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卧龙洞惊现臼老怪2
作者:畅寥廓   葬狼谷最新章节     
    2.

    张景圣依然将手上的松灯高高举在空中,尽量让亮光所照空间扩大一些,然后饶有兴趣地告诉儿子说:这地方叫烟云涧卧龙洞,据说由远古时代千年海水冲刷侵蚀而成,犹如鬼斧神工般神奇而壮观。本地张姓先祖有幸早早发现了它,并人为改造加以利用,主要用来秘密研制的和存储家制的青铜器,以此作为历届张傩大祭专用祭器的补缺储备。

    张石宪随父仔细观看,清晰可见作坊底部安放有大型的长方形底范,同时残留几条灰色发亮的流面。张景圣告诉儿子,这是铜液流经的槽道,将浇包安放在地面上,铸造时捅开,铜液即可由槽道注入安于棚底的铸型。

    张石宪走近细看,发现熔铜炉缸呈锅底状,炉壁平整垂直,内壁烧结成流状,外壁为红烧土,封闭炉顶平面设一圆筒型烟道,与洞顶一条不规则的天然深壕巧妙衔接,经三曲九拐十八个弯道,将炼炉烟尘渗透吸收之后,浑然融入洞外蓝天。

    问及父亲哪来的制作工艺,张景圣告诉儿子,他是按照岳父临终的交代,在此秘洞深处找到制作秘籍,然后按照秘籍图文反复揣摩古代传统工艺,并熟练掌握备泥、制模、制范、装配、浇铸、去范、打磨、做锈等一整套高仿青铜鼎的制作步骤。

    张景圣见儿子一脸懵懂的样子,就麻利地挽起衣袖,现场指点加示范地告诉儿子如上制作程序,并将他入洞以来精心打造出的一溜八件九龙鼎复仿制品一一展示给儿子。

    该批复仿制品均为立耳,长方形腹,四柱足中空。纹饰以云雷纹为地纹,足部饰兽面纹和弦纹。耳的外廓饰一对龙纹,龙口相向,中有一妖首,似被龙所吞噬。鼎腹四隅皆饰扉棱,扉棱中央显赫部位錾雕一条大龙纹饰,与周围八条小龙融为一体,形成九龙。八件分体九龙鼎上所雕大龙饰图分别为:赑屃、蒲牢、狴犴、睚眦、螭吻、蚣蝮、狻猊、椒图。八鼎之上八条大龙遥相呼应,顾盼生姿,纵横恣肆,意蕴无穷。整体外观庄重大方,摹古而不泥古,率性却不随意,而且做旧如旧,形神逼真,堪称当代青铜器复仿制品中的上乘之作。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还差“饕餮”一鼎始成整套九龙宝鼎完美阵容。

    张石宪跟着父亲将八件分体九龙鼎一一看过,啧啧惊叹之余,不解地挠挠头皮说:“八件已经不少了,一场大祭为啥要用九件宝鼎呢?”

    说到这里,张景圣颇为自豪地引经据典道:鼎作为古代重要的礼器,一向都是有等级之分的。据史书记载,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士用三鼎二簋。张姓家族上启炎黄,当然要用九鼎祭祀。

    “不光是九鼎,最主贵的是九龙。”至于鼎身为何雕饰九龙,张景圣向儿子讲述了一个由其岳父口授给他的传说故事。

    传说龙生九子,子子不同。大龙子赑屃,形似龟,好负重;二龙子蒲牢,形似坤龙,性好吼;三龙子狴犴,虎形有角,有威力;四龙子睚眦,口犀利,性好杀;五龙子螭吻,形凶猛,性好斗;六龙子蚣蝮,形柔顺,性喜水;七龙子狻猊,形似狮,嗜烟喜火;八龙子椒图,形似螺蚌,性好禁闭;九龙子饕餮,形似狼,性贪婪,厚蓄薄发,威武凶猛。

    九龙子怎么会与人间结下不解之缘,这还要从刘伯温说起。

    相传,刘伯温本是玉帝身边的一位天神。元末明初,天下大乱,战火不断,饥荒遍地。玉帝令刘伯温转世辅佐明君以定天下,造福苍生,并赐斩仙剑,号令四海龙王。龙王因年老体弱且事务繁忙,遂委派膝下九个儿子代行公务。

    龙之九子个个神通广大,法力无边。他们跟随刘伯温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为朱元璋打下了大明江山,并辅佐燕王朱棣继承霸业,稳固皇室。

    当龙之九子功得圆满准备返回天廷复命之时,明成祖朱棣以修筑紫禁城为名,借用刘伯温的斩仙剑对其施压,强加挽留。龙之九子大发雷霆,执意不从。朱棣设计招来龙之长子赑屃说:“我知你力大无穷,能驮万斤之物。如果你能把先祖这块圣德碑驮走,我就放你们回去!”赑屃见是一块小小石碑,便毫不犹豫地试图将其驮在背上,谁知任凭他用尽法力也不能将石碑挪动半步。原来,这块圣德碑因其所载“真龙天子”生前无量功德,加之两代帝王钦赐玉玺印章,岂是一般大力之神所能驮得动的!其他八子眼见老大被压在碑下脱身不得,便决定一起将外形留在皇廷,其神灵随刘伯温返回天廷。朱棣以其卑鄙手段所得到的龙之九子,仅仅是九尊神兽表象而已,全无半点神力。失去龙之九子辅佐的朱棣从此变得残暴昏庸,失道寡助,最终为满人所灭。而龙之九子的非凡功绩已深入百姓心中,他们独特而美好的形象被广泛雕饰于建筑或器物之上,成为劳动人民除妖降魔、驱邪避灾的美好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