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作者:南宫我梦   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迷茫的前途在李孟羲只言片语的提点之间,变得豁然开朗。乡勇们围着篝火,交谈着畅想着前途,情绪越发热烈。众乡勇都是觉得,若下次与黄巾一战,等军令一下,不管其他,找准了黄巾军中身穿好甲的人直接冲杀过去,擒杀他一两个黄巾百夫长,还真的能把军功弄到手。远的不说,什长狗子不就是捅死了个甲士才当上百夫长的?他狗子真就比别个能打?不见得!乡勇们越想越觉得靠谱,他们商议,下次有战事,大家并肩子上,一起捞军功。众人皆赞同。还算他们有自知之明,知道战阵之上一人之力有限,结阵并进方是上策。李孟羲揽着弟弟在一旁安静的笑着听乡勇们畅聊着他们自己的前程。若说乡勇们胸无大志,就有点过分了。但他们的确无甚冲天之志。李孟羲给他们的建议是尽早谋得一官半职,他们最大的目标,还真的只是一官半职,最高不过百夫长而已。至于管一千个人,乡勇们都不敢想。有句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不管士兵出身多低,只要有大志,有追求,就会有动力和心思去学东西,自然,未来能有所成就。而这样的有志成为将军的士兵,所带有的斗志、好学、和上进心,放在一个普通士兵身上,无异于是很好的品格。有斗志好学上进的士兵,自然,也是很好的士兵。*****里升迁无望,晋身无门,士兵们混吃等死,整个军队死气沉沉,自然,没有好兵。好在,现在正是建功立业的时机,乡勇之中不少人因军功升任伍长什长之类的军官,上升渠道畅通无阻。见众乡勇都是一副农人模样,不像是识文断字的,李孟羲想到识字的重要性。别的不说,得能识数,能把人查清的吧。于是,“哥几个,你们识得字不?”李孟羲好奇的问到。这一问,本来热络的讨论着的乡勇们,一下安静了下来。许久之后,像被问到了短处,什长狗子不好意思的挠头,朝李孟羲尴尬的笑了一下。狗子随手撅了一根树枝丢到篝火堆里,然后低着头,小声嘀咕,“哪请得起先生,哪识得了字。”言语之中,尽是无奈。古代读书识字对平民百姓来说,费用是难以担负的。肚子都吃不饱,哪里有精力去请先生教学字。而且,都是古代,但古代和古代还有区别。在造纸术和印刷术成熟的唐宋之后,读书识字的成本大幅度降低之后,普通百姓倒是也有一点机会去供养一两个孩子去识点字。但,那是唐宋,如今是汉末。别刷印刷术了,练造纸术都刚刚成熟起来,汉代纸产量很低,价钱又贵,文字记载的载体,主流依然是竹简。普通百姓在汉末读书识字,难比登天了。想到此节,李孟羲看着变得沉默的一众乡勇,他轻轻叹息了一声,然后,认真劝导,“诸位听某一言。大家若志在军旅,有心想挣个一官半职,就不能只懂厮杀,得学识字了。十夫长百夫长倒也罢了,不识字无妨。到了千夫长,要能能熟读军令,懂的管理与分配粮草,还要决断麾下士兵的赏罚,最好还懂些排兵布阵,而这一切都需能识文断字才行。要是连一百个数都不会数,是万万管理不了一千人的,人数都查不对,那还怎么当千夫长。大家说说,是不是这个理?”李孟羲问。乡勇们都是点头,认可李孟羲的说法。见此,李孟羲有了计较。沉思片刻,他对众乡勇郑重说到,“诸位,若是有人教,我请人来教诸位读书识字,诸位是愿学还是不愿?”话音一落,众乡勇刷的一下齐齐抬头惊讶的看着李孟羲。李孟羲轻笑着,扫了一圈,“我是说,诸位想不想学字?”“想!咋个不想!”回过劲儿来,乡勇们眼神热络的看着李孟羲。事情和李孟羲认为的不太一样。前世历史课本上记载,据说在黑暗的中世纪,教育被教会垄断,甚至,连贵族都不一定会写字。当时有人在街上问人们,有人要学知识吗?当时的人们露出一副茫然的表情,知识是啥啊?李孟羲以为,可能面前的这些出身贫寒没啥见识的乡勇,可能会觉得读书没啥用,或者对学字的态度不那么热烈,故有此一问。没想到,这些目不识丁的乡勇,一听到能有学字的机会,对知识追求的态度,是近趋狂热的。可能,这就是中华文明之所以源远流长的原因吧。没有任何一个民族像汉民族一样对追求知识的态度那么虔诚。至于说,儒家不看重科学知识,不尊重技术,因此造成了后来的落伍。这倒不是不尊重知识,儒家对知识的态度是没问题,是眼光问题,和对知识的认定方面有问题。儒家觉得科学技术之类的,难登大雅之堂。因此轻视至极。儒家眼光不好,但做学问和追求知识的态度,颔首穷经也好,为了读书饿死也好,可叹可敬。到了后世,儒家文化圈里的那些国家,哪怕有些人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落地生根了,对待后代教育方面,依然是不计代价的投入。这一点,几乎是汉文明所独有的特征。乡勇们都说愿意学字,乡勇眼巴巴的看着李孟羲,军师决定着他们读书学字的大业。这便好,乡勇们向学之心不缺。李孟羲沉思着,思考该如何教乡勇们学字呢。思维跳转,李孟羲脑海中浮现了另外的画面,那是,革命时期,我革命根据地展开着轰轰烈烈的学文化潮流。在历史课本中的某些插图之中,可看到士兵们被子上贴着纸,纸上写着字,连行军之时,也不忘学习。敢想象吗?最薄弱的基础,最困苦的环境,从山沟沟里打出来的军队,大多数泥腿子出身的士兵们,边打仗边学习,到抗战结束,其文化水平,普遍达到了小学毕业的程度。可以说,国民党污蔑说的泥腿子,实则,工农红军是文化水平远超国民党军的一支军队。有经验可以借鉴,那就,可以从明日开始,着手扫盲,教乡勇们识字,李孟羲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