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主动撤退
作者:秋予岸   明末:辽东雄狮最新章节     
    杨承应伫立在炭盆前,透过烧起来的缕缕青烟,可以看到众人脸上表情各异。

    他也知道自己的举动有些鲁莽,但这是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自己目前的势力还非常弱小,不能把“船”掀翻。

    让那些朝廷勋贵难堪,就是让自己的“钱袋子”难堪。

    自己很缺钱!

    “撤兵!”杨承应下令道。

    众人面面相觑。

    方震孺第一个不同意:“盖州乃是辽南咽喉,不能拱手让人!”

    其他将领没有表达类似观念,但感情上有些难以接受。

    一个个望着杨承应。

    “盖州地理位置的确很重要。”杨承应强调道,“前提是,守得住!”

    他继续解释道:“我军兵力有限,补给漫长,又加上天气原因,已经不能再继续待在盖州。”

    话音刚落,方震孺冷哼一声道:“擅自丢弃大明土地,你吃罪得起吗?”

    “自奴酋起兵以来,我大明丢失的土地还少吗?”杨承应反唇相讥。

    “可,他们都伏法了!”

    “那么土地收复一寸了吗?”

    “你……”

    方震孺一时语塞。

    他正要拿“辽东巡按”的身份压人,被身后的茅元仪扯了扯衣袖,这才作罢。

    杨承应下令道:“我军迅速撤离盖州,以祖天寿为前部先行,许尚麾下二营为断后,有序撤离。”

    “谨遵将军命令。”众将异口同声道。

    散会后,方震孺找到茅元仪。

    “止生,你干嘛拉我呀?”方震孺不满地道。

    “巡按大人,我不拉着你,你难道还要和将军当面理论不成?”

    茅元仪无奈地反问。

    方震孺把身子一挺,“没错!这小子好大胆,擅自赏赐部下,不听上官调遣,弃守大明土地,目无上级,条条都是大罪!”

    茅元仪摸了摸额头,感到有些头疼。

    等方震孺说完,茅元仪问道:“依大人的意思,是打算卸磨杀驴,走狗烹,良弓藏呗?”

    “我……没这个意思。”方震孺连连摆手。

    “大人,奴酋大军可距此不远,容不得咱们争论。何况牵扯任务完成,撤退是必须的事。”茅元仪道。

    “这……哎!你也赞成弃地?”

    “打不过怎么办?这是必须承认的现实。另外,大人你的任务更重大,那些割下来的首级,还要大人送到朝廷,挨个讨来赏银。”

    “不……不是,赏银是朝廷的事,与本大人有什么关系。”

    方震孺不理解。

    茅元仪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他把方震孺拉到一边,小声道:“你还没看出来吗?新依附来的明军,包括祖天寿本人都渐渐被杨承应笼络了。”

    “你如果不把那些割首级的赏银要来,以后朝廷指挥不动这里一兵一卒。”

    方震孺听罢,连连点头:“有理。”

    片刻后,他反应过来,问道:“老弟,你到底是那头的?”

    “我哪边都不是,我是忠于大明朝。”茅元仪说完,负手离开。

    留下方震孺在寒风中凌乱。

    这赏银不好讨啊!

    驻扎在盖州的明军,很快出发。

    祖天寿和苏小敬率部在前面开道,中间是辎重部队和一些逃难来的百姓,其次是尚可喜的兵马,殿后的是许尚。

    这次行动得到不少的瓶瓶罐罐,杨承应一股脑儿带走。

    预备来年春耕时,用得着。

    因此,辎重部队拉出好长长的队伍。

    由于天气寒冷,道路状况不好,负责运辎重的民夫都喊起了号子。

    “往前啊,嘿哟!吃饱饭呀,嘿哟!注意脚啊,嘿哟!别滑呀,嘿哟!”

    整齐的号子,首尾呼应。

    杨承应策马带着亲卫,在辎重队伍一侧巡视。

    前段时间,专注于战事,而没太注意运输的情况。

    看到长长的队伍,想着这次虽然有一定损失,但收获远大于损失,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然而,随着自己骑马往前,脸上的笑容逐渐消失。

    只见一辆辆载满物资的大车,被孱弱的马匹拖拉着,一个个瘦成皮包骨的民夫在车的两侧和后面奋力推着,才让大车艰难前行。

    更感到震惊的是,这些民夫里还掺杂着一些女人和少年。

    更有甚者,女人或男人身边跟着小孩。

    小孩一个个穿着褴褛,小脸冻得发紫。

    “怎么会有女人和孩子?难道……这些日子有他们运输吗?”

    杨承应记得自己明明要求的是盖州青壮,和一部分水师士卒负责运输啊!

    “来人,给我把尚学礼叫来。”

    杨承应向亲卫下令。

    公孙晟接令后,扬鞭拍马,传达命令。

    杨承应看不下去,感觉坐在马背上都是一种罪过,翻身下马,站在雪地里。

    亲卫们看到主将都下了马,也一个个下马,静静的护卫着。

    不一会儿,尚学礼在公孙晟的引路下,来到杨承应的面前。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杨承应指着混在队伍里的女人和小孩,扭头问尚学礼。

    “大人,道路艰难,光靠盖州青壮和水师运输不完。属下在复州就地招募一批青壮运输,然后来了一群拖家带口的,要求搞运输。”

    尚学礼解释道:“还有……死了男人,家里生计无着,只能等着饿死的。他们滚在地上,属下实在不忍拒绝就答应了。”

    “复州?”

    杨承应想起来了,朝廷拨来的鸟铳和银锭、粮食都是通过复州,运抵前线。

    尚学礼道:“大人,您曾经下令,一定要照顾好民夫的伙食。他们尝到甜头,一传十、十传百,又来了不少。”

    “这样啊……”杨承应叹了口气,转身向尚学礼道:“尙将军处理得当,我给你记上一功,等回去后再论功行赏。”

    “不敢,将军的恩德已经够大了。”尚学礼赶紧推辞。

    杨承应懂他指的是什么,便道:“儿子是儿子,老子是老子,不能混为一谈。”

    “谢……大人。”尚学礼激动地躬身行礼。

    杨承应道:“传我命令,把辎重队伍的小孩编为一组,由我和亲卫亲自护送,前往金州。”

    说罢,他走近辎重队伍,解下身上的披风,将正好经过的一个孩子裹住,顺手抱了起来。

    小孩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里,透露着一丝恐惧。

    “大婶,”杨承应对孩子母亲诚恳地道,“你的孩子交给我抚养,直到金州,你再抱回去。”

    “谢将军!”正在推车的大婶,满脸流泪的跪在面前。

    杨承应赶紧让亲卫把她拉了起来。

    随后,杨承应转身把这个小女孩放在马背上,牵着马匹的缰绳继续前行,沿途“捡”孩子。

    其他人也有样学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