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 械不如人
作者:燃梦星空   大明杀最新章节     
    几天之后,两把造型别致的大号鸟铳在李平的军营中开始了秘密测试。

    这两把既像又不像大号鸟铳的火绳枪均来自汉川的农民军谢应龙部。

    但其实不用测试,李平和宋宝来仅凭外观就已经知道这两把应该叫做鲁密铳的火绳枪是优于他们的鸟铳的。

    更长的铳管、精致的做工和质量上乘的火药足以赋予鲁密铳更高的枪口初速和射程。

    李平部队装备的鸟铳虽然进行了一些改进,但主要集中在质量稳定和人机工程上,基本构造和大小与明军普遍装备的鸟铳总体相差并不大。

    即铳管三尺、装药三钱和铅弹三钱。

    而且使用的火药也没有进行配比和制造工艺上的大变,只是保证了让杂质更少。

    这让他们的鸟铳优势主要在于炸膛率极低和可以把枪口动能全都稳定在普通鸟铳1750—2046焦耳的上限。

    而鲁密铳的铳管却有4尺5寸,装药也达到了四钱,当然全铳的重量也更大,但整枪的威力也因此得到了本质性的提高。

    测试结果也很快证实了这一点。

    这两把鲁密铳的穿甲距离(垂直击穿3mm甲叶)均接近50米,对无甲目标的有效杀伤(可杀死)距离则轻松超过了120米,预估枪口动能超过2400焦耳,威力明显优于普通鸟铳。

    米现在已经是保障营内部普遍使用的一种长度单位,其被推广和强制使用完全来自于宋宝来的坚持,因为便于他将各种数据与脑袋里的现代知识进行对比,也更方便。

    就比如现在。

    而米的长度能够被大致确定也很让人慨叹。

    它居然是宋宝来早上站直身体时肚脐眼到地面的高度,宋宝来在前一个世界曾经无意间发现了这一巧合,这个世界里他觉得自己的身高和体貌与原来都差不多,就直接拿来用了。

    至于可能存在的误差,应该不会太大,也可以容忍。

    看到不出意外的测试结果,李平和宋宝来的心中都充满了五味杂陈。

    他们一直以为自己这一方的最大优势就是作弊来的科技树,完全可以凭借器械之优虐别人,但没想到却反过来被别人给虐了。

    当双方的训练水平和作战意志都相差不大的时候,武器装备的优劣当然将会产生难以估量的作用。

    “这东西不光打得远,威力大,质量也是少见的好。很难想像大明竟然会有这玩意,估计不比此时的欧洲差。”测试完成后把玩并研究着鲁密铳扳机的宋宝来说。

    鲁密铳相较于鸟铳还有一项很重要的改进就是扳机。

    它的扳机和机轨分别用铜和钢片制成,厚若铜钱,并在贴近发机处安置了一个3.33厘米长的小钢片,以增加弹性,使扳机能够捏之则落,射毕弹起,具有较好的回弹性。

    “土耳其人的火枪技术在这个时候还是不弱的!”李平跟着把玩起另一把鲁密铳的扳机慨叹道。

    他们已经知道这东西是明朝杰出的火器家赵士桢在几十年前(1598年)依据鲁密国(土耳其)所进贡的火绳枪并直接请教其使者朵思麻改进而来,并因而得名鲁密铳,然后很快在《武备志》中留下来了“鸟铣:唯鲁密铳最远最毒”的记载。

    此时的鲁密铳和同时期欧洲相比,的确一点都不落后。

    只是由于鲁密铳制成的时间还不足五十年,且工艺较为复杂,因而制成的数量不多,流传也很不普遍。

    “我查到了一条记载,说是徐光启在天启元年的一次上奏(1621年二月十七日)中说,他在组织明军训练时,曾领取2000支鲁密铳,经过几个月的使用,只有几支损坏,其余都完好如初。从这两支鲁密铳的工艺看,应该不假。”宋宝来再次钦佩起来。

    搞技术的他更清楚这个时代能够做到如此是多么的不容易和不简单。

    “侦察连捕获的俘虏也证实了这一点,他们的鲁密铳虽多经使用但少有损坏。只是装备的数量不多,总共只有约二三百杆,其余还是鸟铳为多。”李平这时开始抚摸起鲁密铳尾部的钢刀。

    床尾有钢刀是鲁密铳的另一个特点,可以用来近战,当斩马刀用。

    虽然以李平的经验和对军事技术史的了解来看这种装置其实是有些多余的,作用应该很有限,否则后来不可能没有流行。

    但在前几天的战斗中,谢应龙的兵却也用这玩意成功抵挡或者说是干扰到了个别冲到他们身边的我方士兵。

    说完全没用肯定是不对的,威慑和简单的自卫作用还是有的。

    “那还好!否则他们要是全是这东西,你的仗可就不好打了。”宋宝来略微松了口气。

    他是负责制造武器的,但他们目前在汉阳的条件又不允许进行复杂的制造活动,也就是暂时不可能给部队提供比鲁密铳更好的武器。

    这可是不小的压力,也很让人不爽。

    但李平却郁闷的说:“也好不了多少。谢应龙一直很重视收集好的火器,不然你以为他怎么会有这么多鲁密铳。而且除了鲁密铳,他还装备了很多大号鸟铳,威力和射程不比鲁密铳差多少。”

    “那怎么办?”宋宝来一惊。

    前几天战斗失利的原因已经调整清楚,敌人可以在一百米二十米外轻松击杀他们,但他们的武器却做不到。而且敌人大量穿着对火器防御更好的棉甲并不少带有铁盔而他们无甲也是火器对射时吃大亏的重要原因。

    后来支援上来的连队能追上敌人也与敌人穿戴的更多多有关。

    但吃亏同样也来自于此。

    他们要想击杀敌人只有在四十米之内开火才能保证有效,敌人却可以在这个二倍多的距离上对他们随意射杀。

    而战斗经验丰富的敌人又恰恰和睿智的利用了这个优势,采取了边退边打的策略。再加上对地形相对熟悉,尽管行动上更不便,但敌人还是成功的把这个优势保持到了完全摆脱我军追击,致使我方的人数优势没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敌人的武器优势和高披甲率已经让战斗胜利的天平大大倾斜。

    如此这样,可以想见李平的部队在以后的战斗将无疑还会吃大亏!尤其谢应龙还是一个以火器见长并非常重视火器的农民军将领。水师营在汉水上的遇敌火炮袭击也预示了他们如果强攻汉川县城将伤亡难以控制。

    而且通过这些天的接触,谢应龙的部队包括整个李自成的部队明显非常善于学习,他们不仅同样开始全面使用绑腿,还在缴获的食物中发现了炒面,并且据说是李自成亲自下令搞的推广。

    那些当初在襄阳没有跟李平走的兵民在这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平意识到,他们的到来和搅局不仅没能帮到大明,反还让农民军获得了更大的优势,北方的那场会战结局更将无可更改。

    “也无所谓!反正我们也不是非要攻下汉川县,更没打算跟李自成玩命,左良玉亲近大败,我们已经没有压力了。再说,仗不好打也不代表不能打,鲁密铳的优势没那么明显,战术和组织仍是决定性的,这方面我相信我们一定更好。至于前几天失利,最主要的问题是还轻敌和麻痹大意。”李平故作轻松的说。

    他们打披甲率低和作战意志差的张献忠打习惯了,确实有些麻痹,不光是对敌人,对自身的防护也缺乏重视。虽然部队中的盔甲有限,但执行前探任务的部队也不着片甲确实是个低级错误。

    “这倒也是。”宋宝来品味着回了一句后就又专心的去摆弄鲁密铳了,他有点不知道该说什么。

    有些苦恼的李平见状也又再次摆弄起鲁密铳床尾的钢刀来,他觉得自己有必要加紧攀科技树了,他原来有点小富即安和过于乐观了。

    “宝来,我们需要立即着手研制真正的火枪了,射程必须彻底碾压弓箭并超过鲁密铳,也要能把刺刀装上。对,把刺刀装上这点很重要。什么都等有条件再开始,会来不及的,也等不起。”李平严肃起来。

    给火枪装刺刀,实现火枪兵与长矛兵的合二为一,并不是李平不想,也不是古人想不到的。

    而是现实条件的问题。

    中国人也很早就在这方面进行了尝试。

    但早期火绳枪的枪管精贵以及零件松散经不起格挡和磕碰,尤其是细长的火绳夹在近战中很容易因磕碰造成损坏等特点最终导致了所有的尝试都以失败告终。

    鲁密铳把钢刀装到床尾也是这个原因。

    也是在差不多这个时候的欧洲,法国出现了一种直接将刀柄插入枪口中的刺刀,但不稳固和影响火枪射击等问题还是使这种刺刀技术没能普及开。

    真正的套筒式刺刀还是要到火枪技术本身已经发展更加成熟的1688年才出现。

    “嗯!你说的有道理。我们可以先搞研制,一点点完善和成熟,等有条件了就可以直接上规模生产,这样能省很多时间。”宋宝来摸着鲁密铳的扳机认同的点起了头。

    械不如人太刺激人了!

    正在两人准备私密的继续深聊时,突然有人来报说水师营在汉水上截获了一艘明目张胆顺江而下的农民军大船。

    据船上的农民军说,他们要赶往武昌,代表李自成去拜访左良玉并持有李自成的亲笔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