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七章 惊天难题
作者:南宫我梦   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待关羽回营,说车阵已成功合围。刘备和李孟羲相视一眼,满眼疲惫的两人,同时松了一口气。紧赶慢赶,终于是赶到天亮之前,把包围圈合拢了。刘备看李孟羲哈欠一个接着一个,便让李孟羲前去休息。李孟羲摇头拒绝。众人都知,待天一亮,必有重大事端,为免反应不及,刘备关羽李孟羲三人一道去车阵处了。夜色依然是漆黑,四下静悄悄的,死寂如鬼域,李孟羲凝目四看,根本就看不出四周会是藏了八万多人力的模样。因为知道黑暗中肯定藏了人山人海的,瞬间,李孟羲就有种感觉,森森漆黑之中,隐约鬼影重重,哪哪都是人,好不吓人。目光再远点看,李孟羲能看到官军营寨里火光,以及,有听到隆隆不停的马蹄声。是张飞,张飞依然不知疲倦的带着百十多骑兵,不停的绕着官军营寨转悠。一桩大事完成,重担放下,疲惫感一波一波的席卷而来,李孟羲哈欠一个接一个,可天不久要亮了,决计不能睡。狠狠地揉搓了下脸颊,驱赶睡意。李孟羲在脑海中,模拟明日一早,双方对垒。只要天一亮,能看清东西,官军一瞅见营寨被团团围住,肯定军心动荡,皇甫嵩纵有拼杀之胆,可皇甫嵩连阵势都摆不开,焉有搏杀之心。所以,以战求和之策,又谋算得成。李孟羲料想,皇甫老儿,不敢妄起战端。官军被团团围定,官军已至绝路。就如,被白起围死的赵括,他赵括,敢与白起拼杀?不对……李孟羲眉头一跳,似乎,被逼入绝境的赵括,还就真的跟白起厮杀了。想到这里,李孟羲眉头微皱。不对劲儿,虽说以军势逼之,能以战迫和,可如今,把官军四面围死,已把官军逼至绝境,绝境之下,皇甫老儿说不得反而会拼死一博。因不突围,绝无活路。欺负一个无胆怂人,没把怂人欺负到绝境,怂人一下手不敢还,可万一把人逼到绝境,那必然,怂人敢拿命相搏。就是如此。现在问题就在这里,一不小心,把官军逼至绝路了。李孟羲觉得,待天亮,有八成以上可能,官军要以命相搏。若涿州军的目的是以战促和,毫无疑问,不小心失策了。李孟羲急于关羽刘备二人商议对策。“今番事已为,再撤车阵,毁一夜之功,不智。为今之计,唯有先发制人,待天亮,不待官军满营震动,不待其砺出战,先派使者至官军营中,言语安抚之,以弱其拼杀搏命敢死之心。”“……某突然记起,我军粮草似乎不足。”李孟羲眉头皱起,看向刘备。刘备沉吟到,“不计牛骡牲口,粮草还能撑十余日。”李孟羲眉头皱的更紧,“此大难也。我军粮草不足,绝不能与官军长久相持,不然,粮草尽时,回天无力。然,皇甫嵩深仇我涿州军,不灭我军,誓不罢休。玄德公你又不愿与官军厮杀,与官军,慑而不攻。可皇甫嵩横亘在前,其今日相逼,明日相逼,今日与我对峙,明日又与我对峙,任其动作,我军将被拖延于此,直至粮草耗尽而不能存进。”李孟羲大敢棘手。实在是太难了,义军军力比官军强的多,然官军也数万之数,打败官军虽大有胜算,但并不多么容易,【败官军】,这是第一难;与官军作战,不论成败,于义军大不利,因而,若与官军战,则力图歼灭,可就是几万头猪要跑,也难免很多猪跑掉,又是几万官军。【力图歼灭】,难度更是大了一截;比全歼官军难度更高的是,以威慑之法,以战求和,不与官军作战,就把官军逼退,这是,逆天难度;然而,难到离谱的地狱难度来了——不仅要把战意旺盛兵强马壮的官军逼退,还在短短数天内,把官军逼退。现在,李孟羲遇到的就是这样一个地狱难度的难题。要在数天之内,使剑拔弩张随时可能擦枪走火的双方,不发生战斗,并且,把皇甫老儿给惊走。不发生战斗,跟把兵强马壮胆气雄壮的皇甫嵩惊走,这两个条件,本身就是相斥的。然而,李孟羲想到了一个可能。思路飞转,李孟羲结合现在手里的筹码,和敌我局势,有了对策。现在,涿州军的最有利筹码是——已然围拢的四面合围的车阵。关键就在此处。意外的,涿州军给自己创造了出了大局决胜的条件。不与官军作战,且要在数天之内,逼走欲置涿州军于死地的皇甫嵩,这在平常,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然,当涿州军把皇甫嵩合围起来,把官军逼至绝境之时,涿州军有了数天之内把皇甫嵩逼退的契机。“可用以进为退之法。我军所求如何?我军军粮不足,所求为数天之内,逼走皇甫嵩,逼皇甫嵩远遁而已。故,可作不灭皇甫嵩誓不罢休之态,逼皇甫嵩入深陷绝境,使其昼夜惊忧,使其无一刻不想突围。我军先围他两日,然后,再放开合围,皇甫嵩立时趁机远遁。”“皇甫嵩遁逃,我军得以摆脱官军。于是,一者我军不与官军战,二者我军于粮草耗尽之前,摆脱皇甫嵩,两全也。”对策定下,火把的摇曳的火光中,被火光照映的明暗不定的,李孟羲稚嫩的面孔上,带着十足的自信,“我计,围他皇甫嵩两日,而后,日日剧增合围压力,使皇甫嵩不敢思相持,不敢思依寨据守,急思逃命。”“至于如何日日增重合围压力,此事易耳。”李孟羲故作神秘。他不说到底是何方法,能让被围之兵强马壮数万官军,一刻不敢据守,而只思突围逃命。“眼下,还有一难。”李孟羲道,“我军合围官军营寨,与官军已直面相峙,我所虑者,官军数万之众,仅一卒不制,引箭射来,则便瞬起战端。”一夫不忍,大战必起。”“于此,该如何防之?”李孟羲问向刘备关羽二人。李孟羲知道很多类似的战例,往往,只是敌对国双方巡逻士兵的口角而已,然后引发了数人的枪击,然后数人的战斗,扩大成整个哨所的战斗,然后是边境线很快全线打了起来,最终,是国战,战争一打起来,谁想停都停不下来。又有,隔着战壕打的正激烈的双方士兵,因为节日到了,某段相持战壕,其中一方放下武器走出来,说,今天不大了,庆祝节日吧,双方最高指挥官都不知道了发生了什么,对峙前线的几十万人,突然都放下武器不打了。李孟羲深知,普通士卒小小的举动,极有可能成为战争的导火索。万一是官军士卒有人抽冷子一箭射过来,官军有箭塔居高临下,万一又有风,箭射的很远,好巧不巧的,射死义军一名百夫长。然后,涿州军大怒,去讨要说法,皇甫嵩要是态度强硬,两下不能调和,大战就必然爆发。于是,又是合围,又是慑敌,又是攻心,费尽心力,就是为了避免和官军大战。结果,官军一士卒一箭飞来,轻而易举就引起了大战。官军数万之士,就是数万个不稳定因素。李孟羲觉得,有手贱的官军士卒偷偷摸摸射一箭,可能极大。那么,双方大战的可能,也是极大。李孟羲不由思索,得在官军守寨士卒“应激”反应之前,在天大亮之前,就再出使官军大营。就看皇甫嵩治军如何,皇甫嵩若治军有法,能约而束众,则,官军士卒不敢乱放箭,则就大大降低双方冲突之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