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鳌拜之死
作者:猫爵士   帝国时代造反实录最新章节     
    鳌拜看着再次败退下来的部下,面色阴沉的快要滴出水来,握着刀的手背上青筋毕露,显示出他内心此刻极度的窝火和憋屈。

    在豫王多铎和吴三桂被困沧州的消息传到了京城之后,礼亲王代善就带着包括他鳌拜在内的两黄旗大臣们前往多尔衮的摄政王府发难。

    鳌拜在其中扮演了一个急先锋的角色,一番话怼的这几年一言九鼎,威风八面的多尔衮面色难堪,无言以对,这让鳌拜心中大感畅快,让他心中当年因为皇长子豪格被多尔衮逼迫的无法即位给他们这些两黄旗的大臣们心中带来的那种憋屈愤满瞬间消散了许多。

    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多尔衮上位,重用的自然就是他手下的两白旗的人。

    而如果豪格即位的话,重用的必然就是两黄旗的人。

    所以多尔衮与豪格之间的仇怨不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仇怨,更是满清内部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仇怨。

    现在多尔衮下台,皇帝还小,礼亲王代善虽然暂时摄政,但是迟早都要恢复豪格的王爵的。

    等豪格恢复了王爵之后,那取代多尔衮摄政也就是不远了。

    到时候他们这些一直支持豪格的大臣们自然也就水涨船高,跟着发达了。

    这次礼亲王带上让他鳌拜带兵来支援山海关,在鳌拜看来就是给他送功劳了来了。

    等到以后肃亲王豪格上位,那时候他鳌拜作为满洲第一勇士,必然会大权在握。

    所以鳌拜对于这一趟山海关之行很是重视,带着五千精兵出京之后就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山海关。

    可是他们还是来迟了一步。

    等他赶到的时候,发现山海关刚刚经历了一场大战,一支陌生的军队刚刚占领了山海关。

    多尔衮入关的时候留下的守将刚林的脑袋正被挂在城楼上,一面残破的大清龙旗被扔在关墙之下,清兵的尸体还没有被完全清理,硝烟还没有完全散去。

    看着城头上那面正在风中猎猎作响的红色大旗,上面一个大大的“齐”字,鳌拜这才知道赶在自己前面抢占了山海关的原来就是那支在德州击败觉罗巴哈纳和石廷柱,又在沧州困住了豫王都铎吴三桂,还全歼了孔有德的天佑军的齐军。

    虽然心中对于齐军的凶勐已经有了尽量高的心理准备,可是看到齐军出现在山海关的时候,鳌拜还是破防了。

    他万万没想到齐王沉墨的速度会这么快,行动的会这么早,眼光会这么的毒辣。

    从眼前的形势来看,这支齐军应该是在德州之战还没结束的时候就打起了山海关的主意。

    两线作战一向都是兵家大忌,但是偏偏齐王沉墨就这么做了。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就是他对自己,对于自己的军队充满了足够的信心,认为自己的军队一定会是胜利的那一方,而清军必然会以失败告终,必然会撤出京城。

    所以他才会提前安排人马渡海来偷袭山海关。

    虽然鳌拜没有看见齐军是从海路过来的,但是作为身经百战的大将,他一猜也能猜到。

    虽然内心又惊又怒,但是作为大清第一勇士,鳌拜也没有就此撤兵,而是打算趁着齐军刚刚占据关隘,立足未稳,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鳌拜很快下令部下开始攻城。

    他手下这五千人都是两黄旗的精锐,几乎每一个人都上过战场,都接受过鲜血的洗礼,死亡的淬炼。

    鳌拜对自己的部下有着充分的信心,相信他们一定能够很快将山海关重新夺回来。

    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在短短的半天之内,他的部下对关墙发起了足足六次攻击,但是却都毫无例外地最终以失败告终。

    城头下面铺满了他们两黄旗勇士的尸体,有些甚至跟之前阵亡的那些正蓝旗的勇士遗体重叠在了一起,成了一对难兄难弟。

    城头上的齐军远比他想象中的要坚韧凶勐,他们完全没有刚刚大胜之后的骄傲轻敌,面对着两黄旗勇士的勐攻,丝毫不惧,用任何他们能想到的方式拼命地阻止两黄旗的勇士攀上城头。

    好几次鳌拜看着自己的部下明明已经攀上了城头,但是要么很快就被淹没在城头的人群之中,要么就被很快地赶下了城头。

    两黄旗短短半日之内损失了将近五万之一的人,这让他们本来高涨的士气遭遇到了严重的打击。

    他们虽然没有抱怨,但是鳌拜却从部下的勇士们眼中看出了一种明显的挫败感。

    鳌拜此时也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的境地之中。

    若是再继续攻打下去,以齐军表现出来的坚韧凶勐,自己就算把这五千人拼完也不一定能重新夺回山海关。

    就算夺回来,那也绝对是惨胜。要是齐军后续还有军队过来支援,自己靠着剩下的那点人能守住吗?

    除了齐军的坚韧顽强凶勐程度让鳌拜心惊,更让鳌拜感到头疼的是齐军的武器精良程度丝毫不亚于清兵,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更让他郁闷的是城头上的齐军拥有大量的火枪兵,他们手中的火枪比起孔有德从大明带来的那些工匠们制造出来的火铳要威力更大,射速更快,射程更远,更加的精准,一排火铳打下来,饶是穿着两层甚至三层甲的大清勇士都会被击伤击毙。

    而且他们的火铳质量非常的精良,鳌拜在城下观战,几个时辰下来没有发现一个炸膛的火铳,这让他吃惊不已。

    齐军冲了这种更陷阱的火铳,还有那种黑乎乎的点燃阴线后一炸一大片的万人敌更是让大清勇士吃够了苦头。

    更不用说,齐军还有各种火炮,架在城头上对着城下的大清勇士狂轰滥炸,以至于鳌拜为了不被齐军火炮击中,只能下令将自己的指挥位往后移了很远。

    时间关系,以下内容先更后改。看到这里的书友明天刷新后再看。造成不便,敬请见谅。

    明珠听见沉墨的问题,面上一如既往的平静,好像一点都不惊讶似的。

    但是沉墨确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速的跳动了一下,心中暗自笑道:“我还以为你明珠真的能做到对旧主冷酷无情,看起来还是有点不忍心的。”

    等待了片刻,明珠依然保持着沉默,沉墨摆摆手,似乎很随意地说道:“此事的确有点难为你,既然你一时半会想不到好办法,那就先退下吧,寡人再找其他大臣商量一下。”

    明珠闻言脸色微微一变,终于不再保持沉默,开口道:“王上,臣刚才思考了一下,现在已经有了一些想法,请允许臣说给王上听。”

    沉墨“哦”了一声,饶有兴致地盯着他道:“方才还是一脸为难的样子,这么快就有办法了?不为难吗?”

    明珠提高声音道:“既然如今为楚臣,自然要为王上分忧,这是臣的荣幸,一点都不为难。”

    看着明珠的样子,沉墨笑了起来:“好吧,那你说来听听。”

    明珠道:“说起来其实并不难。满洲昔日入关之时全族人口也就二十万左右。如今经过将近四十年之繁衍,人口也尚未超过百万。就算加上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也不过两百多万人口。这两百多万人口与华夏近亿兆百姓相比,就算沧海之一粟,大漠里的一粒沙。只要将其融入华夏百姓之中,数十年后这世上便再也没有满洲一族了。”

    沉墨不动声色,点点头道:“那如何融入?你具体有什么想法?”

    明珠道:“戎狄入夏则为夏,华夏入胡则为蛮。这个办法说到底核心就是彻底消灭满洲一族的民族特征,去其宗庙,除其姓氏,灭其文字,改其衣冠,消灭八旗制度,改汉姓,穿汉服,读汉语,写汉字。数十年后,后人便再不知满洲,只知道华夏了。届时,王上不仅不用担心满洲生乱,反而能成就一番教化融合之功,简直一举数得,何来而不为呢?”

    沉墨听完看着明珠道:“都说纳兰明珠是满洲第一饱学之士,果然名不虚传。你身为满洲人,却提出了如此狠毒的法子,难道就不怕你的同胞们戳你嵴梁骨吗?”

    明珠却摇摇头道:“王上,臣就算不为王上献计,难道他们就不戳臣的嵴梁骨了吗?就算臣不提出这个办法,难道其他人就想不到吗?历史上那么多的民族曾经强横一时,如秦汉时期的匈奴,隋唐时期的突厥,两宋时期的契丹和女真,哪一个不比满洲强横?可是如今却又在何方?”

    明珠说的那些曾经强横一时的异族全部都陆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如今只剩下了一些名字和器物能够证明他们曾经存在过。

    明珠的意思很明确,这些异族不管之前多名强横,但是最终灭亡消失的根本原因都是被更加先进更加强大的汉族文明给同化融合掉了,最终也变成了华夏文明的一部分。

    就算自己今天不提出这些办法来,满洲迟早也会被华夏文明所同化,与历史上那些强横一时的民族落得同样的命运。

    原本历史的走向其实也是这么发展的,入关近四十年来,满洲的汉化程度其实已经相当高了。

    康熙这一代还算是好的,包括康熙在内,满清贵族上层大部分人还是会读写满文满语,甚至还能骑马射箭。

    但是越到后来,懂的满语的满洲人越来越少,甚至到了道光以后皇帝都只会说汉话不会说满语了。

    朝中的重臣从以满人为主变成了汉人为主,尤其是晚清时期那几位名臣全部都是汉人,唯一一个有名的旗人大臣就是那位着名的“鬼子六”。

    可以说到了最后,满清除了披着一层薄薄的异族的皮之外,里面已经全部都被汉化了。

    这种结果既有历史选择的因素,也有满洲贵族主动选择融合和同化的原因。

    毕竟不主动汉化融合的话,那必然会跟历史上那些异族建立的国家一样昙花一现,很快从强盛走向灭亡。

    契丹人建立的辽国和女真建立的金国,包括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都是明晃晃的榜样。

    而这还是他们有意无意部分汉化之后的结果,如果坚持本族的文化,抗拒融合的话,恐怕存在的时间会更短。

    沉墨看着明珠,眼中露出了赞赏之意:“你倒是看的透彻。你的判断是准确的,华夏的文明同化能力那是被历史无数次证明的。主动选择融合,尚有一条活路。若是抗拒,那寡人就只能采取物理融合的办法了。这件事既然是你提出的,你下去之后好好拟一个切实可行的章程出来,寡人核定之后再说。”

    明珠躬身领命。

    虽然他没有听说过物理融合这个词语,但是大概也能猜出楚王的意思,心中不禁凛然。

    “臣多谢王上宽仁之恩!”

    明珠最后郑重地向着沉墨下跪叩谢。

    他知道这是楚王给了满人一个活命的机会,所以才会叩谢。

    沉墨点点头受了这个礼,沉吟一番后道:”既然是你首倡此事,那改姓氏一事就从你开始。寡人给你自由选择的权力。”

    明珠大声道:“臣斗胆,请王上赐姓!”

    沉墨对他的态度很满意,毫不犹豫地说出来他早就想好的话:“你叫明珠,又弃暗投明,既如此,那就从改姓为明吧。”

    明珠跪倒在抵扣大声叩谢道:“明珠多谢王上赐姓,今日起,再无纳兰氏,只有明氏。”

    沉墨示意他起来,然后道:“至于其他旗人改为何姓,你且先拟个草桉出来,寡人核定后再颁布。”

    明珠躬身领命。

    说实话,明珠提出的办法虽然见效慢,但是却时最好的办法了。

    沉墨总不能真的将近百万旗人全部杀掉,一来没有那个必要,二来他也没有那么残暴。

    三来,这些人活着比死了有价值的多。

    这件事有了眉目之后,沉墨的心情也好了许多。正好肚子也饿了,所以传口谕让人送来饭菜和一壶热酒跟明珠一起享用。

    如今紫禁城里面宫女太监还没有完全审查完,王后他们又没有到来,为了安全起见,沉墨如今的饮食起居都是从军中后勤处调来的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