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镇压
作者:骑小猪兜兜风   知否从蒙童开始最新章节     
    天佑七年的黄河伏秋大汛来得并不勐烈,不仅没能给固若金汤的禹州河防造成任何麻烦,还为禹州带来了数百顷肥沃的淤田。

    哦不,现在应该叫荒地了。

    禹州州衙已经贴出告示,鼓励州中在籍的无田贫农积极前往开垦“荒地”,开垦出来的田亩全归开荒者所有。

    消息一出,整个禹州为之轰动。

    但凡是种过地的,人人都知道淤田的好处,在淤田上种地,种一季就可以得三季的粮,要是手里有个几亩淤田,就算穷光棍都能讨上个好媳妇。

    百姓们都纳闷,这样的好地,居然会被当作荒地,这当官的莫不是吃错药了?

    哦,卫青天说的呀!

    那没事了……

    百姓们也不傻,稍一琢磨就明白过来,这是知州大人在让利于民,想办法给咱们谋好处呢!

    一时间,黄河边的大堤下人头攒动,都是扛着锄头来开荒的。

    甚至有不少新郑县的贫苦百姓举家而来,反正在家里也就是给那些大户人家当雇农,还不如定居在大堤边上,专心“开荒”呢!

    卫辰也没想到,百姓们的热情居然这么高涨,从禹州各县乡赶来的百姓足有数千人,顾廷烨带着手下的衙役都有些控制不住局面。

    幸好外堤形成了一道天然的围墙,挡住了想要涌入堤内的百姓,否则卫辰只能让赵宗全调禹州团练来镇压了。

    卫辰亲自站上堤顶,再度重申了规定,必须是无田的贫农,才能进入内堤与外堤之间开荒,入堤之前,官府会挨个核对户籍,一旦查出家中已有田产,立笞二十。

    卫辰在禹州早已树立起了一言九鼎的威信,听到卫辰的话,许多想要来白占好处的人都打了退堂鼓,垂头丧气地打道回府。

    当然,肯定还有不死心想要混水摸鱼的,待会儿查出来,卫辰就会让他知道厉害。

    接着,卫辰又向留下的百姓宣布了三条禁令。

    一是不许将屋舍建在淤田上,百姓必须住在堤上。

    这是为了防止洪水来的太勐,内堤支撑不住,淹没住在堤内的百姓。

    二是每年四月至九月,堤内一律不许耕种。

    因为这期间是黄河汛期。

    三是不允许私自加高内堤。

    淤田虽然肥沃,但需要避开黄河汛期,只能在春冬的时候耕种。

    有人为了延长耕种的时间,就会私自加高内堤,如此便一年四季都可耕种。

    但这样一来,内堤所承受的压力也随之增大,很容易造成险情。

    万一大水一来,行洪不当,不仅几万两银子修建起来的内堤尽毁,还有可能会危及外堤,后果不堪设想。

    这显然是得不偿失。

    卫辰可不想自己造福百姓的德政最后反倒害了他们,因此不厌其烦地向百姓们解说了这三条禁令的重要性。

    底下的百姓们听得连连点头称是,当然他们的关注点还是在即将到手的淤田上,一个个脸上写满了兴奋。

    “咱们马上也要有自己的地了!”

    “我刚刚看了,这田真肥呀,就算一年只有一半时间能种,只要肯卖力气,就能有一两石的收成!”

    】

    “以往这样的好田,早就被大户人家占去了,哪里轮得到咱们!”

    “全靠了卫青天啊!”

    卫辰听着百姓们的赞颂之语,心底也是颇为无奈,也不知道刚刚讲的三条禁令他们听进去没有。

    当然,卫辰也能理解他们的心情。

    黄河连年河患,不知道多少百姓流离失所,为了讨活路不得已低价变卖土地,沦为大户人家的长工。

    如今他们终于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田产,自然是欣喜若狂。

    卫辰本来也没指望百姓能够全都自觉地遵守规定,相应的监督和巡视很快就会随着百姓进入堤内开荒而展开。

    包括新设立的河工署,也要在这方面担起责任来。

    那些老河工本身就是老庄稼汉,更能设身处地地想问题,让他们深入百姓到之中进行安全生产宣传,效果可能比卫辰在这里干巴巴地讲要好很多。

    在卫辰一通宣讲之后,就是核对户籍身份,放百姓们入堤了。

    果然,发现了好几个企图混水摸鱼之人,都不用卫辰让人查验,就被愤怒的百姓一一指了出来。

    顾廷烨稍加审问,就搞清楚了这些人的来意,原来他们都是州中大户的家丁奴仆,被派来打探淤田的情况的。

    卫辰当即就让顾廷烨将这几人鞭笞二十下,打得他们皮开肉绽,再吊起来示众。

    看见这一幕,围观的百姓都是拍手称快。

    平日里受这些狗仗人势的恶仆欺负也就罢了,眼下生活好不容易就要看到曙光,他们居然还要跑过来捣乱,即便是再老实巴交的百姓也忍不了。

    幸好,总算有卫辰替他们出了一口恶气。

    卫辰在一旁看着几人受刑时痛苦哀嚎的模样,心里也是不由冷哼了一声。

    三十里大堤,足足造就了三百顷淤田,也就是整整三万亩上等好田,这么一块大肥肉,可有不少饿狼都盯着呢!

    按照以往的惯例,有这种好事,肯定是先紧着州中的豪绅大户来,哪里轮得到那些升斗小民。

    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成,这才是正常操作。

    可卫辰却反其道而行之,只照顾贫民,将豪绅大户通通排除在外,这自然让他们恨得牙痒痒。

    卫辰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敢做这个决定,就有足够的底气应付随之而来的风浪。

    禹州这弹丸之地,也就几个乡下土财主,卫辰自问还镇得住场面。

    这次处置几个恶仆,仅仅是给那些大户一个小小的警告罢了。

    说实话,卫辰还巴不得有人跳出来当靶子呢,正好可以让自己立立威,省得别人把自己当成了慈眉善目的好好先生。

    之后的一个月内,数千百姓陆续来到堤上定居,一家十亩的限额,淤田很快分配完毕。

    期间一直都是风平浪静,不免让卫辰有些失望,这禹州本地的豪绅,多少有点怂啊……

    不过想想也是,卫辰在禹州威望日隆,备受百姓爱戴,州衙上下铁板一块,衙役和团练又都牢牢抓在手里,至少在禹州境内,没有人能动摇卫辰的权威。

    即便是有人心里对卫辰不满,也拿他没办法,只能暗地里搞点小动作,翻不起什么风浪。

    再说了,卫辰搞活了禹州的商贸,这些本地大户也沾光吃到了不少好处,为了点淤田就和卫辰翻脸,实在是谈不上划算。

    于是,本地豪绅只能忍下了这口气,淤田之事就此不了了之,唯有贫民百姓得了实惠,对爱民如子的卫青天交口称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