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8嘴上说的再好,远不及努力做的人高尚02
作者:深水的咸鱼   崇祯大帝的挂机系统最新章节     
    “大家听了这么久了,中间就休息一会吧。等香燃尽之后,在继续。”

    ...

    1柱香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刚刚自由活动的百姓们也会返回了自己的位置,一些人想走,但是生怕皇帝找他们秋后算账,只能内心mmp,嘴上笑呵呵的坐了回去。

    “好了时间差不多了,请大家安静,请大师回答朕刚刚问的问题。”

    “陛下谬赞了,小民觉得,寺庙和道禄和尚都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陛下所梦到的那个社会,常言道,虎毒还不食子呢,那些为人父母的,不论是何种的原因,抛弃自己的孩子都是错误的。

    这样的社会正需要我们佛门来进行引导。”

    老和尚说道,皇帝刚刚为问的问题,虽然只有两个选项但是他都不能选,毕竟若是说方丈错了,直接把佛门至于了不利的位置。

    若是说道禄和尚错了,岂不是再说佛门是个假善之地。

    无论是哪一种,都不利于佛门的名声,所以老和尚才说是社会的错。

    “可是那个世界佛门很兴旺啊。佛门弟子多若牛毛,但是佛门规矩确早已经变成废纸。很多僧人,白天在寺庙中还算那个样子,晚上鬼知道变成了什么?”

    城墙上朱由检说说道。

    “中所周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太祖时期,太祖皇帝杀贪官如杀狗,不过五千万人就能轻松养活百万大军,征战数十年,府库依旧充盈。百姓也能安居乐业。

    但是后来当对贪官放下屠刀之后,到了朕登基之时,大明2万万之众养不活大明的百万杂兵。异族肆意屠戮我大明百姓,而上面的官员确如同瞎子一般,依旧坐着狗屁天朝梦。归根接地,是因为律法不通,在有权有势,有钱的面前,法律早已变成一张废纸。

    百官们整天高喊着,让皇帝做仁君,背地里做了多少畜生看了都不好意思的事情?

    人人都说,宁做太平犬不做乱世人。

    但是怎么太平?靠那些巴不得早日亡国灭中的贪官污吏,还是那些通敌卖国的狗汉奸呢

    事实上大家心里都清楚,靠他们大家只有亡故灭种一种可能。

    但是很多人都装作不知道,或者不愿意那样想,在贪官眼中,自己不过是贪污了一点银子。

    但是他们看不到的是。

    若是工程,那就是在毁这个工程。

    若是天灾,他们就是在要那些灾民的命。

    若是战争,那就是在要国家的命!要天下百姓的命。

    那些狗官,拼劲全力把皇帝变成瞎子,之后在肆意的栽赃那些忠君爱国的人,无非就是想把整个大明,变成辽东的那种残样。

    他们都想做亡国奴了,朕还有必要对他们仁义吗?

    这就是朕为何立法,规定贪污必死,其家族必须数倍偿还贪污款项的原因。

    至于你刚刚问的问题,朕为何那样做,你心里估计有答案。

    不过是不想承认罢了。

    朕之前打算给佛门留一个面子,不想说的,但是既然你问了,那朕就直接说了吧。

    因为朕觉得嘴上说的再好,远不及努力做的人高尚。

    律法之下人人平等,你们佛门不该有特权。

    其二,佛门太虚假,喊着普度众生,但是做了那些?收了那么多的香火钱,用在给你们的佛镀金衣上,这是普度众生?

    其三,天竺佛门,修行者,大都苦行僧。

    大多树的僧人,舍弃诸如好衣、三餐、多眠等世间贪欲,精进办道,修行无我的”正道苦行。、

    但是传到了我们天朝,怎么都是向着给你们的佛镀金衣呢?修好殿呢?

    再朕看来把香火钱,用在这样的表面工程,还不如给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修葺一下房子呢。

    给那些需要修桥的地方修建一下桥梁呢?

    其三,就是这个香火钱的来源,普通老百姓一次可能就是1两枚铜币,但是那些官员豪绅,动不动就是数十上百两银子。

    这些钱,有多少是干净的钱?你们难道不知道,之前我们大明官员的俸禄是多少吗?

    再加上朝廷财政紧张,动不动就拖欠官员的饷银,那他们是从哪里来的这些钱呢?

    你们收下那些香火钱之后,称那些祸害国家的贪污污吏,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善男信女,你告诉朕,这还有理吗?

    部分豪绅,确实豪爽,他们给的钱也确实是干净的,但是有相当一部分豪绅,朕即便不说,你们也知道。

    但是如此种种,你们有向朝廷反应过吗?

    那些进香的贪官污吏和一部分的豪绅,他们把占有大明血的钱。捐给了寺庙,你们寺庙给佛门堵金,岂不是在给佛像上堵一一层shi吗?

    其四;不少的佛门,那些信众的钱,投资某些人,做那些高利贷。

    九出十三归。沾满了多少百姓的血

    青楼,妓院之下,又埋藏了多少罪恶?“

    城墙上朱由检反问道。

    很多人都觉得,寺庙不过是一个百姓烧香祈福的地方。

    但是这只是那些寺庙的表象,不少大寺庙的核心是金融业。

    寺院金融始于魏晋,兴盛于南北朝,维持于唐中叶前,唐中叶后加速走向衰落。

    魏晋以后几百年的战乱和分裂,既摧毁了民间商业,也使得政府信用和儒家伦理信用下降到极点,传统的借贷主体——政府和富商大贾无以为继,而基于家族、宗族关系的士族地主金融和建立在宗教信用基础上的寺院金融异军突起,成为乱世金融的主体。其中,以寺院金融的作用更为突出。

    到南北朝时期,随着寺院经济的发达,寺院金融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专门管理寺院财产的机构——“寺库”,已不仅是一个简单的保管财物的仓库,而是成为了寺院实践自利利他、济世救人、普度众生理念的基地,并为寺院实行有偿借贷、开展金融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寺库”作为中国金融史上最早的大规模从事多种类业务的金融机构,开创了后世典当业、存钱保管业、汇兑业、拍卖业等先河,是明朝当铺、钱庄、票号等金融机构的鼻祖。柯林斯将僧人们视为管理寺院公共财产的集体企业家,认为僧侣们不仅开辟了土地交易的市场,而且组织了中国最早的金融市场。

    隋唐时期寺院金融的规模更大。创立“三阶教”的信行法师在长安化度寺创立了新的金融机构——“无尽藏院”,将信徒奉献的财物贷与他人,用以救急济难。信行认为单独所行的布施量虽多功德却少,若通过无尽藏汇聚力量,无论布施多么微少,都可不问贫富贵贱、僧俗,互相融通。

    无尽藏设有十六种无尽藏施,不限于钱谷,还可以施舍香火灯烛,音声钟呗,房舍床座,甚至还可以施舍劳动。仅饮食一项,就列入了粳米、糯米、面粉、柴、厨具、调料、蜂蜜、酪、瓜菜等等。他把各位信徒的少量供物合在一起,使其价值和宗教功效得以倍增。正是这种广泛的施舍,为三阶教积累了大量的财富,为其开展金融性的“无尽藏”,即发挥类似现代银行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try{ggauto;} catch(ex){}</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