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赵芸欢正在厨房里做红薯粉条,听见有人走进院里,她擦了手快步走出厨房。
看见院子里的人,她笑了笑,开口唤人:“好运阿婶。”此刻她脸上的笑容跟早晨不同,多了几分真诚。
“阿婶,你先坐,我给你倒水。”赵芸欢说着就要进厨房去倒水。
常好运伸手拉住她:“不用倒水,阿婶这次来是给你送好消息的。”她在家提前喝饱了水才来的,现在给她倒水她也喝不下去。
赵芸欢露出一副天真的笑容,眼睛都笑弯了:“真的?”
常好运:“阿婶可是村正妻子,有必要骗你吗?你村正阿叔说了,只要你愿意教村里人做红薯粉条,就把你家右边的一大块空地划给你们家,让你们家盖房子用。”
赵芸欢像小鸡啄米似得不停点头,在常好运看来,她这是高兴傻了。
“你家右边的那一块空地,能盖好几间屋子,等你阿哥成婚,你和五娘、六郎一人一间都有富余的。”
赵芸欢点头,把功劳归到常好运身上:“阿婶说的对,我和五娘、六郎一人一间都有富余。既然阿婶都帮我把盖房子的地要下了,那阿婶想让我教村里人做红薯粉条,我自然愿意。只是……”
常好运听见‘只是’两个字,脸上的笑容僵了一瞬,都已经给她家划了盖房子的地,她还有别的条件?
赵芸欢敏锐的察觉到常好运情绪的变化,她装作没有发现,继续天真的开口:“只是我只能收几个徒弟教红薯粉条,不能一下把村里人全教会,先不说我一个人忙不忙的过来,村里一些年龄大的阿婶和阿叔也不听我安排啊。”
常好运点头:“你说的倒是也有道理。”她还以为赵三娘还有别的条件,吓她一跳。
她继续问:“那你想怎么办?”
赵芸欢不确定的开口:“我能不能先在村里收几徒弟?比如七个女孩,三个男孩,年龄小一些的最好,若是大也不能太大,当阿爷阿奶的肯定不成。”
常好运倒是能理解赵三娘说的年龄小一些最好,村里年龄大的哪能服比自己年纪小的管,更别说赵三娘还是一个姑娘。她丈夫是村里的村正,村里都有年龄大的不服管、不听劝。
“为啥是7个女孩,3个男孩?”常好运疑惑的问。
赵芸欢解释:“阿婶,你看我都还没成家呢,如果收的徒弟全是男的,以后哪还有人敢娶我啊!而且进厨房本来就是姑娘们做的事,谁家男娃会在厨房里转?如果可以,我都想只收女孩不收男孩。”
虽然赵芸欢并不认可只有女孩才进厨房,但此刻她只能靠这个偏见,多争取几个收女徒弟的名额。女孩跟着她学做红薯粉条,有了赚粮食钱的本事,家里人和村里人就不敢再小瞧女孩。人的思维,是需要一点一点发生变化的。
她可以靠自己先影响7个女孩,再让7个女孩去影响更多的女孩。
常好运点了点头,看来她早晨走了以后,赵三娘好好思考收徒弟的事情了。赵三娘才15岁,如果收一堆男徒弟,村里人还不知道会怎么传她的闲话,特别是那些想学做红薯粉条却没被赵三娘收为徒弟的村民。她和范蒸蒸虽然想要镇上、县里的奖赏和荣誉,但可没想过要把赵三娘给毁了。
“成,就按你说的办,你就先收7个女孩,3个男孩。”
常好运原本想改赵芸欢说的收徒弟的数量,但在脑海中算了一下,10个徒弟,不算少,她没法再往上加人数。
若是减人数,10个徒弟跟村里想学做红薯粉条的人数相比也不算多。如果她现在减了人数,等之后村里人问起赵三娘,赵三娘说是她和村正订的徒弟人数,那村里人还要找上门。
赵芸欢继续开口:“阿婶,我收徒弟还有一些条件,想请阿婶帮我看看合不合适。”
常好运眯着眼点了点头,对赵芸欢这幅什么事都要跟她商量一下、讨论一下的态度很受用。小孩就是小孩,什么事都不能自己做主,还要她这个大人帮着参谋,她可是村正的妻子,若不是赵家做红薯粉条的手艺有用,她可懒得帮赵三娘参谋。
赵芸欢开口:“这10个徒弟的拜师礼呢,不能少。就算他们学会做红薯粉条的手艺,也得明年红薯成熟时才能自己做红薯粉条卖。”
常好运点头:“这是自然,从古至今,谁拜师都要送拜师礼。”皇帝拜师都少不了。
至于赵三娘说的他们明年才能卖红薯粉条,她也能理解,毕竟让赵三娘把赚钱的手艺教给外人,赵家想趁今年卖红薯粉条多攒些钱也情有可原,要不明年做红薯粉条的人多了,竞争就大了,若是她,她肯定也这么做。
赵芸欢:“除去拜师礼,他们还得给我家送些粮食,毕竟我家做红薯粉条的手艺学的快,不像别的手艺得学好几年,明年他们就能靠着这手艺赚钱。他们要么一人一次性给我家五担粮食……”
常好运打断她:“五担粮食?”这是不是有些太多了?五担粮食都够三口之家吃一年了。
赵芸欢:“阿婶,他们若是没办法一下拿出五担粮食,还有另外一个法子。”
常好运:“啥法子?”
赵芸欢:“拜师当天给我家一斗粮食,但在明年红薯成熟之前,得把一担粮食凑齐,而且每日得给我家送两块土坯砖,不然明年他们不能靠做红薯粉条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