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子赵一 二十七
作者:天下任纵横1   国色芬芳最新章节     
    后妃

    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哲哲(所有博尔济吉特氏都是蒙古科尔沁部人)。正宫皇后。生三女,下嫁额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永福宫庄妃。生一子,顺治帝。三女,三女分别下嫁弼尔塔哈尔、色布腾、铿吉尔格。

    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哈日珠拉。关睢宫宸妃。生一子,二岁而殇。

    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娜木钟。麟趾宫贵妃。生一子,博穆博果尔。一女,下嫁噶尔玛索诺木。

    康惠淑妃,博尔济吉特·巴特玛璪。衍庆宫淑妃。改嫁给皇太极

    元妃(1593―1612),钮祜禄氏。弘毅公额亦都的女儿,皇太极元配夫人,首任大福晋。生一子,洛博会,幼殇。明万历四十年卒,年二十。

    继妃,乌拉纳喇氏。生二子,豪格、洛格。一女,下嫁旺第。

    侧妃,叶赫那拉氏。生一子,硕塞。

    侧妃,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戴青贝勒女。生两女,一女固伦公主下嫁誇扎,一女下嫁哈尚。天聪九年十月初七日,扎鲁特博尔济吉特氏被皇太极给了叶赫部的南褚[10]。

    庶妃,纳喇氏。生一子,高塞。二女,下嫁辉塞、拉哈。

    庶妃,奇垒氏。察哈尔部人。生一女,第十四女建宁公主,下嫁吴应熊。

    庶妃,颜扎氏。生一子,叶布舒。

    庶妃,伊尔根觉罗氏。生一子,常舒。

    庶妃,生一子,韬塞。

    庶妃,生一女,下嫁班第。

    折叠子女

    皇太极生有11子14女。

    子

    豪格,长子,肃武亲王。

    洛格,次子,活至十一岁死亡。

    洛博会,三子,活至七岁死亡。

    叶布舒,四子,辅国公。

    硕塞,五子,承泽裕亲王。

    高塞,六子,镇国悫厚公。

    常舒,七子,辅国公品级。

    八子,早殇。(1637年8月27日—1638年3月13日),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生,生母为敏惠恭和元妃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人)。崇德三年正月廿八日殇,年二岁,未封,未命名。他们母子最受清太宗皇太极宠爱。

    福临,九子,清世祖,顺治帝。

    韬塞,十子,辅国公。

    博穆博果尔,十一子,襄昭亲王。

    女

    长女:敖汉固伦公主,母继妃乌喇那拉氏,嫁蒙古敖汉部郡王班第。

    次女:固伦温庄长公主,名马喀塔,母孝端文皇后,先嫁蒙古察哈尔部林丹汗之子额哲,再嫁额哲弟阿布奈。

    三女:固伦靖端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奇塔特。

    四女:固伦雍穆长公主,名雅图,母孝庄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弼尔塔哈尔。

    五女:固伦淑慧长公主,名阿图,母孝庄文皇后,先嫁正黄满洲旗人索尔哈,再嫁蒙古巴林部色布腾。

    六女:固伦公主,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嫁满洲旗旗人夸札。

    七女:固伦淑哲长公主,母孝庄文皇后,嫁镶黄满洲旗旗人喇玛思。

    八女:固伦永安长公主,母孝端文皇后,嫁蒙古科尔沁部巴雅斯护朗。

    九女:母侧妃博尔济吉特氏,嫁博尔济吉特氏哈尚。

    十女:县君,母庶妃纳喇氏,嫁满洲旗人瓜尔佳氏辉塞。

    十一女:固伦端顺长公主,母懿靖大贵妃,嫁博尔济吉特氏噶尔玛索诺木。

    十二女:乡君品级,母不明,嫁博尔济吉特氏班第。

    十三女:母庶妃纳喇氏,嫁满洲旗人瓜尔佳氏哈拉。

    十四女:和硕建宁长公主,母庶妃察哈尔奇垒氏,嫁吴三桂之子吴应熊。

    为政举措

    对本族

    改女真族名为满洲族。

    对汉民

    他提出“治国之要,莫先安民”,强调满洲、蒙古、汉人之间的关系“譬诸五味,调剂贵得其宜”。他决定:汉人壮丁,分屯别居;汉族降人,编为民户;善待逃人,放宽惩治——“民皆大悦,逃者皆止”。

    对汉官

    汉官原从属满洲大臣,自己的马不能骑,自己的牲畜不能用,自己的田不能耕;官员病故,妻子要给贝勒家为奴。皇太极优礼汉官,以此作为笼络汉族上层人物的一项重要政策。对归降的汉官给予田地,分配马匹,进行赏赐,委任官职。皇太极重用汉官,范文程是一个例子。“太宗即位,召直左右”,参与军政大计。每逢议事,总问:“范章京知道吗?”遇有奏事不当之处,总是说:“为什么不和范章京商量呢?”大家说:“范章京也这么说。”太宗就认可。有一次范文程在皇宫里进食,看着满桌佳肴美味,想起老父亲,停箸不食。太宗明白他的心思,立即派人把这桌酒席快马送到范文程家里。后来,范文程做到内秘院大学士,这是清朝汉人任相之始。

    对汉儒

    “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谁占有更多的优秀人才,并发挥其才能智慧,谁就能战胜对手。大明有人才却不能用,大顺没有鸿儒俊彦,牛金星不过是个举人,而决定大清能否在这场龙虎斗中取胜的关键也在于能否大量地占有人才。努尔哈赤对明朝生员屠杀过多,对所谓通明者“尽行处死”,其中“隐匿得免者”约有300人,都沦为八旗包衣下的奴仆。皇太极下令对这些为奴的生员进行考试,各家主人,不得阻挠。这是后金科举考《清太宗圣训》试的开端,结果得中者共200人。他们从原来为奴的身份,尽被“拔出”,获得自由,得到奖赏。后又举行汉人生员考试,取中228人,从中录取举人,加以重用。这项举措,反响强烈,“仁声远播”。

    族名满洲,建号大清。皇太极做了两件大事,影响千古,史册永存。一件是改族名女真为满洲。天聪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天聪汗皇太极发布改族名为满洲的命令,从此,满洲族(简称满族)的名称正式出现在中华和世界的史册上;另一件是改国号大金为大清。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极在沈阳皇宫大政殿举行即皇帝位的典礼,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天聪”为“崇德”。因为皇太极有两个年号:一个是天聪,另一个是崇德,所以清朝出现十二帝十三朝的现象。皇太极为什么改国号为“大清”呢?有一个传说:努尔哈赤早年逃难时骑着一匹大青马,慌急赶路,马被累死。努尔哈赤难过地说:“大青啊,大青,将来我得了天下,国号就叫大清!”当然这是一个传说故事,不必深究。皇太极改国号、称皇帝意在表明:自己不仅是满洲的大汗,而且是蒙古人、汉人以及所有人的大汗,是大清国臣民的皇帝。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