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天子不如侯
作者:小说h   大将军1V2LH有孕最新章节     
    真正在西周中后期,周昭王南征死于汉水之畔,从此周王室的权威就受到了挑战,势力范围逐渐衰落下来。

    而到了周厉王时期,他虽然对外大肆扩张,但对内却极尽剥削之人士,如任用荣夷公实行“专利”政策。将原本公用的山林一盖划归天子专有,禁止民众入内砍伐树木,为了压制国人的不满情绪,周厉王又实行因言获罪的高压政策,所以使得三年之后不堪暴政的国人发动了一系列暴动,推翻了周厉王的统治。史称“国人暴动”此后各路诸侯齐聚镐京。以会议的方式暂时摄政,史称“共和行政”。在这一次周王室的统治是真正的被动摇了。

    14年后周宣王的继位,使得西周王朝又出现了中兴迹象,在周宣王的指挥下,周朝在西北东南,南方等地都拓展了疆土,然而困难的经济形势让西周的中心只是一场空谈。西周日益瓦解的井田制,让周朝经济面临着危机,而周宣王在处理内政时的不理智和妄杀大臣也使得大臣们惊若寒蝉,诸侯们离心离德。在周宣王晚年时期,西周周围的夷,狄,蛮,戎又卷土重来,曾经一度攻入中原地带,威胁周王朝统治。

    周宣王之后,西周的最后一个君王,周幽王继承王位。可惜老天当头就给了他一个大棒。在他继位之时,西周就遭遇了一场严重的地震灾害。“百川沸腾,山冢崒崩,离岸为谷,深谷为陵”这是诗经对于这场地震的描写。由此可见这场地震对人民生活的严重破坏,可是周幽王不仅不励精图治,反而迷上了那个绝色佳人褒姒。所以“从此君王不早朝”

    周幽王不顾朝政大势,成日绞尽脑汁想博美人一笑,不过褒姒虽然如花似玉,但性格却冷若冰霜,始终没有对周幽王笑过。随后虢石父为周幽王想出了一个十分荒唐的想法,也就是著名的烽火戏诸侯啊。褒姒居然真的展颜一笑。

    数年之后褒姒生下一子伯服,爱屋及乌的周幽王居然将原来的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全部废去,想要伯服继位。而申后的父亲是申国的诸侯,当被废除的消息传到申后那时。申后大怒跑回自己父亲处哭诉自己的不幸

    ,此时的周王是权威本来就所剩无几,而申候又护女心切,一怒之下联合鄯国和犬戎向周幽王发起了进攻。

    大兵压境时无力抵抗的周幽王又燃起了烽火台,向诸侯求救,可诸侯却都以为又是周幽王为博美人一笑而开的玩笑。所以根本不予理睬。于是那一幕乱象便出现了,犬戎攻占了镐京,西周就此宣告灭亡。数日之后得到消息的各诸侯国才先后赶来,可是为时已晚,周幽王和伯服都死在了乱军之中,而美女褒姒也下落不明,曾经有诸多人猜测他是被当做了奴隶,在申侯等诸侯的支持下太子宜臼在申继位称天子是为周平王,之后,在晋国和郑国的支持下,周平王决定向东迁都,就是迁到现在的河南洛阳,古时是称为成周。史称“平王东迁”自此周王朝由盛而衰,东周时代开启,春秋战国时代也由此开启。平王冬天虽然在形式上保住了周王氏的天子地位,但在事实上却远非如此,由于连年的天灾和战乱,又兼之自厉王以来的穷兵独黜政策,周王室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地步,领地逐渐缩小,财政收入不付出,礼制破坏殆尽,权威也一落千丈。

    关中地区原本是周王室的发祥之地,但当秦国将西戎击败后,将关中岐山与东的土地归还了周王氏,但由于西戎对中原的威胁,东迁之后的周王是根本无力顾及此处,于是不久后这块名义上属于周王室的土地便被同样处于西北部的秦国顺理应章地接收了。

    为了奖励支持周王室有功的晋国,郑国,周王又先后将周围的一些土地分赐给他们。公元前673年,周王将虎牢关以东之地赐给郑国将陕西东部的酒泉赐给虢国。周襄王17年,就是公元前635年,又将黄河以北的温地赐给晋国,这种行为又导致了周王室的领土不断缩小。

    周襄王14年,公元前638年,随着秦晋两国征服陆浑,并将其族人内迁至中原,伊川一带,周王室的领土就因此进一步被压缩,仅具有经河南省西北一部分土地。其面积甚至不能和一个万乘之国的诸侯国相提并论。

    土地缩小带来的问题就是财政的捉襟见肘,春秋初

    期手工业和商业并不发达,国家的经济来源几乎全仰仗于农业生产,而周王室靠着那一点点小地盘就连国家机器正常运转都十分困难更何况是王室的巨大日常开销,据说周平王死后,王室居然穷到拿不出钱,为平王办一场像样的丧礼,既为了周桓王只能派人到鲁国,希望他们赞助一些丧葬费和陪葬品。

    原来当老板的竟然跑去,向原来为自己打工的人借钱了,可笑至极呀。

    在恶化的经济局势面前,周王室也无法维持高高在上的形象呢,周襄王继位后,居然倾全国之力也找不到一辆共天子乘坐的马车,只得右派人到鲁国去要,结果被鲁桓公以冠冕堂皇的理由,“诸侯不顾车服”赶了回来。

    辖地的减少,财政的匮乏,使得周天子原来凌驾于其他诸侯之上的政治和经济资本都烟消云散,正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政治课本内的经典用语。原本依托于西周时期旧的政治和经济局势建立起来的一套全面系统的礼制也“礼崩乐坏”。根据周礼规定,在祭祀时天子列九鼎,诸侯列七鼎,卿大夫列五鼎,士列三鼎,死后也以相同的数目陪葬。

    然而到春秋时期,这一制度早就被不把周天子权威放在眼里的诸侯们破坏殆尽了。周庄王9年,也就是公元前688年,南方的楚国灭了申国从此领土直接同周王室毗邻,后来楚庄王争霸中原,在周王室边境陈兵数万,并向周王室派出的大夫王孙满打听周天子九鼎的轻重大小,也就是成语“问鼎中原”的来历,楚庄王赤裸裸地暴露了他将取代周王室的野心。明面上都尚且如此,更何况在地下长眠的诸侯就更加肆无忌惮了。在自己的墓中放几个鼎都没事。到了春秋时期,受天子之命的礼仪虽然还有,但以这种形式的庄严神圣性却大不如前,诸侯继位时只需派个使者去请周天子的王命就可以了,而周天子也只好自欺欺人地称之为“赐命”。至于一些势力较大的诸侯,周天子更是不请自请的主动,将王命送给对方寿命尚且如此,述职就无从谈起了。诸侯不仅不去成周述职,反倒是周天子几次三番的派大夫“聘问”诸侯。

    /104/104501/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