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物是人非
作者:十里洋河   逆流1978从生产队开始最新章节     
    华夏人的传统观念还是讲究个落叶归根,尤其当那些赴台的人现在岁数大了之后,这一观念更为强烈。
    由于之前关系比较紧张,交流几乎断绝,很多人哪怕再想,也只能隔岸相望。
    内地政策一开放,就有人生起了寻亲探亲的心思。
    早在去年《告同胞书》发布,双方终于开始交流正常化,最起码商业交流逐渐增多,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听到赵士综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来的,楚江河点点头,叹道:“三十多年了,只怕是物是人非啊。”
    记得李敖在《第七十三烈士》中这样写:他们绝大多数是农民,他们勤劳、朴实、忠厚、愚鲁,他们爱乡土、爱母亲、爱小孩小狗、爱成长中的稻田与麦穗……他们有的是上街买菜,就一去不回;有的是新婚之夜,就被从床上拉起。从此就远离了属于自己的一切……
    他们很多人心中都有一个回乡梦,当时还有一句口头禅:活着做了游子,死了不能做游魂,活着要回家,死了也要回家。
    只是三十年时间,沧海桑田,故乡与他们想象中的故乡只怕是两个样子,故乡的人只怕很多已经逝者如斯。
    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是故乡。
    当真正放开了限制的时候,他们这些人真正回到故土生活的也是少数。
    他们本不应该在异乡,却被迫远离故土,现在有机会回归故土,却发现故土已经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只能待在异乡。
    赵士综也重重的点了点头:“是啊,三十年啊,多少人因为历史的原因与家人隔绝,连封信也没有,只是这个血浓于水,再怎么样这个关系是断不了的,这不是听说现在政策开始宽松,第一时间就找了我父亲头上,想要由我父亲出面跟内地这边沟通一下,先探听一下消息。”
    楚江河对此十分理解,早几年如果内地的人有台的关系,肯定会受牵连。
    就这么些年,台与大陆的联系基本上也要靠港岛中转。
    “对方跟赵董什么关系,这么上心,连你都出马了?”
    “具体的我也说不清楚,是我们家一个宗亲,只是关系有些远了,平时联系也不多。”
    “哦。”听说是这么个关系,楚江河就没有多问,能让这位出马可不容易,只是说道:“那你多上点心,有侨联的同志在,你这个事情应该不成问题。”
    让赵董这边出面恐怕对方也存着不敢直面故乡的心思,就怕到时候听到不好的消息承受不了。
    “这是自然,没看我都亲自来了嘛,这本身就表明了我父亲对这件事情的重视。”
    赵士综还想着在自己父亲面前表现一把呢,这次来内地也是主动请缨。
    “楚老弟,这次可是我第一次来内地,你这个东道主怎么安排?”
    想到赵公子的爱好,楚江河哑然失笑:“安排?你想我怎么安排?”
    赵士综一脸无所谓:“那自然是客随主便。”
    “成啊,你想去哪里逛,我陪你,怎么样?”
    赵士综微微一笑,对楚江河的态度十分满意:“这还差不多,游览方面呢,你就不用操心了,侨联的工作人员都已经安排好了,到时候我跟他们说一声,你就跟着一起就行了。就是到时候我还要看看你的珍藏呢,你可不要小气。”
    赵士综早就对楚江河的珍藏垂涎三尺了。
    记得跟认识这位楚老弟的时候,他可是跟自己说,这次来的匆忙才只带了一件元青花。
    他这次倒要亲自看看,这位楚老弟的珍藏到底有多丰厚。
    楚江河洒脱一笑应承下来:“行啊,就是到时候别看花眼了就行。”
    接下来两个人又说了一会话,在侨联的陪同下一起吃了顿晚饭。
    吃完晚饭,楚江河就准备告辞,今天被赵士综一搅和,今天的课也没好好上,这几天还要请个假陪着他四处逛逛。
    临走时,楚江河突然想起一件事,又跟着赵士综回了房间,最后拿着鼓鼓囊囊的一包东西这才回了学校。
    回到宿舍里的时候,王建业他们几个都还没睡,这么长的时间相处之下,几个人早就亲如兄弟。
    见楚江河这么晚回来,王建业难免问一句:“江河,这么晚了才回来,有什么事情?”
    冯宇辉与孙向东两个人也关心的看着他,楚江河下午出去的时候,没跟他们说原因,只知道他是被侨联的人叫出去的。
    面对几个人疑惑的目光,楚江河却没有过多的解释,将背着的皮包往桌上一丢,打开背包之后,从里面掏出一沓一沓灰黑色的钞票。
    楚江河给他们一个人抛了一沓,满不在乎的说道:“有什么需要的尽管去买。”
    王建业他们几个人接过这个钞票,看到面额是100的还有些奇怪,他们平时接触的最大面额也就是大团结,10块钱一张的,这100块钱一张的钞票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王建业不愧是京城本地人,见多识广,看了一会手里的钞票之后,突然惊叫出声:“江河?!这是外汇券?!”
    冯宇辉与孙向东两个人也听过外汇券的名头,听到王建业喊出外汇券的名字之后,一脸惊喜的看着手里的钞票。
    这就是外汇券?
    外汇券是特殊时期的产物,由于内地存在外汇管制,来华访问的外国人、归国的华侨等日益增多,他们手中的外汇却是五花八门,内地是禁止流通的。
    于是在1980年4月1日,内地开始发行外汇券。
    改革开放初期,生活用品定量供应,需凭票购买。
    因此,为满足来华的外国人及归侨的需要,内地兴建了一批宾馆和商店。
    既要便于这些外国人、华侨的消费,又要使他们区别于国内居民,因此,国家发行了外汇兑换券。
    外籍人士须将所持外币兑换成外汇券,在指定范围内,与人民币等值使用。
    在当时,拥有外汇券的人们,甚至比拥有人民币更牛!
    因为,它拥有“特权”。外汇券能直接兑换美元,还能买到紧缺物品。
    80年代的友谊商店、华侨商店,不是普通人都能进的,外汇券是这里的唯一流通货币,更是通行证。
    在商店里,可以不定量地购买粮油,还可以买到最时髦的衣服、鞋子、化妆品,甚至是各种家电、万宝路香烟、瑞士名表等进口货。
    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电冰箱绝对是紧缺物品,在友谊商店里却一字排开,只要有外汇券就可以随意购买。
    甚至有人说:如果钱能说话,外汇券的声音,比人民币大50%。
    确实,根据当时的汇率,和人民币等值的外汇券,实际价值是人民币的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