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康教谕
作者:春梦小说   揉碎(骨科 1v2)最新章节     
    吴秀才看了张洛一眼。

    没想到一个乡下卫所出来的人。

    还能看懂朝廷曾经的旨意。

    吴秀才内心对张洛更加欣赏。

    明朝历史上多次出现过书院运动。

    洪武年间出现过一次。

    后面到了嘉靖时期。

    为了禁止明间书院愈加发跃。

    嘉靖皇帝连续两次下旨。

    不准名间开办私人书院。

    并同时焚毁已经开设的书院。

    吴秀才无奈的说道:

    “当朝几位尚书,侍郎,还有阁老都在泉州学堂呆过。”

    “这些私立的书院在朝中都有根脉。”

    “怎么可能会受朝廷的影响?”

    张洛这下子明白过来。

    嘉靖皇帝的禁书运动。

    实际上已经算的上失败了。

    当今朝廷,内阁大臣里的徐阶就是出自东南的心学学者。

    在东南文派中有着领导地位。

    此外徐阶的党羽。

    高拱,赵贞吉等都是以王阳明门徒自居。

    嘉靖皇帝严禁书院的最大原因。

    便是要遏制阳明心学在民间的扩散。

    但无奈,心学一派在朝中树大根生。

    不是轻易可以撼动的。

    张长伟问道:

    “这泉州学堂的人也能参加朝廷的科举?”

    张洛朝着张长伟说明道:

    “应该可以,只要过了童试。”

    “可以选择不到官府县学里读书。”

    “能以生员的身份进行乡试。”

    “应该有不少儒生都是这样走的。”

    吴秀才点头应和道:

    “张洛说的对,现今县学衰弱。”

    “凡是家境不错的学子都去了泉州学堂。”

    “泉州学堂有时会请附近的一些大家来授课。”

    “可谓县里的一项文化盛事。”

    “要不是留在县学,每月还有禄银能领。”

    “我都想跑去泉州学堂了。”

    张洛内心惊讶于东南地区的书院昌盛。

    即使是沿海倭寇泛滥。

    但福建地区的学院文化依旧非常繁荣。

    这些富商创办的私立书院。

    不光是一个普通的读书学堂。

    也是一个基层学术聚集地。

    大量的士绅文人会聚集在此处。

    自宋初开始。

    地方的名儒便开始了私下讲学。

    起初也只是找一些人多的地方。

    对着一些市井百姓稍微讲讲。

    但时间久了。

    这些自诩孔孟传人的儒生。

    觉着的这样讲有失身份。

    于是接受了一些富人的邀请。

    进驻了他们私办的学堂进行讲学。

    在北宋中期以后。

    经常会出现一个儒家大师在学堂讲课。

    会有各处的人员朝着学堂拥挤过来。

    这架势一点也不比二十一世纪的表演现场差。

    像阳明先生也在贵阳书院,稽山书院讲过学。

    每一回开讲。

    整个都挤满了各式各样的人。

    看场面都称得上万人攒动。

    就连一些不会读书的百姓也会想着凑些热闹。

    而常见的读书人在听到讲学的消息后。

    甚至会从临省赶过来。

    然后干脆就住在书院边上。

    等到阳明先生下次讲学好坐一个靠前的位置。

    泉州学堂也是这么一个学术地方。

    虽然学堂结构比上书院小些。

    但也五脏俱全,压过本地县学一头。

    在整个泉州府有着很多的文化影响力。

    到了这种危机时候。

    新来的教谕还要进行县学改制。

    难怪好多人连银子都不要直接跑了。

    要是真因为关考没有生员的资格。

    那真是几十年的书都白读了。

    就在三人讨论时。

    吴秀才口中的那位新教谕已经出现在了宿舍门前。

    这位新上任的康教谕。

    最近的处境是相当出糟糕。

    昨日城门迎接新知府时。

    因为太过于古板行事。

    被新知府细虐的称为“假山”。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新知府是嘲讽他站着如假山。

    现在整个晋江县都知道有个“康假山”。

    这位康教谕出生江苏南直隶。

    去年刚考上乡试中了举人。

    目前还算的上仕途新人。

    故而直白了一些。

    今天性格耿直的康教谕因受不了新知府的奚落。

    已经决定放弃这教谕之位。

    打算向县衙请辞了。

    他刚打算去县衙递交辞书。

    看见了张洛和张长伟两个陌生的身影。

    充满疑惑于是跟到了宿舍。

    吴秀才看见康教谕。

    就像没了魂一样。

    立马身形颤抖着向教谕行礼说道:

    “学生拜见教谕大人。”

    张洛也一起拉着疑惑的张长伟。

    一起朝康教谕行了礼。

    康教谕象征性的回了个礼。

    然后口吻严肃的对着吴秀才问道:

    “现在已经到了读书时候。”

    “怎么还在宿舍里呆着,不去明文堂里读书?”

    吴秀才赶忙拿起几本经书打算出去。

    康教谕又问道:

    “这两人是谁,怎能擅进县学?”

    张洛没想到这么快又和这位刚毅学官重见了。

    昨日在城门第一次见他的时候。

    张洛觉感觉他嘉靖朝明臣海瑞的性格很像。

    “你们二人从何而来,为何擅闯县学?”

    康教谕再次问道。

    语气愈发的严厉。

    张洛恭敬的回道:

    “草民来自镇海卫。”

    “是打算参加童试,来请吴秀才做保举的。”

    听到张洛说自己是参加童试的童生。

    康教谕严肃的脸颊稍微松弛了一些。

    他作为一县的教谕。

    负责一县的各种教育事务。

    虽然已经打算不干了。

    但康教谕还是得尽到自己的职责。

    要劝慰张洛这个后生不能松懈。

    康教谕说道:

    “你是准备要去县衙递交保书吧。”

    “正好本官也要去县衙。”

    “你与本官同去。”

    “路上本官正好考考你的底子。”

    康教谕作为举人自己说话很让人信服。

    张洛现在可连童试都没过。

    秀才都不是。

    即使是文化昌盛的晋江县。

    一年考过乡试者不过四,五人。

    张洛以前看范进中举那篇课文。

    总觉的为什么只是中了举人。

    就能高兴的疯了过去。

    现在一看,古往今来。

    能中进士的人微乎其微。

    考上举人不说古代。

    也算打败了二十一世纪的众多学子。

    康教谕即为举人。

    也是一县主管教育的官员。

    考察一下张洛的功课也很正常。

    康教谕也是在看到张洛虽然一介布衣。

    但是身材高大,眼神也很有精气。

    打算探探张洛的底子。

    看看张洛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让张洛能用心读书。

    康教谕刚入官场。

    认为做了官自然要做好分内的事。

    自己现在还是晋江县教谕。

    趁着这时。

    好好教导一下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