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三皇子陈烁那颗剧烈跳动的心,骤然间安静下来,不再那么肆无忌惮。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刻,他心中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内心深处激动不已,但脸上出奇的冷静,看不出丝毫异色。
“这一刻,我陈烁终于是大汉的储君了!”
册封大典进行至此处,远远还没有结束。已是皇太子的陈烁缓缓起身,在赞礼官的引导下,一步一步走到太康皇帝的御座之下,距离已经足够他,看清太康皇帝的面容了。
斜靠在龙椅上的太康皇帝,看着比往日要精神的多,浑浊的老眼,自上而下不住的打量着,穿着衮服的皇太子陈烁,轻轻点了点头,就闭上眼睛,养起神来。
今日,册封皇太子的大典,完全是按照当年大汉开国太祖高皇帝,册封皇太子时的流程进行的,一丝不苟,没有丝毫逾越。
此时,礼部的礼赞官,换成了内廷的内赞官。他引导着皇太子陈烁缓缓踏上了丹阶,朝着太康皇帝的龙椅走去。
太康皇帝龙椅左侧前方,早就设置了御案和宝亭,几个华丽的宝匣,静静的放置在御案上。
皇太子陈烁在宝亭内止步,这时内廷内赞官压着嗓子,尖声道:
“跪!”
皇太子陈烁跪下的同时,太康皇帝在李守忠的搀扶下缓缓起身,看了眼陈烁,而后对着御阶下的文武百官,朗声开口,道:
“帝王绍基垂统,长治久安,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之祥,慰臣民之望。朕荷天眷,诞生皇三子陈烁,已及而立。”
“兹者钦承大汉皇帝陛下圣命,大臣之盼,行建储大典,以皇三子陈烁为皇太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极殿殿中群臣们高声喝道。
三皇子陈烁再次叩拜。随后,宝册官、捧册官等人上前。内阁首辅李攀龙从册宝官的手中,郑重地双手接过圣旨,朗声念道: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
“朕缵膺鸿绪,夙夜兢兢,仰惟祖宗谟烈昭垂,付托至重。承祧衍庆,端在元良。”
“皇三子陈烁,日表英奇,天资粹美。兹恪遵大汉皇帝圣命,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
“于大汉太康三十年八月初八日,授皇三子陈烁,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系四海之心。”
“大典告成,洪恩宜霈,所有合行事宜,开列于后。益笃灵长之祜。”
“纶音式涣,用昭浩荡之仁。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册封皇太子普天同庆,蠲免北京、南京金陵三年赋税,赦免死囚·········”
“储君已定,江山永固,大汉万世一统!”
“吾皇,万岁万万岁万万岁!”
“皇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在群臣叩拜祝贺声中,内阁首辅李攀龙上前将手中的圣旨,安放在了皇太子陈烁高举的双手上。
而后,皇太子陈烁就将圣旨递给了他旁边的礼官,小心的接过去,放在了玉匣之中。
待到皇太子陈烁做完这一切后,内廷内赞官再此高声喝道:
“跪!”
皇太子陈烁赶紧起身,郑重四拜。
“礼成!”
接下来还要与太康皇帝一起,祭奠太庙,将立储君的大事,禀告给大汉的列祖列宗。
大汉王朝的太庙,就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严格意义上来讲,都没有出皇城,但护送他们爷俩的仪仗队,依然从奉天殿午门端和门,一直排到了承天门(天安门),长达一二里。
皇太子陈烁在承天门,就下了他自己的肩舆,再次由侍候的小太监引导,登上了太康皇帝的辂辇。
辂辇是皇帝专用,红漆顶金漆车身,精美绝伦满是煌煌天家之气,由二十八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抬着。
太康皇帝早已一身盛装坐在车厢之中,六宫都总管夏守忠和乾清宫大太监小李子,跪在太康皇帝的左右两侧侍奉。
“儿臣,参见父皇!”
太康皇帝爷俩的仪仗缓缓出发,走端门和承天门之间太庙街门。路两旁是吏户礼刑兵工六部的办公处,又称六科廊。
皇太子陈烁坐了一会儿,有些坐不住了,于是,便撩开车厢车帘的一角,方便他可以看向外面。
红墙绿瓦之中,一片茂密的柏树林赫然映入眼帘。每一株都是高耸入云,生机勃勃。
这时,太康皇帝轻闭着双眼,并不曾睁开,替皇太子陈烁解惑道:
“这些柏树是我大汉太宗皇帝,迁都北京后,第一次祭拜太庙时,亲手种下的!”
“共有九百九十九株,取大汉江山,永固之意!”
正说着,辂辇缓缓停下了下来。按祖制:在大汉太宗皇帝亲手种植的柏树林前,大汉后世子孙,必须下轿、下车,躬身叩拜。
太康皇帝携着皇太子陈烁,缓缓下了辂辇,向大汉太宗皇帝亲自种下的柏树,恭敬地拜了三拜。
而后,他们一行人朝东边,太庙的正门前琉璃门走去。三座拱门的上方皆有黄琉璃瓦顶,和紫禁城一样的黄色琉璃体现了皇家的尊贵地位。
檐下饰有黄绿琉璃斗拱额枋及垂莲柱,墙下为汉白玉须弥座。穿过前琉璃门就是太庙的戟门,戟门面阔五间,进深二间,黄琉璃瓦单檐庑殿顶,汉白玉绕栏须弥座,台阶九级,中饰丹陛。
门前还有朱漆戟架八座,共插墩红杆金龙戟一百二十条。确实是鎏金的金龙戟,看着流光溢彩熠熠生辉让人不敢直视。
这些金龙戟从大汉太宗皇帝在北京建立太庙之后,一直屹立在这里,已经五十余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