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过几天,小年又来三雷家找克功玩,他和克功坐在院子的地上下方,克勤和克俭哥俩站在一旁看。
过了一会儿,小凤从堂屋走了出来,她板着脸对小年说:“小年,你以后别来俺家找大孬玩了,你不知道吗?咱两家不说话了!”
小年很没有意思,他悻悻地站了起来,转身就要走,正在堂屋缝补衣服的招娣叫住了他,“小年,别听你小凤姐的,你还跟大孬一块玩吧。你俩一块玩不要紧,以后可不能再打架了!”
小年又转过身来高兴地对招娣说:“姑姑,我知道了。”
他又蹲在地上继续和克功下方。
小凤回到堂屋把手中的线团扔在地上,“不要脸,咱两家不说话了,还跑到咱家来玩!”
“你这个闺女,知道个啥啊?”招娣责备起了女儿,“小孩在一块玩,哪儿有不吵架、不打架的啊?你跟大孬有时候不也吵架嘛,你们后来不是还好好的嘛,过去的事就过去了!”
小凤不再说话,她拾起那个线团,噘着嘴坐到板凳上接着缠线。
刚进入腊月,就下了一场大雪,大雪整整下了两天两夜。雪停后,天放晴了,太阳挂在空中,厚厚的积雪开始融化。很快,融化的雪水顺着房檐、树木往下落,屋檐下、树枝上挂满了一条条晶莹剔透的冰凌,不时有冰凌掉在地上,发出噼啪的声响。
俗话说下雪不冷化雪冷,但一些孩子却偏偏不怕冷,他们鼻子下边拖着长长的鼻涕跑到院子里堆雪人、打雪仗、敲冰凌,玩得不亦乐乎。大人们可没有这般的闲情逸致,他们在屋里修理农具、纺线织布、做针线活;上了年纪的人有的吃了饭就坐到被窝里,有的在堂屋生上一堆火,坐在火边取暖,火堆里还可以埋上几块红薯,红薯烧熟后正好让那些在外边玩耍的孩子享用。
这天早上,三雷和招娣早早就起了床,招娣烙了几个玉米面饼子,三雷吃过后趁早上道路还没有化冻,就扛上一大袋麦子去十多里外的集市上去卖。
等他把百十斤的麦子全部卖完,天已到晌午。三雷把钱装进贴身的衣兜里,又去买几斤锅盔,然后踏着泥泞的道路返回潘营。在返回的途中,由于路上到处是冰雪掺杂着泥水,他几次就差点摔倒。
回到家中,三雷穿的那双棉鞋都湿透了。小凤姐弟几个看到父亲带回来的锅盔,都高兴地围了上来,三雷把锅盔交给招娣,让她把锅盔分给几个孩子吃。
招娣看见三雷穿的鞋子,心里十分心疼,“你们几个光知道吃,看看你爹的鞋都成泥鞋了,脚也不知道冻成啥样了!小凤、大孬,你俩赶紧去灶屋抱些柴火,给你爹烤烤。”
两个孩子赶紧去了灶屋。
三雷笑着对招娣说:“没事,走着我还出汗哩!”
小凤和大孬抱来一些柴火,三雷在堂屋生了一堆火,他把鞋袜脱掉坐在火堆旁,几个孩子围着火堆吃锅盔,招娣去灶屋给三雷烧洗脚水。
没多久,招娣端来一盆温水让三雷洗脚,她又去灶屋做饭。
过了两天,三雷又去集市上卖了一袋麦子。回家的路上,三雷心里很高兴,因为过年需用的钱已经没啥问题了。
等到天干路响的时候,已经到了腊月二十。过了祭灶,招娣领着小凤在家里忙活,三雷每天到集上办些年货。
大年三十中午,招娣端了一碗饺子去了怀信家,她的另一只手里还拎着二斤糕点。
走进怀信家的院子,招娣看见怀信正在院子里劈柴,她笑着问:“怀信,俺二伯在家吧?”
怀信直起了身子,“俺爹在家,小姐你来了。”
“这几天天格外冷,上了岁数的人起得晚,我想着就不等初一早上给俺二伯送饺子了。我让你哥割了一斤牛肉,我给俺二伯包一碗牛肉饺子提前给他送过来。”
“俺爹在堂屋烤火哩,你给他端过去吧。”
招娣端着饺子来到堂屋,看见潘光正和两个小孙子坐在火堆旁烤火。“二伯,我给你端过来一碗牛肉饺子,你趁热吃吧。”
老汉站了起来,“中,还是俺这个侄女跟我亲啊!”
“二伯,这是几块糕点,你啥时候饿了吃一块。”说完,她把那碗饺子和糕点放在靠西墙放的小桌子上。
“初一可别再给我送了。”老汉笑道。
“中,我到十五再给你端一碗元宵。”
怀信的两个儿子闻到饺子的香味,都站起来跑到小桌旁。
“狗蛋,你去灶屋端一个碗,让你小姑把她的碗还端走。”
那个个子高一些的男孩听到爷爷的话,他又看了看那碗饺子,有些不舍地去了灶屋。
很快,狗蛋跑了回来,怀信的老婆万氏随后端着一只碗也走了进来,“小姐,你家的饭挺早的啊!”
“先给俺二伯下了一碗饺子。”招娣笑着说。
万氏把饺子倒入她端的那只碗里,又把那只空碗递给招娣,不冷不热地说:“小姐,我就不说留你在俺家吃饭的话了。俺家做的是稀面条,你还是回家吃饺子吧。”
“中啊,你忙吧,大伯,你趁热吃饺子,我回去了。”
“好,我就不送你了。”潘光说道。
招娣端着碗走到院子里,怀信依然弯着腰在那儿劈柴,她和怀信说了一句,怀信应了一声却连头都没有抬,招娣匆匆离开了他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