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金兵还没有彻底的清剿干净,但是苏骁也是暂时离不开京城,因为后续还有献俘仪式等事宜,需要苏骁去出席。
苏骁干脆,把骑兵交给了林冲,让林冲带队去继续追杀那些金兵,等到和闻焕章汇合之后,再返回清河。
苏骁带来的骑兵,可是无法长期逗留京城的,否则会被参奏一本,虽然现在苏骁可是声势正旺,可那些言官最喜欢怼红人,这样能够让他们的声望提升,典型的没事找抽型人才。
金兵被打跑了,东京汴梁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喧嚣,而且比以前更胜,也许这就是报复性消费吧,压抑已久的宣泄,不管是什么年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不少百姓都给苏骁立了长生牌,感谢苏骁的救命之恩,甚至樊楼里的那些艺伎,都给苏骁递上名帖,希望苏骁能够赏光,到樊楼一坐,她们愿意为苏骁唱曲起舞,甚至是自荐枕席。
李师师和赵元奴的事情,已经不再是秘密,不少艺伎都想要复刻李师师和赵元奴的路线,只要能够被苏骁看中,就可以去做王妃,哪怕是侧妃,也要比在这里强。
苏骁也去了樊楼两次,当然,不是为了那些艺伎,而是朝中大臣相邀,苏骁好色的事情好像成了一个公认的事实,苏骁只能够说愿望,自己只是喜欢美好事物,你们这些大臣家里圈养了那么多歌姬舞姬,你们怎么不说自己好色呢。
本来苏骁不喜欢这些应酬,但是李助告诉苏骁,这里面有一些是自己收买的大学士,是需要应酬一下,以后他们还会继续在朝上帮自己做事。
善待下属是苏骁的一个优点,苏骁也就没有拒绝这些人的相邀。
等到了樊楼,苏骁可是收到了非常热情的招待,那些胭脂味都要把苏骁给窒息了,还好能够进入樊楼的没有什么丑女,否则苏骁隔夜饭都会吐出来。
只可惜,李师师和赵元奴好像是把樊楼的气运吸干净了,如今的樊楼,能够比得上李师师和赵元奴的还真没有。
不过也是,李师师和赵元奴已经接近颜值的天花板,虽然并没有录入四大美女的行列,但是也是民间传说中的顶级美女,能够和李师师齐名的,恐怕也只有苏小小、陈圆圆、柳如是。
所以当初苏骁能够把李师师和赵元奴带走,可以说是相当的运气,如果那一次错过了,恐怕苏骁再也不会把李师师和赵元奴带走了。
参加过两次宴会之后,苏骁就闭门不出了,自己作为封疆大吏,过于和朝廷大臣交往,是会引起非议的,苏骁用这个理由,很好的躲了清闲,知道献俘仪式的开始。
献俘仪式是在城外举行,东京汴梁城里还有老百姓,万一这些金兵暴动,可就麻烦了。
献俘的地点是苏骁曾经和辽国使团比试的那个演武场,一大早百姓们就来到了这里,这次比上次更多,谁让金兵围困了他们近一个月,让他们天天处在焦虑之中,今天可是复仇的大好机会。
在禁军的押送下,长长的俘虏队伍向这边移动过来,这些俘虏都被镣铐拴着,防止他们逃跑或者暴动。
成为阶下囚的女真俘虏,一个个都是垂头丧气的,当初在大同府烧杀掳掠的那股劲头已经全部消失。
在俘虏队伍最前面的是几架囚车,兀术、张邦昌、刘豫和金国的几个大将,刘豫是因为随军进攻东京汴梁才被抓的,经过审讯,童贯并没有随性,而是留在了大同府,想要收复大同府,恐怕还要对付童贯。
看到俘虏到来,京城的百姓纷纷把手里早已经准备好的东西砸了过去,什么烂菜叶子臭鸡蛋,甚至还有臭袜子和月事带,那个谁,你泼黑狗血的时候,就不怕泼到禁军吗?
禁军应该是早就料到了这个情况,所以押送的时候,就和那些俘虏保持距离,就算不幸被波及,也不会很严重。
而且有官府的人事先警告过这些百姓,一不准用石头砸,二不准砸到禁军身上,否则就要拉下去治罪,所以百姓还是相当有节制的。
当这些俘虏送到演武场的时候,他们身上是相当狼狈,头上有鸡蛋壳子和烂菜叶子,张邦昌头上还顶着一个月事带,他努力的晃头,结果也没有能够甩下来,他恐怕觉得自己会倒霉一辈子了。
赵佶站在台上无比得意,下面这五千金兵是挑选出来的,这一战可是俘虏了两万多的俘虏,杀了五六万,可以说是一场发生在自己眼前的大捷,以前只是在奏报上看,是真是假都不知道,现在可是真真切切的发生。
有大学士写好的文章,找了个声音洪亮的大员,对着这些俘虏大声朗读,那个得意,好像是他带兵把金兵打败的。
苏骁听了两句之后,就没有一点兴趣了,都说辫子朝的八股文难懂,这宋朝的文章也是难以理解,以苏骁之乎者也的水平,还真是给聋子念经。
反正文章写得是花团锦簇,什么上天、什么圣君、应该是把赵佶的马屁拍的很舒服,否则赵佶不会乐的和笑面佛一样,要让苏骁来写的话,直接骂一通就行了。
兀术等人应该是认命了,也不在乎文章中写了什么,他们只是低着头,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只有张邦昌还在努力的甩头,那个月事带还是牢牢的停留在他头上,是不是抹浆湖了,还是给他缝头上了。
最后兀术等人的判决下来了,兀术、张邦昌等人判了凌迟、腰斩、五马分尸等刑罚,就是让人解恨的,至于金兵俘虏,弄出一批砍头给百姓出气,剩下的都送去挖矿,毕竟有大臣说了,杀戮太多有伤天和。
苏骁觉得,这些大臣就应该送到大同府去,让他们感受一下金兵的屠刀,看看他们还会不会说有伤天和的话,不过在东京汴梁这里,苏骁做不了主,回到析津府,再抓到金兵俘虏,到时候想怎么做都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