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寒门第二百八十六章决意起复当日廷尉审判结束后,司马伦通过荀宝已经得知审判结果。虽然与他所交代的只赦免芷馨和小默其中一人的结果不符,但是有施家乃至永安长公主的关系在,也不好说什么。而且舒晏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官,更谈不上是他的政敌,他自己有很多复杂的朝政关系需要面对,哪有时间抓住这个小人物不放?
由于舒晏官职太低,其辞官之举根本惊动不到上层,所以司马伦对舒晏辞官之事一点也不知情。他感到十分诧异,因为从等级观念来讲,士农工商,做官的要排在头一位,能够晋身仕途几乎是所有读书人的梦想,没有特殊情况一般是不会有人主动辞官的,尤其是像舒晏这种寒门出身的人更是如此。本想十分地拉拢舒晏,无奈舒晏却耿直得很,这令他很不快。可是他知道舒晏是个不可多得的人物,自己以后要起大事,这样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所以他并不想因前事放弃舒晏,还想要继续拉拢。谁料到此人竟然辞了官!
“好好的,他为什么要辞官?太仆卿何在,作为他的上司,你给本王说个明白。”
这位顶替石崇新上任的太仆卿听见司马伦责问,慌忙禀道:“回大王,舒晏虽是在臣的任上辞的官,但臣是刚刚履新,与他并无多少接触,他从大宛回来没几天就辞了官,臣属实不知道原因。”
司马伦想想也是,就不再责问太仆卿,转而对施惠道:“舒晏虽然职位不高,可是正如王司徒所言,乃是个不可多得的青年才俊,很可以大展宏图,但却偏偏辞了官。仕人是受上司和中正双重考评的。他的现任上司不知道内中缘由,原上司石崇已经被正法,你作为他的中正官,可否给本王一个答复?”
施惠深知舒晏的辞官与自己中正品评不公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追究起来,自己难辞其咎,弄不好连刚刚授予的大中正一职都会丢掉。这个罪责必须要推出去。然而平白无故的,往谁身上推谁也不肯接受,只有推给那几位了。
“回大王,舒晏辞官并非一时兴起,其在出使大宛之前就已有此意。究其原因,最主要的还是因为受到贾谧的排挤所致。”
“喔?贾谧权倾朝野,怎么会为难舒晏这一个小小车府令?”
“此事就是因其所任的车府令而起。彼时贾谧妄自尊大,心怀不轨,想要僭越礼仪车仗,要将安车纹饰向太子看齐,由熊饰改为鹿饰,却遭到了舒晏的拒绝,贾谧由此便怀恨在心。”
司马伦听了此话,居然很是欣慰:原来这个舒晏果然是耿直得很,不只是拒绝了我,连贾谧也被拒绝过。想到此处,他感觉平衡了很多。
“即便舒晏因此事得罪了贾谧,但舒晏此举却没有可寻隙之处。贾谧要排挤舒晏,绝不可能直接以此为借口的吧?”
“确如大王所言,贾谧即便再狂妄,也不敢明目张胆地以此事定罪舒晏。他......是在暗中授意了某些位大臣来参核舒晏的。”
“还有此事?都有谁?”
当时一同参核舒晏的有好几位大臣,其中就包括荀宝的父亲荀光禄。施惠为了自保,情急之下就将他们供了出来。
这些人也都是位高权重的老臣,当然不会听任施惠一己之言。荀光禄当先站出来回禀道:“臣等当时的确有参核舒晏之所为。然而舒晏被贬黜却与臣等关系不大。因为大凡仕人的前途明暗,主要取决于其中正品第的高低。可是在我等参核舒晏之前,作为汝阴中正的施惠已经将他的中正品第由五品降为了六品,此举就意味着舒晏的仕途之路已经被堵塞,这才是造成舒晏黯然失意、决定辞官的关键所在。请大王明鉴。”
荀光禄一带头,随即又有大臣跟着道:“荀光禄所言不差。舒晏在入仕之初本是很有前途的尚书郎,且在尚书台任职期间表现甚佳,然而后来却被调任为名不见经传的车府令,请问施中正,这也与我等有关吗?”
司马伦听闻此言,脸色十分不悦:“施惠,平白无故,你为何要给舒晏降品?”
施惠的责任转移不太成功,反而还要引火烧身,他急得冒了汗:“大王容禀:舒晏从尚书郎转为车府令,再从车府令降为骅骝丞,乃至被陷害出使大宛,这些全都是他得罪贾南风及贾谧的结果,以致遭到排挤。至于对其降品一事,是当时大中正贾恭的授意,臣作为汝阴小中正,根本无权做主啊。”
责任终究还是往死人身上推最保险。虽然大家都知道施惠此言是在继续甩锅,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不伤害到个人头上,谁也没人反驳他。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