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四章 大豆的战略之需
作者:南宫我梦   汉末第一兵法家最新章节     
    巨鹿境内的田地里,到处都是忙碌着收获的人。

    这是巨鹿第二个收获季,和三个月前的夏收相比,这一季最明显的变化是,劳作方式变了。

    之前夏收之时,百姓们多还是各收各的,在这一轮秋收,百姓们以二十人左右为一组统力协作,地里有负责收割的人,地头有负责抱秧装车的,拉车的有人,打豆荚的也有人。

    和各自忙碌的劳作方式相比,统力协作的方式明显效率更高了,因为,不管在哪一个劳动环节,若是一个人劳作,这一个人得一连割好几天,腰都要累弯了,而多人协作分工,某人割了两天之后,可以去抱秧,可以去拉车,还可以去剥豆,不同的劳动方式劳累度不同,劳累的部位也不同。

    一个人劳作,忙的不得歇息,多人统力,可以劳逸结合。

    还有,就说拉车这一件事,两种拉车方法,一种是,两个人,每个人都拉着一辆车去运送豆秧,单人拉一车,要么装的太满,拉着费力,走的慢腾腾的,要么装个半满,背功背路。

    而要是两人拉一车,其效率比两人各拉一车的拉车方式,比两人单拉高了一截。

    这其中,还有工具成本的问题。

    一个人单干,一个人收十亩地,收这十亩地,镰刀,锄头,叉子,车,一个都少不了,少一样就极大影响效率。

    三个人收三十亩地,一人在地里割,一手装车运送,一人在家里剥豆,三个人需要的工具跟一个人需要的工具,是一样多的。

    现代文明中,鼓励坐地铁坐公交车,可大大节省能源消耗。

    于集体化作业当中,也是如此,单人的劳作模式,每个人都需要一辆车,而集体作业,五个人有一辆车,乃至十个人有一辆车都完全够用了。

    这其中,节省了巨量的劳作工具。

    李孟羲都可能没意识到,要不是他用了集体化的方法,现在各处所需农具的得增加数倍之多。

    秋收开始了一段时间之后,田里的豆子渐已收获,百姓们又难免想到了粮食收缴这件大事。

    这一回,百姓们长了心眼,他们生怕官府再叫搬迁,生怕官府再把粮食都给拿走,为做防备,有许多百姓偷偷把粮藏到隐蔽处,准备待日后取回。

    百姓们判断失误了,官府这一回不打算搬迁了。

    不久后,征粮令下来了,这回征的粮食是,每亩地,征豆两斗四升。

    这跟李孟羲规定的不一样,李孟羲规定的是四十斤,官员们决定执行的却是二斗四升,此中,是李孟羲常识上的不足。

    收粮不能按重量收的,因为一旦按重量收,就开始有人往粮食里洒水,掺灰,掺沙子,十斤粮食掺半斤水轻轻松松能做到。

    用容积来衡量粮食就不怕掺杂了。一个瓶子,里边装满石头,还能再装进去豆子,还能再装进去一些沙子,最后,还能装进去许多的水。

    用升斗来收粮食,那些掺杂的灰啊,水啊,沙子的,几乎不会影响该交豆子的数量,就是撒了水,就是掺了沙子,该交多少一点不会少。

    这一季粮食的平均亩产大概是七十斤,官府收走二斗四升,差不多等于收走了六成左右,这个数目比百姓们预想的要少的多。

    巨鹿的百姓们每人都已经几百斤口粮,足以撑到下一年了,豆子就是全收上去,大多数百姓也不会有太大意见。

    收豆子的时候,每一队收粮队,带队的人得了上边再三吩咐,他们收粮的时候,会特意问有无被割了一分豆子。

    问到那些被割豆子的人,就按比例,免其部分税额。

    渐渐的,旁人见能免税,抱着蒙混过关的想法,也说被割了豆。

    农业部官员们抽查的一千块样田分布在四面八方,哪里会在一个屯田点抽好几块田乃至几十块田,可收粮的时候,最多一处能有一百多人都说被割了豆。

    要不是上边有严令交代,收粮官员都要骂人了。

    因有政策,但凡有人说被割了豆子,收粮的官员不作任何区分,直接认下,直接少了其部分税额。

    占了小便宜的百姓们暗地偷乐,更有甚者,觉得官府傻。

    那些认为官府傻的人,是他们小看了巨鹿官府的格局,官府不是不够聪明,官府是宁可损失几十万斤粮食,也不肯失那么一千个人的人心。

    在李孟羲看来,一千个人人心,比几十万斤豆子重要的多。且,想把豆子弄到手还不简单,有太多高效又便宜的方法了。

    黄澄澄的豆子一满车一满的车的不停运回巨鹿城,李孟羲不得不为豆子的事发愁了。

    豆子不是主粮,可豆子是战略粮食,豆子是唯一可大量提供的蛋白质来源,治内百姓吃的健不健康,有没有足够的蛋白质补充,就全靠黄豆了。

    豆子除了蛋白质价值,还有油料,还有饲养战马耕牛,每一种用途都至关重要。

    还有一点,百姓们现在是有粮食了,勉强能吃个半饱饿不死了,可,没菜啊!肉就不说了,连蔬菜都缺。

    不管是野菜还是百姓自己找地儿种的各类菜蔬,些许的蔬菜产量根本不够吃的。就算百姓们能每顿吃上一点了,却根本不足以巨鹿城几万脱产人力的蔬菜需要。

    唯有能大量稳定提供的蔬菜,有且只有——豆芽。

    豆子还是唯一可大量提供的蔬菜来源。

    豆子是如此的关键,关乎豆子这所有的生产,磨豆腐,榨豆油,泡豆芽,这些所有的生产技术,还有所需的巨大产业规模,全都没有。

    俗话说的三大劳苦职业,撑船打铁磨豆腐,磨豆腐就占据了一个。

    在李孟羲的计划中,要通过缴税的方式把百姓手里的豆子收上来一半之后,下一步,该是用大量廉价的豆腐用经济的手段把百姓们手里剩下的豆子给换过来。

    要用经济手段,要大量制作豆腐,且最好是成本足够低,低到百姓们发现买豆腐比自己磨还便宜,要做到这些,得有高效率的制作豆腐的方法。

    民间常用的制作豆腐的方法,不外乎两种,一种是,拿立碾把豆子压碎,一种是,拿磨盘把豆子磨碎。

    【新章节更新迟缓的问题,在能换源的app上终于有了解决之道,这里下载huanyuanapp换源app,同时查看本书在多个站点的最新章节。】

    不管哪种,少不了人力和工具。

    人力倒是还好,可工具,没那么多磨盘,磨盘数量远不足大量生产所需。

    而就算找人去做,连石头都没有,就算有足够的石头,有足够的匠人,石头那个缓慢到龟速的加工速度,石磨的制作速度根本比不过豆子累积的速度。

    石磨是不错的加工工具,百姓自己生产,用石磨也倒够用了,可石磨远满足不了巨鹿军巨大的生产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