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8章 大名府
作者:老黄怒发少年狂   水浒黄信的花样人生最新章节     
    大名府不愧为大赵的北京。

    城内街巷星罗棋布,楼阁错落,红墙绿瓦,飞檐翘角。

    茶楼、酒馆、当铺、作坊等等店肆林立,各行各业的招牌旗帜迎风招展。

    街上行人川流不息,坐轿的、骑马的、挑担的、卖艺的、叫卖的等等,熙熙攘攘。

    黄信一口气租了三个小院,使得他身上的银子一下子见了底,所以,这搞钱的事,迫在眉捷。

    三个小院相连在一起,在稍偏的街巷之内,环境相对也较为清静。

    其中一个小院给了邓觉带着他的十来二十人入住,并负责看守那三千两白银。为免再遭窃,把三个刚好装满白银的箱子搬进了房去,并且,当着双方的面,一起清点,确认无错,然后再锁好,重新加了封条。

    黄信表示,现在三千两满满当当的,大家一起清点过,在自己见到花太监之前,并且在跟花太监谈妥慕容知府所交托的事之前,谁也不准动钱箱子。

    如果顺利,那么就把三千两白银送出去。如果花太监不愿意帮慕容知府的忙,那么这三千两白银还需要原封不动的押运回去还给慕容知府。

    花钱办事,这需要把事办好才能把钱送出去。不然钱送了事没办,那就是冤大头了。

    这些道理都懂,无需赘述。

    另外,黄信再对邓觉表示,慕容知府所交托的事儿,他邓觉应该也知晓,如果他认为可以为慕容知府办得妥事儿,那么他也可以前往拜见花太监,把事办了,这样也皆大欢喜。否则,那就安心的等着,等自己把事儿办妥,再一起打道回府。

    如果邓觉可以把事儿办妥的话,那慕容知府又岂会让黄信来呢?所以,他赶紧表态,他这段时间就只安心看守好钱箱子,别的事,就拜托黄信了。

    邓觉不知道,这其实也只是黄信做一个样子而已。

    当晚夜,一个瘦小身形,悄无声息的潜进了邓觉的房间,把三个箱子的白银取走。

    不过,并没有全取,而是另外用一些砖头,垫满了箱子,在上面留下了一层银子,随后再把钱箱子复原。

    这也是为了先瞒住邓觉,免得他发现白银不见了又吵闹起来。

    不过,估计邓觉也不敢私下开箱查看的。

    要说的是,在这古时代,钱箱子其实都有一个标准的,是官府定的标准,这些有史料记述。

    钱箱子有两种标准,一大一小,大的一个箱子就刚好能装满一千两白银,小一点的箱子,装满刚好五百两白银。定下这样的标准,是为了方便清点、押运、存放保管等等,一般用这样的钱箱子装的白银,叫“官银”,每两银子上面,还会有官府的印记。

    偷盗抢“官银”,可是大罪、死罪。

    另外,这个时代,其实已经有了钱庄、镖局之类的行当,也有了银票。但这个时期的银票不叫银票,叫“交子”。最早出现在四川,这也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纸币支票”,但“交子”并不流通,只是商人之间在异地用来兑换金银钱财的“支票”,也等于是取现凭据。

    后来南宋时才出现了大量流通的“纸币”,但叫“会子”。当时海贸很繁荣,“会子”也大量流出海外,到元时纸币传到了伊朗,又传到高丽、倭国。500年后,欧洲才出现真正的纸币。

    这个时期,没有真正流通的纸币,所以,这出门还是需要携带真金白银的。

    邓觉守着那三个钱箱子,他个人不敢胡乱打开。就算打开,一看钱箱子是满的,也未必再细细查看。

    黄信是打算,先把白银取去打制成银器首饰,待赚了钱后,再悄悄的归还就行了。

    这时候,收服时迁为自己所用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到手两千多两白银,黄信心里大定。

    果然是手头有钱心里不慌。

    至于拿来给郑天寿打造成银器首饰,黄信也一点不慌,并不担心会亏。

    白银就算打造成首饰也有其本身的价值,也可以重铸复原成银绽。再说了,漂亮的银器首饰,对女性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并不需要太过担心这售卖的问题,这最多就是时间上的问题罢了。

    大名府有钱的富户人家还真的不少。

    大不了,黄信就搞一个上门推销,自己这手头上有着这一百多人手可用,先把他们叫进城来,跟他们上上课,培训一下,再让他们拿着银器首饰专门去敲那些富户人家的大门,相信总可以售出一部份。

    但这些也只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黄信认为不到最后的地步也没有必要这么搞。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