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番棋赛的失败者虽没进入到最后总决赛,但到底是前十,所以也是有奖励的。
李泰每人给他们准备一枚由铜制作出来的徽章,凭借这徽章,他们能直接参加下一届的复赛,而不再是在初赛中辛苦搏杀,只要直接参加复赛的淘汰赛就好。
与此同时会给他们每人准备一把特质的紫檀为骨丝绸为面的十强折扇。
当然这些礼物的发放都是何其去做的,而李泰则来到裴行俭所在的棋院。
虽然接下来这些失败的选手已没比赛,李泰倒没把他们驱赶,而让他们留在棋院中。
仆人们依旧会去给他们送菜送饭,帮他们打扫房间,让这些棋手能继续观看四强赛。
在正常情况下,绝大多数的人也会选择留下来看到了比赛的终结。
因为他们也想看看,那些把自己打败的高手,他们到底能走到什么地方。
所以看着自己去考科举的族兄输了,裴炎到底是陪着自己的族兄。
希望他能从这抑郁的气氛中走出来,而就在这时李泰上门了。
李泰敲敲门,裴炎打开房间门看到李泰,眼中不由流露出疑惑。
“小郎君是裴炎吧,请问裴行俭,裴守约在吗?”李泰看着裴炎行礼问候。
“你是?”裴炎看着李泰,在自己的记忆中,完全没一点点李泰的记忆。
“我乃李青雀,因好裴郎君之名,特来拜会!”李泰坦然道。
因为是在棋院中行动,李泰既没带上保镖卢安寿,也没有带上白鹤,自己一个人独来独往,前来拜会裴行俭。
“族兄,这位李青雀是来拜访你的!”裴炎对李泰行礼后,便回房叫人。
这时,雄姿英发的裴行俭过来,见到李泰虽然心中疑惑,但还是把李泰请入房间里。
裴炎给裴行俭与李泰泡了茶水,因为棋院中有这种饮料,以及随时能确保的热水供应,所以只要是喝过了茶水的人,尤其下棋的人或多或少都喜欢上这种茶饮。
进入初赛的一百二十八个人全部都送了他们两斤茶饼,算是他们参与其中的安慰奖。
“李郎君,你寻裴某,可否有什么事?”裴行俭看着李泰不由疑惑道。
“某代魏王而来,魏王见伱棋风严谨甚是喜欢,又知乃是裴都督之后,便希望能以魏王府典签之职聘请郎君。”李泰对裴行俭道。
“还请李兄替某感谢魏王,但裴某有心想要试一试那科举,想看我是人间几等风流!”裴行俭听李泰的话,对李泰拒绝道。
“当有青天凌云志,不负鲜衣怒马诗,莫道前路多险阻,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泰听着裴行俭的话,倒对裴行俭更加的有兴趣了,对裴行俭行礼,“裴兄多壮志啊!”
而裴行俭听到了李泰的诗词,心中到也对李泰大生好感。
毕竟身为唐人,那肯定是喜欢诗的,裴行俭感觉李泰能够出口成诗,尤其这诗词的格调激昂向上,更是让刚刚十番棋失败的自己多有所激励。
想到这里,裴行俭道,“李郎君多才,某当以茶代酒,敬李兄一杯。
不知裴某能不能提个过分建议,李兄能不能留下墨宝,将此诗词留下,某定然好生珍藏!”
“若是裴兄喜欢,这当是我的庆幸!”李泰听到了这话,笑得那更是灿烂了。
裴行俭倒是看了一眼说裴炎,这裴炎连忙拿出笔墨纸砚,而李泰自然而然在这宣纸上写起《李青雀赠裴郎君诗》。
很快便把这首即兴发挥的诗词写下来,然后果断拿出李青雀印,盖了上去!
裴行俭看着李泰的红色的李青雀印,知道李泰真的叫李青雀。
否则自己让他撰写诗词的事只是偶然,谁骗人还带上了自己印章的。
与之相比,裴行俭看着李泰的字倒有几分奇怪,若说工整自然也是工整的,若说强劲有力也是强劲有力,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看这字,就是少了几分精气神,多了几分匠气。
“裴兄见笑了,我自小练字,可惜都不能得其精要。家中兄弟姊妹就数我的书法最不得其魂,因为这点,却被阿耶罚抄了各种字帖,可惜还是写不出来!”李泰不由感慨。
“李兄莫要气馁,你有如此大才,将来定然能有一展宏图之时。”裴行俭对李泰劝道。
“莫要说这些无趣之事!”李泰从容的对裴行俭笑了笑道,“小弟也喜欢弈棋,不如你我二人手谈一局如何?”
“李兄若是有兴致,那裴某可是不会手下留情的!”裴行俭倒也不客气的说道。
李泰笑了笑,倒是果断开始了下棋了起来。
对于李泰来说,裴行俭收了自己亲自写的改善印章的字帖,那不论裴行俭愿不愿意到自己的门下那都不重要了。
这件事情怕就是会成为裴行俭的定时炸弹,只要暴露了出来,不论他原来是跟着谁混,到最后怕是都会来找自己透透气。
至于如果李承乾看中了裴行俭那就更好了,等到他知道这消息时,自己也蛮期待的。
所以,自己是真心与裴行俭相交,而裴行俭也毫不客气的发挥出自己十番棋强者的水准,直接便是把李泰给杀的七零八落。
还是老样子,李泰开头还能跟裴行俭交锋,但越到后面越是被血虐。
这让李泰不由怀疑,当初自己在跟棋待诏下棋时,棋待诏们到底放了多少水。
不过,靠着在李泰身上获取了愉悦值,裴行俭倒是满脸笑容的开心起来。
李泰怀着你就好好高兴吧,总有一天,有你哭的时候。
心中更默想着,今日回去就写日记,写上裴行俭跟自己下棋,赢了自己三次,特此铭记。
但不管怎么说,李泰与裴行俭到底算是认识了,下了三局后,李泰便果断告辞了。
说实话,裴行俭对李泰的还是相当有好感的,再看看他写给自己的诗词,虽然字写得并不是很有精气神,但倒也是工整。
至少只凭借这最后一句,相信这一首诗就有流传后世的资本,真是令人越看越是喜欢啊!
而就在李泰准备离开棋院时,却见到一个中亚面孔的人正在与门口的守卫纠缠。
李泰走过去,却是问道,“这里是棋院,如此喧闹成何体统!”
“见过魏王!”这两个看门的人到底是认识李泰的,指着这中亚人道,“这异族人纠缠不清,想要进入到棋院中打扰袁棋手。”
“我不日便要启程离开大唐,因见十番棋图知道袁在这里下棋,便过来向袁表达感谢。毕竟下一次再见面,谁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卑路斯开口道。
李泰听到这话,理解的点点头然后道,“你就是萨珊王国的使者卑路斯,你的汉话说得很好,跟我来吧,我能带你见到袁客师。”
“谢谢魏王!”卑路斯见到终于说通这件事情心中不由一阵欣喜对李泰感谢,但又很疑惑的看着李泰道,“魏王认识我?”
“我听袁客师说过你的事!”李泰从容的笑了笑,对卑路斯道。
而李泰看这两个看门的人道:“张二郎,王三,你们做得很好,很是尽职尽责。”
两人听到李泰的话语都有几分不可思议,没有想到自己两个普普通通的看门人,何德何能居然能够让魏王把自己给记住。
一时之间,倒也有几分的与有荣焉,有没有对李泰的忠诚度提升怕是谁也不知道,但至少下雪天的时候继续站岗,好像也不是那么冷了。
李泰对袁客师的房间自然是清楚的,很快便把卑路斯带到袁客师的房间。
而这时候的袁客师也正在拿着这些天整理出来的十番棋棋谱,观察对手的棋路。
见到李泰与卑路斯的到来,袁客师愣了愣,不知道这两个人怎么一起来了。
倒是卑路斯对袁客师道,“袁,真的是好久不见了,我不久后就会回国了,知道你在这里比赛,便特地过来跟你告辞。”
卑路斯说着从怀中拿出一枚金币,道,“这是我从小带着的幸运币。
因为遇到了袁你才让我成功见到大唐帝王,更得到大唐帝王允许,派遣使者前往我国。
虽然这千里道路让我清楚大唐想要派遣士卒前往萨珊怕是无比的艰难,但至少让我的国家能够在大唐有一条退路。
大唐帝王答应,如果萨珊民众能逃到大唐境内,那大唐愿意在北方给我们萨珊一处安居之地。”
说李泰听着卑路斯的话,到是有些意外,倒不是觉得李世民大发仁心。
而是觉得北方的薛延陀是不是已在当初东突厥被干掉了后,吃着东突厥尸体成长起来了。
毕竟东突厥若说灭亡,那肯定是灭亡了,李靖那一战连可汗到贵人该抓得抓,该杀得杀。
但顶层的终结不代表一个民族的灭亡,草原部落又会本能的按照原来的生活惯性,开始拼杀与争夺,然后弄出一个崭新的更具有进取心的顶层势力出来。
而现在的薛延陀就非常有着这般趋势,虽然一代人还没完全成长起来,但是薛延陀逐渐变得强大那是无可置疑的。
所以,也许在李世民印象中萨珊就是一个小国家,他们的遗孤正好用来制衡蓬勃发展的薛延陀。
毕竟一个雄心勃勃的草原可不是大唐想看到的,一个分裂的草原,对大唐来说才是最好的草原。
袁客师听到卑路斯的话也很是感动,解下自己的玉佩,交给卑路斯道。
“这是我的贴身玉佩,希望能与你交换信物,见此信物,便是见人。”
两人很郑重的交接了双方信物,这时候的卑路斯完成与袁客师的见面准备离开,不过在这时候却是被李泰拉住了。
李泰此刻,对着卑路斯开口说道,“卑路斯王子,且先等一等。”
“魏王您可是还有要事?”卑路斯略带着几分疑惑的看着李泰问道。
李泰笑了笑开口道,“卑路斯王子,下次若派人来大唐,最好留下几位萨珊最好的向导,以及一些精通汉语的外交人员,以及一名足以代表萨珊的官吏。”
“这……”卑路斯听到李泰的话,带着几分不理解,正是因为他亲自走过了从萨珊到大唐的道路,所以卑路斯才完全不觉得,大唐有出兵救援萨珊的可能。
不过,李泰开口道,“很简单,我们就从萨珊能不能渡过这一次的危机来说。
若能渡过这次危机,那大唐与萨珊间愿意共续前缘,双方互派使节维护丝绸之路安定。
退一万步,若萨珊这次遇到的危机出乎想象,那你在大唐投入的人力物力越多,那将来准备的退路,能够救助到的萨珊百姓便是越多。
所以趁着萨珊手中底牌还足够,可以把一些微不足道的力量种子派遣过来。”
“卑路斯明白了!谢谢魏王提醒。”卑路斯听到李泰的话,对着李泰行礼。
对于能为了自己国家赌上性命千里迢迢来到大唐的卑路斯来说,任何对国家有利益的谏言,都值得自己重视。
不过,卑路斯接下来也没有再多说,而是选择了跟李泰和袁客师告辞。
袁客师颇是好奇的看着李泰,略带着几分疑惑道:“魏王刚才话的意思是,是希望与萨珊建立长久的外交?”
“为什么不呢!”李泰倒是认真说道,“这个世界这么大,难道我们要把自己的目光全部局限在中原之内吗?
既然有机会看到外面的世界,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拒绝呢?
更重要得是萨珊自古以来就跟我族有交往,现在看起来自然是个不错的切入机会。”
袁客师听到李泰的话,张张嘴吧想要说什么,但最终还是闭上了嘴巴。
袁客师能感受到,也许自己所想的,跟魏王所想的是完全不一样的事。
自己对卑路斯只是有着个人的友谊,而魏王却仿佛对萨珊帝国有着非常浓郁的兴趣。
这一种兴趣甚至可以说是一种期待,期待着萨珊王国的到来。
只是袁客师是去过河湟谷地的,清楚知道萨珊与长安之间的距离怕不仅仅是千里吧,只要大唐上下的官员没有疯,相信他们便是绝对不会派遣援军,千里迢迢过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