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泉州府外官道两旁的空地上早已是满目苍翠,繁花朵朵。轻嗅一口,便连空气中都似乎弥漫着丝丝醉人的甜香。
远方天际,一轮红日冉冉升起。一红一白两匹骏马迎着朝阳并辔而行,两颗马首偶尔靠拢在一起,轻轻摩挲,传递出温馨而暧昧的气息。
白马背上一名青衣少年剑眉星目,背上背着一柄长剑与一只黑色的匣子。他低头轻嗅了一口,一股青草的芬芳混着野花的香味扑鼻而来。不远处,辽阔无垠的大海显得平静而安详。一阵海风拂过,却又展现出磅礴与恢弘的一面。
少年身侧,一名十七八岁的花季少女却不知为谁盘起了云鬓,作那妇人打扮。她淡扫蛾眉眼含春,肌肤温润如玉柔光若腻,樱桃小嘴不点而赤,妖艳欲滴,腮边两缕青丝轻柔拂面,毫无半点凡尘之气,直如是江南水墨画卷中走出的画中仙子。
她娥眉带着几分笑意,望着一旁的少年脉脉含情道:“不随郎君走这一遭,妾身也不知这江南水乡竟美妙如斯。若无夫君一旁伴随,纵使踏遍这大宋万里河山,也是无趣得紧!”
转眼,张环与康思华佳期已过一月有余。只因思华小姐常年深居闺中,未曾见过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温柔景象。更不曾见过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丽景象。故而,张环便告了长假,一心陪伴思华小姐遍观这大宋山河之美。
张环伸手握住康思华的柔夷,感受着她内心的深情与手上的软腻,轻声道:“江南之美固然温柔迷人,却少了一种粗犷浑然的阳刚,我最想去看一看的却是燕云故地,那里承载着一代代人的野望!”
康思华反握住他的手,感受着他大手上传来的热量,也感受着他内心的灼热,轻笑道:“既如此,待祭拜公爹之后妾身便随郎君去那燕云之地走上一遭吧!”
二人定下目标,便再也未曾流连于江南的美景,反倒一路催马直上。他们渐渐远离了莺啼燕语,桃红柳绿。远处的大海已渐行渐远,再也听不到渔民的欢歌。夕阳的余晖洒下,偶尔还能远远见到点点粼粼的波光。
祁州城外的张村已成了一个小有名气的地方。此处不曾有繁华的市集,也不曾有如画的美景,仅仅只是张环的故里。这里与别处村庄一般无二,非要说有所不同,那便是遍布于村中的座座孤坟。而在说书人的渲染之下,也许这普普通通的村庄也便成了人杰地灵之地!
两骑快马如风而至,一路留下串串欢声笑语。一声声骏马的嘶鸣惊起村中老小,纷纷翘首远望。老人轻抚身旁稚童肩头轻笑道:“那身骑白马的少年郎便是我张村的翘楚,张环张侯爷。汝等他日也当学那环哥儿疆场扬名,封侯拜将!”
张环轻轻推开院门,当先走了进去。他手牵着身侧佳人,白马却早已放入院中任其自由啃食着青草。一旁一匹枣红色的骏马紧紧跟随在白马身旁,时而啃食着青草,时而与那白马耳鬓厮磨。
张环牵着康思华步入室内,手指着墙边的打铁炉,向她讲述着儿时的点点滴滴。当忆起爹爹手把手教其打铁练剑的情景,声音不由地哽咽起来。
良久,张环在夫人的温言抚慰之下渐渐平静下来。他取下墙上的酒葫芦,轻轻牵着康思华走到屋外的孤坟前跪下,轻声道:“爹爹,那傅潜早已授首,当年领兵的辽军主将也已被孩儿射杀。爹爹可以瞑目啦!如今,孩儿也已长大成亲,这便是你儿媳,以后我夫妇二人定会延续张家烟火不断。”
张环说完,打开酒葫芦将酒水洒于坟前。康思华则静静跪伏在张环身侧,随着他一起默默叩首跪拜。
天边春雷阵阵,下起淅淅沥沥的小雨来,滋润着院内的青草,也浇灭着张环心中的丝丝愁绪。
翌日,天色放晴,红日高悬。张环与康思华牵出骏马,翻身而上,继续向北疾驰。穿过瀛洲城,便已是进入大辽的境界。一路行来,虽人烟较之中原更为稀少,却与中原各地并无太多相异之处。契丹之民,逐水草丰盛之地牧马羊而生,而汉民则依旧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二人一路穿行,经过莫州,涿州,进入幽州之地。幽州自纳入辽国版图后便备受重视,成为五京之一的南京幽都府。而幽州城外,却是另一番景象,黄沙漫卷如龙,天空灰暗不明,多了几分漠北的寂寥与孤独之感。
然进得城内,这南京幽都府却与中原大城并无二致。城中多坊市,坊市上辽民多以卖刀贩马为主,而汉民则更喜经营酒肆,粮铺或布坊。
府城之内,一座气势恢宏的府邸之中,萧观音奴高坐于堂,独自端起案上酒杯,一杯接着一杯饮个不停。不过片刻,便有些微醺,侧卧于桌案之上打起盹儿来。
这萧观音奴乃是大辽第一高手,武艺高强,勇猛无俦。然他在澶州城外为主将萧挞凛掠阵时却被张环将萧挞凛射杀。这被他视为奇耻大辱,归辽以后除暗中命密探留意张环行踪,便是终日独饮。自此,他每日最清醒之时,便是密探禀报张环近况之时。
一条黑影如一道轻烟飘入府内,望了望桌案上的萧观音奴,眉头微不可察的皱了皱,随即抚胸一礼,朗声道:“禀报同知大人,密探监视城中一间成衣坊时,恰巧发现一名汉人,疑是大人要找的张环。”
“嗯?你说何人?”桌案上趴伏的萧观音奴蓦然抬头,眼中精光闪闪,何曾有半点醉意?
密谍首领心中一紧,面上愈加恭谨,轻声道:“城西一间成衣坊的老板,疑是宋国密谍。今日坊中发现一男一女两名汉人,那男子与先前同知大人描述有八九分相像,而那汉女却像是那张环刚过门的夫人。”
“速速领我同去!”萧观音奴站起身来,一把拿起桌上弯刀,如一头苏醒的蛮熊,震得桌案轻轻发颤。
张环正陪同康思华从一间成衣坊内缓缓行出,一旁的佳人面上已覆上一层薄薄的轻纱。他突然一个箭步挡于康思华身前,轻声道:“若有机会,你先回宋境等我!”
他刚说完,抬起头来,大步向前行去。前方五十余步外站着一名铁塔般的锦衣大汉。那大汉望着渐行渐近的张环朗声笑道:“哈哈哈......张环,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狱无门你偏闯进来!”
张环离对方已不过五步距离,他伸手取下背上寒霜,眼望那壮汉沉声问道:“萧观音奴?”
那铁塔般的萧观音奴点了点头,面上带着几分狰狞,笑着说道:“上次一别,我可是思念的紧!不想今日天神赐福,竟在此地重逢。今日你乃寒霜剑张环,我乃狂沙刀萧观音奴,只为私怨,与国事无干!”
张环缓缓抬起手中长剑,伸手一指身后的康思华说道:“此事与我夫人无干,你放其离去!”
萧观音奴凝视对面的张环沉声说道:“若你能赢了我手中弯刀,自然一切好说,如若不然......哼哼。”
“呔!”他刚说完,吐气开声,高高跃起,一招力劈华山向着张环当头劈下。
萧观音奴这一刀势大力沉,不可力敌,刀未及体,便让张环感受到一阵阵寒意。张环眉头一拧,向侧面腾挪出去一段距离,手中长剑幻起朵朵剑花向着对方肋下刺去。
萧观音奴狂沙刀法乃是观漠北沙尘暴之威势而悟出,有一股横扫天下,毁灭一切的暴力美感。而张环的寒霜剑法却是以清灵灵动为主,剑光闪烁间幻起点点寒芒,犹如漫天飘舞的寒霜,美丽却也致命。
双方你来我往,缠斗了好几十招,萧观音奴已是有些微微气喘。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突然扬起手中弯刀直奔张环身后康思华而去。一旁观战的成衣坊老板嘴里发出一声惊呼:“小心!”
张环心中大急,一边提起一口真气奋力追去,一边大声喝骂道:“无耻辽贼,说好与他人无干,为何竟出手攻击我家夫人?”
“哈哈哈......幼稚,岂不知兵不厌诈之道理?”那萧观音奴狂笑了几声,双脚于地上一蹬,反朝空中的张环奔去。
他眼中闪过一抹残忍的光芒,手中弯刀施展狂沙九式中的黄龙升天,如一道漫卷的黄龙向着空中的张环直冲而去。
张环身在空中难以借力,手中寒霜剑接连点出,施展出寒霜剑法最后一式寒霜满天。
“叮叮当当,噗嗤”寒霜剑点击在萧观音奴手中弯刀之上爆发出点点金星。张环强提一口真气,身体如断线的风筝一般飘落到成衣坊上方的屋顶之上。
“砰”的一声,萧观音奴双脚踏地,向后退出两步。他脸色苍白,左手抚在胸前,滴滴鲜血从胸口处缓缓滴落。
“哈哈哈......出来吧,你中了我的狂沙刀法,是跳不掉的!”他抬头仰望屋顶的张环,吐出一口鲜血,哈哈大笑了几声。刚才与张环刀剑碰撞之时,他虽然胸前中了一剑,却也在张环腹部劈了一刀,他相信张环伤得并不比他来得轻。
康思华左手牵住张环的白马,右手握住宝剑,眼中已急得星泪点点。对着萧观音奴大声怒斥道:“你这无耻之徒,我夫妇二人与你誓不甘休!”
萧观音奴转头望了一眼不远处梨花带雨的康思华,眼中泛起一道亮光,北地可没有如此灵秀可人的美人!他正欲出言调笑,突然一道乌光从屋顶疾冲而来,将他胸前洞穿。
“当啷”一声脆响,萧观音奴右手弯刀落地,双手抚于胸前,脸上笑容尚未散去,身体却向着地上缓缓躺倒。
“快走!”张环腹部早已鲜红一片。他从屋顶一跃而下,坐于白马之上,对着身侧的康思华急声喝道。
康思华瞬间从呆愣中回过神来,关切地望了张环一眼,知道不是交谈之时,一催座下骏马,与张环一起如一道离弦之箭向着城门口射去。
“他杀了同知大人!快关城门,快关城门!”那密探首领怀抱手中的萧观音奴,见他胸前一个孔洞,前后透亮,早已没了呼吸。他抬起头,满脸惊慌,朝城门口大声呼喊。
“贤伉俪先走,我来断后!”张环夫妇眼看即将跨出城门,城门口的辽兵却已经举刀扑了上去。身后成衣坊老板不知何时躲得一匹骏马,紧跟在二人身后高声喊道。
那成衣铺老板乃是一名年约四旬的文雅中年男子。不曾想,他竟是一名高手。只见他双手各执一柄小巧的飞刀,嗖嗖两声,朝城门口的辽兵射去。正准备关闭城门的辽兵瞬间纷纷扑倒在地。
“放箭,放箭!不能让他们逃啦!”那密探首领朝身后奔行而来的一队辽骑大声喊道!
张环几人座下骏马如一道闪电穿过城门,一路向南而去,身后传来声声弓弦之声。几人一路奔行不敢稍有停歇,直到日暮之时才堪堪踏入宋境。
张环心中一松,回头一看,却见那成衣坊老板脸色青白,砰的一声栽倒在地。他踉跄着奔了过去,将那老板扶起,沉声说道:“尚不知老板高姓大名,可是南人,为何却要相助我夫妇二人?”
那老板背上插着两支羽箭,一路血流不止,此刻早已面如白纸。他一把握住张环的手断断续续说道:“在下..在下乃是..幽州刘鸿。虽身处辽境,却心向..中原,时时盼着王师..北上之日!今日能有幸与张将军携手南行,虽死..无憾也!”
张环心中狠狠抽痛了一下,燕云十六州自儿皇帝石敬瑭献与辽国,至今已一甲子有余。而燕云汉民竟大多仍心属中原,这也许也是历代帝王一心要收回燕云十六州的原因吧?
半个时辰之后,大宋沧州边界多出一座孤坟,背靠大宋,遥望北方幽州故地,一块木碑上用鲜血写着幽州义士刘鸿之墓。
夕阳的最后一抹余晖从天际撒下,映照下一对青年男女纵马向南而去。青年背上的乌黑匣子反射出一抹乌光,直照辽境,将大辽的天色衬得漆黑如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