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跬步千里
作者:二两盐   浮庸行道难最新章节     
    另一边,填完简历的小黑在和孙先生交谈几句后,便垂头丧气的向刘庸于铁城这边走来。

    “怎么样?小黑!”刘庸笑着问道。

    小黑摇了摇头,说:“预备上了!我就不爱看书,看书老瞌睡,这二十本啊!我的天呀!我要读到什么时候?”

    刘庸恍然,心中还是有些惊讶,这小子看来是从小到大一本像样的书都没看过。

    “很快的,我像你这么大一天就看几十万字!”刘庸一边安慰他,一边拉着他告别于铁城往自己的座位走去,演说又要开始了。

    “一天几十万字!大哥,你没有骗我吧?”小黑惊呆了,在他认知里看书是一件极其艰难的事情,一天就看两页千把字这种速度还能接受,几十万字那不就是厚厚一本!

    刘庸多少有些心虚,那个岁数看武侠玄幻小说可不就是这个速度,但看书的快慢在于著作的本身是否晦涩玄奥,再就是读者的认知程度是不是能驾轻就熟。无脑轻快类的小说当然是一目十行也掉不了剧情的。

    心虚归心虚,刘庸还是自信地笑着对小黑说:“骗你干嘛?你明天拿一本书试试,看着表读一页算算最短时间。”

    小黑说:“好!我明天就先找一本,果真像你说的那样,这二十本我还不一天一本,二十天后就能加入你们烽火书会了!”

    此时,整个观海亭再次安静下来,巨大的落地窗外,原本一望无际的水面不知何时被浓浓的雨雾所笼罩,景致壮观,古人对于这种水上烟火水雾多意境抒情。

    随着上台演讲的增多,关于命题知己的演说,辩论渐渐出现了重复立意的说辞,导致没有拿到这最低级的青铜令牌的人越来越多。

    就在刘庸和小黑都有些瞌睡困倦的时候,台上异样的声音渐渐把他们吸引过来。

    “知己,知己长短好坏,知己出身境遇。我们常常会因为很多世俗的牵绊,忽略自己,遇到问题时总是想到别人如何如何,这些都是主观臆断,并不知道自己在整件事情中扮演的角色,做了什么影响结局的事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常常说到却做不到,想到又做不到,这就是不知道,不知道自己的太多,不了解自己的太多,没有做到正人正己。

    而在悠长的历史中,知己一词多表示对于知心朋友的称呼,他乡遇故知,遇的就是知己。但既然是用知己而非朋友这个词,就注定了他不像交朋友那般容易,也不会有庞大的数量。

    为什么?因为知己长短好坏出身境遇,了解一个人的所有,清楚知道他要做的事想做的事,亦或者爱上一个人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人生是短暂的,短暂在经历了许多的风风雨雨之后,我们很难再把这些经历倾诉给某个人,而一旦倾诉,或是互相理解包容鼓励支持都会渐渐让朋友变为知己。

    一生最多三五知己,我们认清自己绝非圣人,做到人人喜欢待见便不容易,何况知己。要知道人生当中的大多数快乐都源自知心朋友的相伴,人总归是群体性的,我们喝酒约会游玩如果没有了知己相伴便失去了很大乐趣…”

    小黑听得聚精会神,但生性活泼的他还忍不住歪头和刘庸说话道:“庸哥!这个女的说的好!”

    刘庸看着台上点了点头,又轻轻皱了皱眉。

    此刻台上一个妆容精致的女子侃侃而谈,纤细的声音回响在整个观海厅内。演讲结束时,她的支持率一路飙升到百分之九十六。

    “这个刘珊珊和你一个姓氏,庸哥,你认识她吗?”小黑看她落座在前排小声说道。

    刘庸摇头说:“不认识,这个人确实说的不错,思考认知都有。”

    小黑抬头想了想,他的脑海里也出现了思考和认知两个词语,只是那模糊的样子像个谜团。

    小黑找不到什么话题,感到无聊的他说道:“一个知己说了一天了,还有什么好说吗?那几个老头出的什么题呀!”见刘庸没有说话的意思,他继续道:“庸哥,你估计到明天上台了,你到时候说点啥?这各种说法都说了一遍该怎么说呀?”

    刘庸看向小黑,淡淡地说:“这个命题已经非常大了。”

    小黑又抬起脑袋做思考状想了想,没有再说话,听着又是一个按部就班的演讲者,渐渐的困意袭来,竟睡着了。

    刘庸看了看睡着的小黑,眼眸中异样的神色一闪而过,心中对这个比自己小了十多岁的年轻人有些说不出道不明的感觉。这个少年让他想起了曾经过往,那个十几年前的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烽火书会的演讲辩论会虽然让小黑感到了瞌睡,但长时间几百人的演说不乏像刘珊珊这样出类拔萃的人物,久而久之也可谓百家争鸣。有很多书友录制视频在短视频平台和网上传播,这场本来不起眼的辩论会一夜之间火遍全网,很多网友由一段关于知己的演说而好奇心大起,想知道这是在哪里,是谁在举办的什么演讲。

    很快,烽火书会的这场辩论会被网友知晓,他们更加好奇,原来读书还可以这么玩,看到很多人连个青铜的毕业证都拿不到,网友吐槽说王者要到什么时候出现?

    作为当局者,烽火书会并没有想到这场略显悠长枯燥的辩论会,让不起眼的农家院第二天早上变得有些拥挤。

    对于这些跑来看热闹的人,于铁城和第一排的孙先生等人一起讨论着对策。

    孙先生枯瘦的面容上古井无波,淡淡地说:“我们不发声,不理会,只管做自己的。”

    于铁城等人都点头同意,第二天的辩论会按时进行,但原本宽敞的农家院里渐渐停满了车辆,这些人进不了观海厅,只得做在水库边上看着手机上一些书友发的视频和直播。

    此刻坐在观海厅的小黑再也没有了瞌睡,他怎么也想不到让他感觉乏味的辩论会此刻引来这么多人关注,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入会的决心。他看向刘庸,下一个就该他出场了!

    观海厅里,刘庸缓步而行,上了演讲台。

    刘庸:“大家好!我叫刘庸,很高兴和各位书友一起读书学习。

    知己,是一本书一杯美酒,可意会,可回味。

    知己是黑夜的孔明灯,回首三国往事,桃园三结义,知己逢三人,天下鼎立。

    知己是高山流水的知音,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伯牙与子期。

    知己是生死之交,古刎颈之交,西周左儒杜伯,抛却生死定义人生。

    但很遗憾,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时代欲望的洪流,冲刷着我们五千年的文化底蕴,使我们的知己变得可遇不可求。

    我赞同刘珊珊的说法,三五知己,这个数量已经太多了!如果是生死之交这个数量就意味着有这么三五个人能为你卖命。

    而这种想法放在西方哲学之中,是那么的荒谬。

    我思故我在,什么是知己,不存在。这个世界上能了解你的人,知道你的人只有你自己,你不是为谁而活,只能为自己而活。

    关于问题的研究,从哲学思维方式出发,这也完全看不出问题。世界上就没有感同身受,所以知己是我们中国人的词汇…”

    刘庸身着黑色长衣,声音之中听不出什么情绪,但在小黑听来已是激动万分,他没有想到经过几百人的解说,本让他已经感觉苍白无力的知己两个字,刘庸还能说的口若悬河,他丝毫不怀疑刘庸能一直说下去能力,他也终于明白了刘庸为何说,知己这个命题大。

    而随着刘庸的出场,网络上再次因为他的演说引起了轰动,在炫富卖肉的短视频平台上,烽火书会的这场辩论会像一股清流,冲击着人们关于传统文化的成见。

    但这些视频直播却也不是热门和顶流,近代以来读书的年轻人变得太过稀少,有学历没文化变成了大多数大学生的现状,通过短平快的视频和解说模式探索认知的方式更加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而相比之下,读书无疑显得枯燥和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