有一个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