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击芴众喝 嗣武二祖
作者:酱油拌历史   糜汉最新章节     
    刘备这句话的意思是,我看中的将军怎么样呀。

    当刘备问出这句话后,他脸上的自豪之色丝毫不加掩饰。

    这时大臣们的神色,或喜悦,或兴奋、或震撼,每个人的神情都不相同。

    但他们都有个共同的想法,那便是对糜旸取得这场大胜表示惊叹。

    在取得这场大胜后,糜旸已经达成东败吴军,北覆魏军的成就。

    而且这两场大胜,还同样是一场足以引起天下间震动的大胜。

    有着这种功勋在身的糜旸,不管殿中的各位大臣心中真实的想法如何,但在表面上他们必须称赞糜旸。

    满殿汉臣端坐在坐席上,他们举起双手左手压右手,将手藏在袖子里,然后将双手与额头平齐。

    最后他们弯曲身体,朝着刘备的方向深深一拜。

    受过良好教育的满殿大臣,在做这个举动时竟有种出奇的一致感。

    因为众多大臣齐齐做着一个举动,所以他们的举动十分让人赏心悦目。

    当众多大臣朝着刘备下拜之后,一阵阵响亮的祝贺声开始在大殿中响起。

    “大王威武,糜郎壮哉!”

    这句话在群臣的口中不约而同的发出,然后如平地惊雷一般响起。

    那响彻大殿的祝贺声传到刘备耳中时,刘备再次发出一阵阵笑声。

    刘备的笑声夹杂着群臣的祝贺声,渐渐传出到大殿之外被殿外的人所听到。

    殿外的侍卫、宫娥、宦者虽然不知道殿内为何会传来一阵阵庆贺声。

    但是这阵庆贺声落在他们的耳中,却让他们的心中浮现一种莫大的安全感。

    当群臣的祝贺声停止之后,刘备见群臣脸上浮现着疑惑之色。

    群臣是在疑惑,为何糜旸会突然取得这场大胜。

    如果是曹仁率领大军进犯汉兴郡,那么糜旸不会事先得不到一点消息,从而向成都求援。

    但又不可能是糜旸亲自率领大军北伐,因为糜旸手中的兵力是不够的。

    况且无论是哪种原因,糜旸打败曹仁这件事显得有些太突然了。

    在之前众臣的印象中,糜旸应该还在汉兴郡中探查天子刘协的消息才是。

    迷惑的情绪萦绕在诸臣的心头。

    虽然他们知道糜旸不可能会谎报军功,但是正是因为知道这点,所以他们才迫切的想知道,糜旸究竟是如何打败曹仁数万大军的。

    观察着群臣的疑惑之色,刘备从桉上举起一封密奏。

    这封密奏正是之前糜旸上奏给刘备的,方才刘备已经提前从衣带中取出。

    刘备将这封糜旸的密奏命侍者交予董允,让他在大殿中宣读出来。

    董允恭敬的从侍者手中接过密奏,随后他站在大殿之中将密奏打开。

    当他看到上面的文字后,董允心中既有着对糜旸的钦佩,又有着一种感慨。

    想当初糜旸在西城外将这封密奏交到他手中,今日兜兜转转又是他代替糜旸,将他密奏中的内容给宣读出来。

    这一切就像是冥冥中注定的一般。

    心中异样的情绪并没让董允迟疑,他在殿中众臣的面前,将手中这封密奏中的内容给念了出来。

    “曹贼自篡帝位,耀武北方,臣忧心如捣,假寐忘寝。

    汉室煌煌,育臣成长,臣却无为,愧对汉恩。”

    董允出身士族家庭,对于官话他自然是从小熟知。

    当他用抑扬顿挫的官话,代入糜旸的情感念出以上的话语后,殿中的群臣在脑海中瞬间浮现一位年轻人,遥望北方悲叹惋惜的身影。

    脑海中浮现的场景,让殿中心怀汉室的大臣,心中对糜旸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今年七月,曹丕篡汉自立。

    这件事是无数心怀汉室大臣心中的一根刺。

    这根刺现今在糜旸的文字下,开始又在他们的心中隐隐作痛着。

    特别是诸葛亮,他只知道刘备与糜旸的密谋,却并不知道糜旸密奏中的内容。

    当他第一次听到糜旸的自我剖白后,他感觉到一种知己的情绪在心间荡漾着。

    若说对汉室的忠诚,他并不比任何人差。

    糜旸的文字算不上华丽,但是往往最真实的情感,用最普通的语言就可以体现。

    此时在大殿中的群臣心中,糜旸赤胆忠心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在他们的心中。

    当董允念到“为人臣者,岂可知镇不知征”后,殿中群臣心中对糜旸的这句豪言浮现赞叹之意。

    群臣皆壮糜旸所言。

    在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之后,糜旸便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将他的具体谋划都说出了出来。

    而当殿中群臣知道糜旸的具体谋划后,他们方才浮现恍然大悟之色。

    原来用的是这招!

    在明白糜旸的具体谋划后,殿中群臣脸上尽皆浮现对糜旸的钦佩之色。

    群臣纷纷将艳羡的目光投向糜竺。

    芝兰亭树,为何落于别家宅院乎!

    自己人知自家事。

    自从刘备起兵以来,他虽然有时也会设伏,但他大多数时候的用兵方略都是喜欢正面对抗。

    刘备的用兵风格,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麾下将领的用兵风格。

    这种用兵风格,很容易给敌人造成一种固定印象。

    那就是汉军大多不会使诈,不知变通。

    这种固定印象不能说错,但有时候却会让敌军产生误判。

    所以糜旸采用诈降之计时,是有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的。

    目前的结果也验证了他们的想法。

    因为是提前得知结果,然后再去分析糜旸的谋划。

    这就导致殿中群臣的内心分析,都是偏向于糜旸的谋划是对的。

    而这种心思在慢慢加深着,群臣心中对糜旸的钦佩之情。

    法孝直后继有人!

    董允念诵完糜旸的具体谋划后,便念到了那句令刘备最喜爱的那句话:

    “尚一自送,则臣必使六军囊括,虏无孑遗,威风电迈,天下侧目!”

    刘备当初最喜爱糜旸的这句话,是因为他从这句话中看出了糜旸强大的自信。

    但当这句话落在群臣耳中时,结合他们方才看的战报,那就会让他们产生一种,糜旸似乎会未卜先知的奇妙感觉。

    未卜先知四个字的评价要是落在敌人的身上,那会让人恐惧。

    但当落在自己人身上时,带来的只有亢奋!

    这种奇妙的感觉让群臣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亢奋,有的人开始拿出手中的芴板拍击着手心。

    这些大臣大多以东州派大臣为主,他们原本的领袖是法正,但是法正死后东州派的官员却陷入一片迷茫中。

    他们好像找不到一位新领袖,可以保障他们的利益了。

    虽说东州派另一位大老李严官位,政绩都不错。

    但是在目前的时空中,元从派大臣并没有受到重创,李严目前的功绩怎么跟关羽、张飞几人相比?

    如今糜旸越来越亮眼的表现,让一众东州派大臣看到了希望。

    糜旸是法正的徒弟,四舍五入下也算是东州系的人。

    依照糜旸如今的表现,等将来他彻底成长起来,那么东州系官员的利益,是可以得到确实保障的。

    这种心理让东州派的官员,毫不吝啬地对糜旸送上他们最大的欢呼仪式。

    随着一部分人这么做,其他的大臣很快就有样学样。

    最后在糜竺与诸葛亮开始执芴击掌后,整个大殿很快被热烈的敲击声所覆盖。

    刚刚殿中的群臣已经对糜旸祝贺过,但方才他们的祝贺是因为刘备的问话而开始的。

    那种祝贺本质上是一种臣子迎合君王的祝贺,而且在他们的祝贺声中,也将刘备放在前方。

    现在大殿中响亮的芴板敲击手心的响声,虽然没有方才的祝贺声统一。

    但是这乃是群臣在看到糜旸之前的密奏后,为他的赤胆忠心,为他获得的硕大战果而发出。

    当一阵阵强烈的敲击声响起后,殿中群臣口中亦发出一阵阵欢呼:

    “彩!”

    这是殿中群臣自发的,为糜旸所献上的专属于他的凯歌!

    而能取得这种效果,糜旸写的那封密奏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

    糜旸的那封密奏透露出的自信与情感,再加上他现今获得的战功,实在是很难不令人对他起欢呼之心。

    而这种效果正是刘备想要看到的。

    一阵阵激烈的喝彩声再次传到殿外,引得殿外的人等再次对着大殿中注目而去。

    今日是怎么了?

    难不成是天雷把曹丕噼死了?

    热烈的敲击声及群臣的喝彩声,在大殿中越来越响亮,落在刘备的耳中让他的眼神充满着笑意。

    身为君王的他,并没有因为底下的臣子为另一位臣子击芴喝彩而生气,甚至他心中都没有起忌惮之心。

    帝王心术他懂,但是重情重义的刘备却不是心性凉薄之人。

    在大部分群臣都在为了自身前途向他劝进的时候,只有糜旸懂得他的心思。

    他逆着大势而行,想着如何为自己建功,想着如何向天下人证明“凛凛人如在,谁言汉已亡”。

    现在他做到了!

    这样的子侄,难道担不得这种群臣击芴众喝的荣耀吗?

    当然是担得起的。

    既然担得起,那他就会给他。

    良久之后,大殿中的群臣喝彩声终于停息。

    只是虽然喝彩声已经停息,但是众臣的脸上还流露着潮红之色。

    看着众臣脸上的潮红之色,刘备适时开口言道:“汉兴太守立下此等大功,应该论功行赏。”

    当刘备的这句话出来后,大殿中一下子间又开始热闹起来。

    众人都知道曹仁的人头现在就摆在刘备身前,糜旸斩曹仁,擒夏侯。

    而曹仁的近五万魏军,或死或降几乎全军覆没。

    这样的战果是可以与关羽的水淹七军相提并论的。

    而同样的战功,糜旸早在公安一战中就获得过。

    在当初糜旸公安一战获胜后,刘备只拜糜旸为偏将军。

    这其中有个原因便是,刘备将糜旸那一战中的功勋留到以后再加封。

    现在以往的功勋未用完,糜旸又立下这等功勋。

    在这种情况下,糜旸的封赏肯定不能随意的。

    杂号将军已经配不上糜旸了,甚至关内侯的爵位也显得委屈糜旸了。

    所以殿中的群臣对糜旸的封赏讨论的十分激烈。

    在众臣之中,只有糜竺与诸葛亮两人没有参与讨论。

    糜竺的脸上满布笑意,顾着高兴的他哪有心思参与讨论,反正他知道刘备肯定不会委屈糜旸的。

    至于诸葛亮嘛,他在想着一件更重要的事。

    讨论声越来越激烈,而在众臣的讨论声中,将军称号虽然还未得到统一,但是对于糜旸的爵位封赏群臣都形成了一种主流意见。

    那便是加封糜旸为列侯!

    但就是在群臣讨论激烈的时候,诸葛亮却从坐席上起身来到大殿中,他对着刘备一拜问道:

    “大王,在糜汉兴的奏报中,可有言及天子下落一事?”

    当诸葛亮起身之后,大殿中的讨论声就渐渐小声,而当他问出这件事后,大殿中的讨论声就瞬间停止。

    群臣这时才反应过来,之前刘备让糜旸查询的这事。

    见诸葛亮出来问及这事,刘备的脸上浮现悲痛之色。

    他看着大殿中的群臣言道:“据糜汉兴奏报,他查明天子已遭曹丕残害!”

    刘备说的没错,在糜旸的战报之中,他还夹杂着关于调查刘协下落的情报。

    而糜旸之所以会有这番论断,乃是因为他“探听”到两个消息。

    逆魏大臣苏则与宗亲曹植,为天子刘协之死发丧痛哭。

    有这二人的举动在,糜旸情报的真实性无需质疑。

    当刘备的话语刚落,知道天子刘协已经遇害的各位大臣,他们从方才的亢奋情绪中纷纷醒转,然后他们的脸上流露出悲痛之色。

    就连诸葛亮也是如此。

    但诸葛亮在悲痛之余,他又对着刘备进言道:“天下臣民不可一日无主,现今天子被曹丕残害,大汉法统断绝,还望大王勿要再推辞登极一事。”

    说完这句话后,诸葛亮对着刘备一拜。

    而当诸葛亮朝着刘备一拜后,大殿中的群臣亦马上站起身来到大殿中对着刘备进言,劝他早日登基称帝,再续汉统。

    面对着群臣的再次劝进,刘备这次没有出言拒绝。

    他看着大殿中的群臣缓缓说出一句话。

    “若天命在孤,孤当嗣武二祖。”

    刘备口中所言的二祖,乃是汉太祖刘邦与汉世祖刘秀。

    所以当刘备这么说之后,殿中大臣的脸上浮现喜色。

    刘备终于同意了!

    坐在王座上的刘备看着眼前装着曹仁头颅的木盒,他心中开始浮现出一个想法。

    一场代表着大胜的战报,一封代表着刘协死讯的情报,在同一日送到他的手中。

    糜旸的良苦用心,刘备怎么会不懂呢?

    他的白鹿是想用一场大胜,为他铺就一条通往至尊宝座的坦途。

    刘备的目光望向北方,他的眼神中有着欣慰:

    你的封赏,将不会是通过王令下达。

    刘备不知道的是,糜旸的良苦用心不仅如此。

    历史上他是在失去荆州后称帝的。

    因为此举,他称帝的举动被许多人嘲笑,他称帝后的国号更是被曹丕与孙权蔑称为蜀。

    但今世有着糜旸在,有着他立下的两场大胜在,曹丕与孙权已经失去嘲笑他的资本。

    汉就是汉,绝不是什么劳什子蜀。

    糜旸的良苦用心,或许只有知道他穿越的人才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