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一章 降表
作者:发光二极管   书生倒插门最新章节     
    太原一败之后,很神奇的是,皇上竟然没有立刻迁都逃走,而是待在开封。这个操作,张玄是看不懂的,甚至于好朋友赵佶这次也是没有逃走。

    而这次也没有接到什么勤王的圣旨,所以下各州府要是乱动的话,虽然不一定会被砍头,但是秋后算账是少不聊。

    这不是假话,赵构南迁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收回军权,不要你打胜仗,你听话也不行,军权要还给朝廷。

    至于喊迎回二帝,那皇上赵构怎么办?

    虽然面子上要是自己的老爹大哥,但是人家是皇上,坐了皇位,就是亲爹亲儿子,都不允许动。

    赵构在杀了岳飞等人之后,朝廷才正式收回了全部的军权,保证了皇帝的位置无人能动,当然这是后话。

    金军得了钱财,有收拢了辽国跟大离王朝的降兵,实力远超上一次南下。八月,金太宗命完颜宗翰为左元帅,完颜宗望为右元帅,兵分东西两路,再次进军中原。

    上一次金军一共七万人,而这一次达到了十五万人。

    八月初六,完颜宗翰军破张灏于山西文水,八月二十二就来到太原。

    八月初九,完颜宗望破雄州,定州,八月十四破新乐,二十五破种师中,克威军,占真定城。

    十月十八,完颜宗翰从太原出发,连克沁县,长治,而洛阳,偃师东,郑州皆是望风而降。完颜宗望也是连破清丰,濮阳,沁阳,二人在开封城下,围而不攻。

    张玄等了半年,都没有勤王的圣旨,也是颇感意外,现在大军围城,朝廷想发圣旨都不成了。

    当然,这不代表朝廷没有人敢带兵救援的,而这些人依旧跟上次一样,被耿南仲,唐恪命令,不得前进,以免激怒金军。

    这是什么心态?

    人家十五万大军围城,你守城的只有七万不到,大半还都是老百姓,你不搞个内外夹攻趁乱逃走,你让人家停下干什么?

    不过还是有忠君刚烈之士,南道总管张叔夜与儿子一起抗命,带着手下一万三千人拼死缠斗,在袭扰十八次之后,终于抓住机会,进入了开封城郑

    有了能战之辈,张叔夜就被命令为守城大将,

    张叔夜先是请罪,赵桓宽恕,之后张叔夜才上奏,要求各地勤王,皇上赵桓也同意了。

    不过很可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抗住了四次攻城之后,守军死伤过半,并且衣食不足,时有雨雪,军心不定。

    最后还是尚书右丞,枢密院同知孙博有办法、

    凭借‘郭京杨适刘无忌’,这首《感事诗》中的一句,认为只要找到这三人,就能力挽狂澜。

    而对神占这种道门旁法毫无兴趣的赵桓却是立即同意了,

    很奇怪的是,这个郭京真的被找到了,而且很神奇的宣称,只要七千七百七十七人,施展六甲法,就能击败敌人生擒敌首。

    反间计,赵本山使用的忽悠技能。

    刚好一句诗被流传出去,刚好军中就有一个郭京,刚好这个郭京就会法术。

    连背景身份都被调查,赵桓就封了郭京为成忠郎,赏赐金箔数匹,

    也不是不想赏赐黄金,实在是上次搜刮的差不多了。

    虽然张叔夜跪地大哭,但是赵桓依旧让郭京试一试,

    这郭京很神奇的要求人打开城门,他要施展法术,自然没人阻拦。

    毕竟皇上都同意了。

    果不其然,郭京带人出去迎战,却是一流烟跑的无影无踪,而金军当即攻城,占领了空无一饶城楼。

    张玄接到了勤王命令的时候,金军已经完全占领了开封外城,

    不过完颜宗翰等并未急于要立即攻下内城,只是占领外城四壁,不断进行佯攻恫吓,并假惺惺地宣布议和退兵。

    强行进攻,会遭受拼死反击,不定会来个自焚什么的,这样功劳就不完美了,活着的皇帝比死的有用处。

    而赵桓居然信以为真,急忙派宰相何栗和齐王赵栩到金营求和。而完颜宗翰笑眯眯的对使者何栗:

    “自古以来,有南就有北,两者不可缺。只要答应割地,就可以议和,不过必须请太上皇亲自前来商议。”

    何栗以为议和有望,高高兴兴回去奏报皇上赵桓。但是太上皇赵佶可没有这份胆量,把自己的万金之躯置于敌手砧板之上,不是君子所为。

    赵桓不得已,痛哭一场,但是也没有其他的办法,只好以太上皇受惊过度、痼疾缠身为由,由自己代为前往。

    张叔夜力谏,但是却毫无办法,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前的局势可不是这样的,下可是有挽回的机会的。

    三十日黎明,赵桓率大臣多人前往金营,但完颜宗翰等却不与他相见,只是派人索要降表。

    赵桓不敢违背,慌忙令人写降表献上。但是完颜宗翰却起了戏谑之心,并命令须用四六对偶句写降表。

    迫于无奈,赵桓又和诸位大臣反复斟酌,改易四遍,方才令金人满意,降表大意不过就是向金俯首称臣,乞求宽恕,极尽奴颜婢膝之态。

    臣桓言:“背恩致讨,远烦汗马之劳;请命求哀,敢废牵羊之礼。仰祈蠲贷,俯切凌兢,臣桓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窃以契丹为邻,爰构百年之好;大金辟国,更图万世之欢。航使旌绝海峤之遥,求故地割燕、云之境,太祖大圣皇帝特垂大造,许复旧疆。

    未阅岁时,已渝信誓,方获版图于析木,遽连阴贼于平山。结构大臣,邀回户口,虽讳恩义,尚贷罪愆。

    但追索其人民,犹夸大其土地,致烦帅府远抵都畿,上皇引咎以播迁,微臣因时而受禅,惧孤城之失守,割三府以请和。

    屡致哀鸣,亟蒙矜许;官军才退,信誓又渝。密谕土人坚守不下,分遣兵将救援为名,复间谍于使人,见包藏之异意。

    遂劳再伐,并兴问罪之师;又议画河,实作疑兵之计。果难逃于英察,卒自取于交攻,尚复婴城,岂非拒命?

    怒极将士,齐登三里之城;祸延祖宗,将隳七庙之祀。已蠲衔璧之举,更叨授馆之恩,自知获罪之深,敢有求生之理?

    伏惟大金皇帝陛下诞膺骏命,绍履鸿图,不杀之仁既追踪于汤、武,好生之德终俪美于唐、虞,所望惠顾大圣肇造之恩,庶以保全弊宋不绝之绪,虽死犹幸。

    受赐亦多,道里阻修,莫致吁之请;精诚祈格,徒深就曰之思。谨予叔燕王俣、越王啤、景王杞、祁王模、莘王植、徐王棣、和王式及宰相百僚、举国士民、僧道、耆寿、军人奉表出郊,望阙待罪以闻。臣诚惶诚惧,顿首顿首。

    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