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等待
作者:楚秦一鹤   长平长平最新章节     
    那一队人壮弱都有,比较强壮的在沟底用粗棍翻起淤泥,另一些则将翻起的淤泥装进各种筐中,再举给沟沿上的人,沟沿上的人拖起筐,把泥倒在墙上,再由一人用手抹平拍实,垒到齐胸高。经过一天的努力,每队大约都垒出了百步左右。虽然是深秋,下午远谈不上暖和,不过也还不太冷,这些人全都赤身裸体,在寒风中干得满头是汗。看起来,只有长老还穿着短褐。见到一群不认识的人,还穿着全套服装走过来,他们显出有些害羞,但又不便回避,只好装着没看见,略微转过身,自顾自地干活,并没有理睬他们。

    信陵君对长老道:“尊乡邻辛劳!营中可有打火?”

    长老道:“甑瓮缺少,只能生火取暖,兼烧些滚汤。”

    信陵君道:“沟渠既经疏浚,水该清澈些了,可多烧些滚汤,泡着糇粮吃,暖暖肠胃。少吃冷粮,结在胃里生疾。”

    长老道:“公子提醒得是,少时我就让他们多带些水回营烧汤。”

    信陵君道:“愿老父督励乡邻,趁天色尚暖,多筑垒些。秦军到来好与之迎敌,乡亲也少些伤损。”

    长老道:“正是正是,请公子安心,小老儿决不误事!”

    信陵君一边走,一边与他见到的筑垒民军长老交谈,嘱咐着相似的话。门客们牵着马车,远远跟着,只有几名贴身的围在周围。信陵君一路走去,见各处沟垒均近完工,心中的不安与不平愈加难以抑制:如果秦军待我军营垒完备之时袭来,那将是多么壮观的战功!名闻天下的秦军成片地在营垒前倒下;剩下的不要命地跳进深沟中,被墙后的士兵用石块砸死;少数几个爬上墙的,又被戟矛洞穿胸腹……而他,信陵君魏无忌,将成为秦军的终结者。

    就这样走着、想着、谈着,他看到了靳先生。

    靳先生也脱得光光的,满身泥污,指挥着一群人在沟边筑垒:“底一定要宽够二尺,不然墙会塌下来,反而把自己压了……不用垒得太高,万一不够高人可以坐下,太高了手伸不出去更麻烦……。如果垒得又薄又高,那就是茅坑里点灯——找屎!”周围的人哄笑着,答应着“误不着!”

    随后他看见了信陵君一行,连忙跳进沟里,一边往自己身上浇水,一边催促着旁边的人:“快给我搓搓,主公来了!”略略把身上的泥洗了洗,就爬出沟,想去穿自己的衣裳,信陵君已经走过来。靳先生只好站住行礼:“公子,有礼!”

    信陵君回礼,随即拉起他的手,一起走到靳先生的衣服前,一件件递给靳先生穿上。然后小声问道:“可见曹先生返回?”

    靳先生有些诧异,道:“未曾。可有什么音讯?”

    “不曾。我们在这里等一等曹先生一行,随便向先生请教。”

    “臣不敢!”

    等靳先生穿好衣服,信陵君继续向前巡视。仲岳把靳先生拉到后面,悄悄地向他介绍了当前的形势,和大营中晋鄙等大将的决定。“说不得又要辛劳先生远出哨探一番了!”他最后说道。

    靳先生听完这番话,沉默了一会儿,回答说:“辛劳不敢辞,唯秦军目下恐已入关,哨探不及了。”

    信陵君听到这话,回头问道:“此话怎讲?”

    靳先生来到一片无人之处,蹲下。周围的门客默契地围在四周,仲岳与信陵君站在他两边。靳先生捡起一根草棍,在地上划道:“长城南沿六十里,接韩郑。午间南关烽火,秦军必已至彼。我纵哨探至彼,来回百余里,已是不及。吾断定秦军入关后必直趋大梁,吾如尾随哨探,已有四五舍之地,纵得其详,往来更需时日,有鞭长莫及之虞。”

    “那先生之见如何?”

    靳先生依然在地上画着:“上策是大军入关,可依秦军动向随机处置;中策是是全营拔寨,尾秦军而进,虽动静由人,仍能制人而不制于人;下策是坚守本地,虽深沟高垒,不动如山,如秦军弃我而不顾,我军粮尽自散。”

    “先生高见,我亦如之。唯芒将军与晋大夫均坚持大军暂守此地,以待王命。如之奈何!”

    “彼等可说坚守几日?”

    “未曾。”

    “三五日尚好,如时日一长……”

    信陵君打断道:“如先生能以法坚守三五日,不动如山,则事必有可为。”

    靳先生道:“这却不难。秦军已经远去,就算再回来也得二三日,三五日易得。”

    信陵君道:“如此,就将筑垒之事交与先生,定要壁垒森严,不可侵犯。”靳先生立起应喏。一行人离开。仲岳伸脚赶紧把地上画的路线图擦掉。

    又走了几处,被仲岳派出接曹先生的门客带着曹先生一行过来了。信陵君一一见过这百名精卒,吩咐一名门客将他们先带回小城安置,只留下曹先生跟随。一行人不紧不慢地顺着大道,也向小城方向巡视。每到一营必巡视一番,慰勉几句。在巡视的间隙,仲岳也将午间大营所定之计告诉了曹先生。

    “曹先生以为如何?”信陵君问。

    “臣日出时出兵,至日昳也未遇秦军,便知秦军已弃我而去,唯不知已向南关。”

    “先生沿途可察知秦军蛛丝马迹?”

    “不曾。臣进至荥西,曾不见大军进发之迹。想秦军定非沿荥水南下,必绕行山中。”

    “范先生远哨至秦军旧营,亦无所获。且秦军专命人清扫了踪迹。”

    “如此藏头漏尾,似非穰侯、武安之风!”

    “仲岳先生也是此见。但不知何人能为此谋。”

    “臣孤陋,不能识也。”

    “穰侯、武安已是煞神天临,今又得智谋之士相佐,天何独厚秦至此乎!”

    “君上不必忧虑。兵闻拙速,不闻巧久。今秦军屡避我锋,千里转战,安知非不得已而避战乎!”

    “如此,先生必有以教我。”

    “大营虽定计坚守,我自可以一旅偏师,旁敲侧击。敌辎重粮草、老弱残兵,可以乘之者尽乘之,敌未战而先败矣。”

    “先生此行用兵几何?”

    “如有二校劲旅,足以当之!”

    信陵君苦笑道:“孤只一偏五校之师,恐难选二校劲旅付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