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大战在即
作者:弹不掉的忧伤   三国郭嘉,开局刘备重生来招揽最新章节     
    刘备那边在分析西凉军局势,而董卓这边也没闲着,西凉军众高层齐聚中军大帐。

    李儒率先发言:“我军兵多,粮草难以长久支撑,此战必须速战速决。”

    虽然刘晔那边分析得头头是道,指出了胡骑存在的隐患,却终究改变不了一个问题,董卓一方存在着兵力方面的大优势。

    如果能够处理好胡骑存在的问题,他们才是胜算较大的一方。

    董卓连同众将俱是认同,因为粮草的问题,他们不得不纵容那帮羌人解决周边,自给自足,这也是后来西凉军恶名昭彰的原因。

    其实董卓派西凉军劫掠的多是世家豪强,平民本没有多少油水,谁又愿意因为这蝇头小利搞臭自己的名声?

    只是他们如今还需要羌人鼎力相助,只能口头训斥几句,并不能真的处置对方。否则一旦生乱,他们还没开打就输了,刘备一方绝不会放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站在末尾的徐荣忽然提起这个问题:“羌人沿途劫掠不止,长此以往必出祸端。”

    此言一出,董卓连同众将的目光便纷纷落在了他的身上。

    李儒暗自叹息,徐荣心思缜密,而且对排兵布阵有着深厚的见解,但唯独有一点完全不懂。

    那就是做人。

    这不是人品问题,而是涉及人情世故。

    董卓麾下大多是关西子弟,而徐荣作为极少数,甚至是唯一的关东人将领,一直没法和李傕郭汜等人走到一起。

    种种原因,间接导致了一个结果,被众将孤立。

    就连董卓也不喜欢他这耿直的性情。

    李儒曾几次提点,但徐荣就是学不会,他虽有心维护,却也不能因此犯众怒。

    董卓有些不悦,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却又无法解决的问题,你偏偏当众提出来,这不是故意让我难堪吗?

    李儒急忙站出来打圆场,干笑道:“胡人桀骜不驯,难以教化,只是如今主公仍需他们鼎力相助。待此战结束,再将他们打发回去即可。”

    徐荣浑然没觉察到众人异样的表情,继续道:“可如此一来,只怕会影响到主公的名声。”

    话音刚落,他便发现董卓的脸色有些难看,这才后知后觉,自己一不小心又惹了众怒,于是闭口不言。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安卓苹果均可。】

    董卓本想发作,但想到徐荣本就被其他人孤立,再训斥恐怕会使其离心,最后还是作罢。

    “既然诸位都认为我军胜算大,那就直接给刘备下战书。”

    最后董卓一锤定音。

    半个时辰后,董卓麾下第一勐将李傕率领一支轻骑来到并州军营前,将系着战书的箭失射在营门柱子上。

    而李儒则是辗转来到贾诩的营帐。

    一人计短,自从发现贾诩的才能,每次筹谋之后他都会来找对方询问意见。两人早已达成默契,贾诩偶尔献策,李儒则保他过得自在。

    营帐内两人相对而坐,李儒询问道:“文和觉得郭奉孝会怎么做?”

    贾诩先是给李儒倒了杯茶水,随即开口道:“面对这种大战,即使是以郭奉孝性格,也不会轻易出奇招。”

    “即使他想出奇制胜,想必文优兄也不会给他机会。”

    出奇制胜是在对手无谋,或是疏忽大意的时候才有可能成功。但是这么做有极大的风险,一旦被识破,出奇兵的一方会被反噬。

    所以兵法才会有以正合,以奇胜的说法。

    堂堂正正才是王道,不过在正面对抗的同时,结合阵法做一些对手无法预料的布置,倒是可以获得意外效果。

    李儒笑骂道:“若是其他人夸赞,在下还能坦然受之,可是从你贾文和嘴里说出来,在下自觉受之有愧。”

    “岂敢岂敢。”

    贾诩连道不敢。

    其实李儒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他虽然口口声声劝贾诩崭露头角,可心里还是有那么一丝抗拒。

    因为如果贾诩真的显露才能,他们两人谁才是西凉军第一谋士呢?

    这就涉及到文无第一的问题了,哪怕是以李儒的心性,也不远看到本该属于自己的地位被人抢走。

    当今这般,挺好。

    贾诩也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会选择在董卓麾下藏着,反正李儒是不会把他点出去的。

    贾诩忽然道:“文优兄可曾想过,刘备很可能会利用胡骑做文章?”

    两军交战,刨除计谋问题,剩下的就是排兵布阵了。

    而如今双方实力相差不大,决定胜负的关键就在于,彼此之间排兵布阵,谁能先一步找到对手的破绽。

    而己方便是有一个破绽,胡骑。

    如果胡骑被击溃,不但会致使己方军阵出现弱点,而且溃逃的军队还会影响到其他军队,继而破坏全军阵型。

    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种势均力敌的大战,本就是出不得错。

    李儒之前也想过这个问题,起身指向地图,道:“我打算将这几万羌人骑兵放在侧翼,派徐荣所部兵马督战。刘备想破左翼,需得派出主力。”

    “届时徐荣可趁势补救,我再反包围,吃掉他这支主力军。”

    贾诩点了点头,觉得这安排十分合理。

    虽然仍觉得不够稳妥,但终究没有再说。

    他其实是不认可董卓调用羌人骑兵的,总觉得一支军队不能拧成一股绳,终究是存在隐患。

    这一点刘备就做得很好,直接把南匈奴打得伤筋动骨,无法威胁北境。

    只是这是董卓定下的策略,贾诩又不愿出头,自然不会去劝。

    他说得已经够多了,如果董卓能胜,他就继续待在这颗大树下。如果胜不了,那就换一颗更粗壮的大树来遮风挡雨。

    ——

    以袁绍的身份,求一个渤海太守的职位并不难,何况还有刘备在一旁帮忙说话,毫无主见的刘辩很快就应允了。

    郭嘉一路送郭图出营。

    “奉孝倒是寻了个好主公,谁能想到昔日一介落魄平民,竟在短短几年成了天下第一大诸侯。”

    当初没看上刘备的可不止他一个,除了郭嘉,所有人都没看上。

    荀或倒是半个,他只是碍于郭嘉的情面选择观望,在刘备成为并州之主后果断来投。

    郭嘉听到郭图的感慨,笑道:“若是公则有意,此时转投为时未晚。”

    郭图正色道:“袁公待我不薄,我郭图可不是不忠不义之人。”

    郭嘉顿时不再劝,兄弟二人挥手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