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后。
李家。
奔跑的李鼎没注意脚下的门槛,被绊得向前方的石板地面勐跌而去,这一下也是跌实了,不磕飞一嘴牙才怪。
可就在他摔出的瞬间,旁边的李奶奶就忽地伸手遥遥一拉,重力控制。
向地面勐跌而去的李鼎身体似乎忽然轻盈了不少,在空中又向前滑了一小段距离,没有摔在实地。
旁边的赵兰也终于反应了过来,赶在李鼎摔下之前,用精神念力将门口的一块软垫移到李鼎下方。
最终,李鼎不轻不重的摔在软垫之上。
直到这时,从摔飞之后就吓得不敢吱声的李鼎终于才后知后觉的哎哟起来,眼神还不时往母亲奶奶处瞟,似乎想要求安慰。
但迎来的却不是安慰,而是屁股被好一番问候,三岁的孩子,已经到了该长记性的年纪了。
李剑宅在卧室,对于外面的热闹却根本没有理会,直到饭点,李剑才从屋中出来。
此刻,李矿,李铁两父子也已经下班归来。
现在的世界,虽然没有昼夜变化,但为了规律所有人的日常作息,三餐饭点都在何时,什么时候上班,什么时候下班,什么时候睡觉休息,都有着严格的规定,除非特殊职业,其他人都要严格遵循。
每个时候,都有响彻全城的钟声作为提醒,这也是所有人“校准”各自生物钟的标准参照。
在这方面,所有人都很自觉,正是因为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在这个稍不留神就会时感错乱颠倒的时代,所有人都更加理解规律作息的可贵,没人想浑浑噩噩的过日子。
饭桌上,除了李鼎李清一如既往的闹腾,其他人都很安静。
饭罢,李鼎李清两人鼾声如雷,李家其他人则都坐成一圈,神色严肃,一副开大会的模样。
而且,所有人都还隐隐以才刚五岁的李剑马首是瞻的样子,场面看上去有些滑稽,但作为当事人,李家五人却都非常严肃。
李矿率先打破沉默。
他看向李剑:“接下来你有什么计划?”
半年前,李家众人便已转变心态,不再将李剑当成一个孩子。
大家忐忑的以为,立刻就要轰轰烈烈行动起来的李剑,却反而转过头来安慰他们:“不急,先等一段时间。”
这一等,就是半年。
李剑之所以这样做,借机让自己多成长些只是一个方面,真正的原因是,通过第二次成功的移植,李剑收获了经验,更收获了信心。
他要趁热打铁,将这历经两世、本就已走到最后一步的计划给彻底完成。
说他的家人成为他的试验品也好,第一批受益者也罢,反正,通过四个家人的以身试法,他现在已经彻底掌握了将畸变细胞组织成功移植到他人体内的技术。
不过,在这过程中,他也发现,事情并没有他最初预计的那么美好,这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
不同人,对外来畸变细胞组织的移植数量,是有承受上限的,并不是所有人都是他这种拥有两个脑子的怪物。
如果超过这上限,就会触发人体“安全警报”,若非他医术非凡,能够第一时间做出补救,李家现在就已经缺丁少口了。
且不同人和不同畸变细胞组织还存在一个调性契合的问题,还有人本身的天赋悟性对能力强度,能力成长性的影响等等。
譬如李家四人,虽然有李剑本人的精神念力、李鼎的重力操控,李清的精神感知三种能力可选。
但除了李矿之外,其他三人都只掌握了一种超能力。
且李奶奶的重力操控和李母赵兰的念力驱物,不仅威力低,很难用在激烈交锋的战场,而且成长性也几近于无,对她俩来说,这两项超能力也就让她们在日常生活中多些便利。
【讲真,最近追更,换源切换,朗读音色多,.huanyuanapp安卓苹果均可。】
倒是李铁的重力操控威能不俗,成长性也不错,若能长期坚持,也能小有成就。
最出人意料的是李矿,他一共觉醒了两种超能力,重力操控各方面比李铁都要更胜一筹,真正出乎李剑预料的,是精神感知。
其他方面也还罢了,比李剑的精神感知都要差一些,但唯独在对金属,特别是在锻造过程中对锻造器物内部结构的把握,却是远远超出了李剑的能力范畴。
这就像是他数十年的锻造经验、屈指可数的锻造大匠,借着这个契机,终于展露峥嵘一般。
因为这种能力的获得,这让李矿的锻造技艺在大匠的基础上稳稳的又近了一步,单论锻造技艺,已经可以与历史中那些屈指可数、青史留名的神匠比肩。
而发生在李矿身上的变化,也给了李剑新的启发。
“超能力的觉醒,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事件,一个人若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具备惊人的造诣,若有与之调性契合的超能力,那就能轻易实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让其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若以整个乾辕为背景,相较于直接对战斗能力进行提升,这种提升看起来更隐晦,但重要性丝毫不压于前者!”
基于这样的思考,李剑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爷爷,如您这样的人多吗?”前世今生,这都是李剑认知的盲区,所以,他直接询问道。
李矿疑惑:“你是指哪方面?”
“铁匠,木匠,石匠,裁缝,纺纱织布,账房,甚至是屠夫,扒手……不拘任何一种职业,任何一门手艺,只要达到了您获得超能力之前那种程度,都算!”
李剑这话说得有些含湖,什么叫“您之前那种程度”?
但他知道,锻造技艺到了爷爷这样的水平,已经有了一些近似于直觉的判断,他也一定明白自己的意思。
果然,听了这话之后,李矿陷入沉思。
许久之后,他才缓缓开口道:
“这样的人,单我接触过的,就有不下百人,不过,有的时间已经很早了,现在还在不在人世还是两说。
听说过的就更多了,一时间我也理不完,不过,两三百人总是有的。
至于那些没有接触过,也没有听说过的,我相信也绝不会少。
俗话说高手在民间,人若一辈子认真从事一项职业,专注于一项爱好,有些绝活是很正常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