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 抵达长安
作者:采莲的何田田   重生周隋之际最新章节     
    “在凉亭的时候,你那纸上写写划划些什么?怎么还神神秘秘的。”

    全程目睹崔澈动作的裴秀疑惑道。

    崔澈避而不答:

    “以前你也没这刨根问底的习惯呀。”

    “那是过去时候,你都会先与我说!”

    裴秀反驳道。

    崔澈一琢磨,好像还真是,眼见裴秀摆出一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架势,心道:

    左右不过是首诗,只不过标题羞耻了些而已。

    “临别之际,心有所感,赠了一首诗给姑母。”

    说罢,便在裴秀讶异的目光中,略过了标题,只将内容咏出。

    “阿澈!你何时,何时会作诗了!”

    裴秀的惊讶引起了同车的妙容轻笑,她嘴角微扬道:

    “小郎君何止作了这一首。”

    当下便将近春文会及咏鹅一诗背与裴秀听,那骄傲的模样,好似当日是她出的风采。

    裴秀闻言,不敢置信的上下打量着崔澈,啧啧称奇道:

    “古人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我与阿澈相处四年,从未听闻你吟诗作赋,只不过是在放羊时缠着我认字而已,如今分别不到两月,竟有如此才气!”

    说罢,话锋一转,怀疑道:

    “老实交代,是不是外祖母为你买诗扬名!她怎地如此偏心!”

    崔澈懒得搭理他,侧过身子就要闭目休息,但一旁的妙容可不答应,她板着脸辩驳道:

    “近春文会,那是由人临场出题作诗,我家小郎君才情天授,哪是你能够揣度!”

    裴秀一寻思,还真是这么回事,随即摸着脑袋直乐呵:

    “嘿!我家阿澈居然还有这等才情。”

    瞧裴秀一个劲的傻笑,就连妙容也忍不住乐出了声,再也没有辩驳时的严肃模样。

    西进关中,封德彝提供了两条路线,一条是走当年高欢入关之路,沿途还能瞻仰玉璧古战场、沙苑古战场,那都是高王的伤心地。

    沙苑之战,高欢二十万大军被宇文泰一万多人伏击,俘斩八万。

    两次玉璧之战,尤其是最后一场,更是以十五万大军围城,韦孝宽仅数千守军,结果高欢麾下战死、病死七万人。

    此战不久,高欢抑郁而终,从此留下了玉璧这座高欢快乐城的传说。

    第二条路线则是走风陵渡口,由此渡过黄河,再经潼关去往长安。

    按照崔澈的本心,当然是想走第一条路线,说不定还能看到高欢留下的万人坑,其中埋葬七万东魏将士,甚至能在沙苑看到宇文泰为了记功,种下的那片树林。

    但第一条路线沿途要经过不少荒凉地区,人烟稀少,路程上来说,又要绕道。

    而走第二条路线,则相对来说要便捷、安全许多。

    尤其是崔澈带了十余车的财物,更得小心。

    于是众人便在封德彝的建议下选择由风陵南渡。

    ‘风陵渡口初相遇,一见杨过误终身。’

    渡船驶离渡口,崔澈回首望去,只余一声暗叹。

    他并非穿越在金庸武侠世界,再说朝代也不符合。

    渡过黄河,一行人继续向潼关而去。

    如今的潼关,仍然是后世的汉潼关,坐落在麟趾原上,黄土塬体下,东西为望远沟与禁沟,四周地形复杂,易守难攻。

    崔澈经由五里暗门爬上麟趾原,瞧着身后奴仆们在险峻的地形上推动车辆,心道:

    ‘再过一些年岁,等雨水冲刷,出现新的道路,便无需这么辛苦了。’

    所幸通过五里暗门,爬上麟趾原,入眼便是一片开阔,而汉潼关也耸立在眼前。

    通过守关戍卒的盘查,也许是看他们衣着华贵,奴仆云从,戍卒们也没有太过为难,盘查过后便为众人放行。

    下了麟趾原,经由西侧的禁沟往北而行,走出禁沟,前方便是宽阔的关中平原。

    众人继续西行,此番游学,他们将游这一字贯彻到底,丝毫不放过沿途的美景,直到九月十六才抵达长安城。

    时值晚秋,道旁落叶纷纷,却因沿街的繁华热闹,没有半分萧索景象。

    也许是见惯了邺城景象,众人对于长安,也没有太多的惊叹。

    才包下一间客栈暂时落脚,还没抽出时间选购宅院,崔澈便被封德彝拉着前往拜会崔宣猷,崔澈也猜到他邀自己游学,就是冲着自己这位族叔去的,无奈之下,只得将裴秀喊上,一起出门。

    经过一翻打听,好不容易寻到了崔宣猷的府邸,不对,更应该称呼为宇文猷。

    北周基业奠定者宇文泰给汉族大臣赐予鲜卑姓氏,自然没有忘了在关西效力的博陵崔氏子弟,一如崔訦改名宇文说,崔宣猷更名为宇文猷,宣猷是他的字。

    当然了,被迫改姓是一码事,但也不会忘了自己博陵崔氏的出身,真要对崔澈这位族侄不加理会,事情传到河北,族人们的唾沫星子都能将他淹死。

    毕竟崔澈可不是一般的族中子弟,对于一个家族来说,提升宗族郡望可是天大的功劳,是让全族人都受益的事情。

    而作为首功之人崔季舒的唯一血脉,哪怕是崔宣猷位高权重,也不敢怠慢,与其子崔仲方一同休沐在家的他听得下人来报,崔澈在门外拜访,立即命崔仲方出门相迎。

    崔仲方匆匆出府,望着当先向他见礼,自报家门的六岁童子,三十八岁的崔仲方也回了一揖,口称澈弟。

    哪怕崔氏第二房显贵于当世,但崔澈的祖父对宗族有大功劳,又受北周天子追赠,对待这个同族小兄弟,崔仲方自然没有所谓的倨傲之色。

    崔澈陆续向他介绍裴秀与封德彝,对于这两人便只是敷衍一礼。

    难不成你二人的父祖也对我博陵崔氏有大功劳么?

    没有?没有那还说什么,他崔仲方的年纪都能作二人父亲了,尤其是封德彝,九岁的小子,居然比自己还高了一个辈分。

    怎么!进了屋,还得与他爹崔宣猷平辈相称不成?

    封德彝年纪虽小,却惯会察言观色,心思灵巧,赶紧解释自己与崔澈一同游学,以平辈相交。

    崔仲方的脸色才好看了一些,引着三人进门拜见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