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叛乱始末
作者:黑风洞   在三国的非咸鱼生活最新章节     
    五部羌人首领,虽然有一些胆略,但实在是缺乏谋略,他们除了一些滋生出来的野心外,真没啥什么特别的用兵策略。

    之所以没有派人拦截张溪和庞德,不是因为他们在诱敌深入,单纯只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汉人的援军来的那么快.这时候五部羌人的部众,全都散落在秦州各郡县,忙着劫掠呢。

    因此,当张溪和庞德已经领兵进入西县了,五部羌人首领还在努力的收拢散出去的各部部众,集结兵力,打算在天水郡跟汉人军队硬刚一场。

    因此,张溪和庞德合兵一处后,真正遇到的羌人对手,其实就是在围攻冀县的那一支羌兵而已。

    兵力不多,但也不少,有足足两万多人。

    但问题是,张溪和庞德合兵一处后,也有两万人,其中还有庞德带来的三千凉州骑兵。

    汉人的步兵,是甲胄齐全,军械锋锐的精兵,汉人的骑兵.那就更别说了,作战理念都不一样,根本不是一个档次上的。

    羌人的骑兵更多还是以游骑兵为主,擅长游弋作战,用骑射杀敌。

    这种游骑兵,在广阔的草原上作战,是有一定的优势的,但面对有城池掩护的汉人,又或者是直面骑兵突击,游骑兵的作用就显现不出来了。

    而庞德带来的三千凉州骑兵,是人马俱甲的突骑兵,不仅同样擅长骑射,而且正面冲击能力根本不是羌人的游骑兵能对抗的。

    如果要跟羌人在草原上打追逐战,那庞德的三千骑兵可能还真的不一定能跑赢羌人骑兵,但如今张溪和庞德目的只是杀散围城的羌兵,进入冀县支援姜叙.同等兵力下,羌人根本挡不住两人指挥的汉军。

    这场冀县救援战,根本没有任何悬念,甚至张溪率领的汉军都没有多少损失,就轻易的驱散了围城的羌兵,率领大军进入了冀县。

    进入冀县,见到了坚守了天水两个月的姜叙和马岱,以及困守冀县的数万秦州百姓。

    姜叙到底还是一个合格的地方刺史,他虽然被羌人的突然反叛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前期对羌人叛乱的规模和作战能力有了一些误判,但终究还是没有惊慌失措。

    秦州四郡,虽然姜叙无法每个郡都兼顾,但他还是尽可能的保护住了一部分百姓,在马岱的指挥帮助下,一路带着百姓边打边退,退守到了天水郡。

    冀县城比较大,也是天水郡郡治,姜叙在这里保护了数万百姓坚守,终于等来了援军。

    其他各县,多少也都收拢了一些百姓,虽然如今暂时无法立刻去救援,但既然冀县已经有了援兵,其他诸县解围,那也是迟早的事情。

    因此,当张溪和庞德领兵入城的时候,得到了冀县城内数万百姓的欢呼。

    可张溪和庞德都高兴不起来。

    这不是打了胜仗回来,获得百姓的拥戴.这是百姓劫后余生的庆幸,只能说是他们还没有对朝廷失去期望而已。

    尤其是张溪,在见到姜叙的第一时间,就开始责问姜叙,秦州之事,怎么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的!!!

    虽然在理论上来说,姜叙是秦州刺史,张溪是雍州刺史,两人算平级,张溪这么问,多少有些对姜叙不尊重。

    但问题在于,如今的秦州就剩下一个天水郡在手了,剩下三郡哪怕没有完全丢失,那也已经是失去了联系,他姜叙是要负主要责任的。

    再一个,天水姜氏能在大汉体系内混出一个秦州刺史来,跟当初张溪向刘备推荐姜氏一门也有很大的关系私下里来说,张溪就是天水姜氏的恩人。

    再加上张溪在刘备集团内部的地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因此张溪真敢责问姜叙,而姜叙也不敢糊弄张溪。

    姜叙把秦州的情况,一五一十的,跟张溪说了。

    这次秦州羌人叛乱,一大半,确实是天灾,但有一小半,也确实是人祸。

    天灾的原因,那不用说了。

    连着四五年的冬季大雪,别说秦州,就是雍州那边的日子也不好过,张溪每年都要划拨一笔雪灾备用款项,专门用在冬天的时候救济百姓。

    可问题是,雍州是平原地区,大汉少有的几个精华区域所在,张溪又有诸葛亮的承诺,可以在必要的时刻调动汉中存粮,因此张溪有这个把握能在冬季安置好百姓。

    秦州不同,秦州本身地广人稀,土地贫瘠,姜叙能在这四五年的连续雪灾之下,安置好汉人百姓,已经算是他能力的体现了。

    对于羌人,一个是姜叙本来就不怎么看的上眼,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另一个也是无能为力。

    因此,对比于以前马超当秦州刺史的时候,羌人的生活水准,顿时又差了一个档次。

    马超可以帮着羌人去争取一些冬日救济,换取他们作为雇佣兵帮助大汉作战,姜叙在这个事情上也不会跟马超为难但马超亡故后,大汉又实行休养生息的国策,再加上姜叙对羌人的潜在态度,羌人连当雇佣兵的资格都没有了,还能指望什么冬日救济。

    再加上羌人对灾害的承受能力明显低于汉人,连续四五年的雪灾,确实让羌人已经到了无法生存的边缘了。

    这种情况下,操起祖宗老本行,干劫掠汉人的事情,对羌人来说,一点心理负担都没有。

    而人祸嘛这个就要说道秦州这个地方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了。

    以前的秦州,还不叫秦州,还属于凉州一部分的时候,这地方的世家大族势力,就非常的大。

    当年马超在这里,都被四大世家联合起来,跟坑的不要不要的,老婆孩子都没了。

    可自从刘备北伐,收复故土,为了同时安抚地方世家和马超,把这个地方弄成了一个四不像,最后单独划出来,成立了一个秦州。

    有一说一,自从刘备北伐以后,马超已经变得温和了许多,也做出了不小的让步.除了在赵昂的事情上做的有些不要脸,但终究也算是报仇雪恨,符合这个时代的是非观。

    不要脸不是说马超剐了赵昂,那个不算事儿,真正不要脸的是强纳赵昂的遗孀王异,以及认赵昂之子赵月为继子。

    这事儿吧,虽然缓和了一些跟本地世家的关系,但.这些世家们对马超,始终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

    忒不要脸的人,实在没人敢信。

    但也正因此,马超知道自己在秦州的尴尬地位,他不得不尽力安抚羌人,以羌人雇佣兵作为自己在大汉内部的政治资本,来对抗秦州境内的世家大族们。

    可当马超死后,姜叙接任了秦州刺史姜叙本身就是天水姜氏出身,妥妥的世家大族之一,跟马超可不一样。

    姜叙上任的初期,本地世家对姜叙,那还是非常支持的。

    一段时间,秦州除了外部环境有点不稳外,内部还真有点“政通人和”的意思。

    但是吧,这个景象,在两年前,多少有点破灭了。

    两年前,姜叙不知道从哪里弄来了一个手段,称之为“青储之策”,可以在冬日提供战马青草。

    这事儿,本来是一件好事儿,本来秦州这地方就有为大汉提供战马的责任,本地世家多少都有些马场和牧场。

    因此吧,当姜叙有了这个“青储之策”的手段后,本地世家跟姜氏之间的关系就变的更加热切了,拐弯抹角的套近乎,希望从姜氏手里得到这个“青储之策”。

    这都是钱。

    但姜叙愣是一个人都不肯告诉,最后宁可摆着翻脸的可能,明言拒绝了本地世家对“青储之策”的觊觎,打死不肯泄露半句。

    这下,本地世家们开始对姜叙不满了。

    有发财的机会,大家一起赚嘛.怎么滴,你姜氏还想吃独食?!

    草原这么大,牛羊马匹这么多,你姜氏吃独食,也不怕把自己给撑死了?!

    世家大族因此对姜氏很不满,但这事儿,姜叙也是有苦说不出。

    这不是他姜氏要吃独食,而是这个“青储之策”,他根本不敢告诉这些西北世家们。

    “青储之策”,虽然是张溪提出来的,但诸葛亮早就跟姜叙和赵云叮嘱过,这个东西,在目前算是机密,千万不能被曹魏细作探听了去。

    人曹魏本身就是骑兵强悍的大国,再有了这个“青储之策”,那不是如虎添翼?!

    因此,在大汉没有大量骑兵武装前,这个策略,只能是停留在官府层面,绝对不能流到民间去。

    至于本地世家真的,你们自己盘算盘算,有几个家族,在曹魏那边没人当官的?!

    这个方法要是传给了这些人,估计用不了几天,这个方略就能摆在曹叡的御案上!!!

    尤其是王家和杨家。

    天水王氏本身跟太原王氏的祖上就是一家人,而杨家的杨阜如今更是曹魏集团的将作大匠,本身就是管这种技术活的。

    给姜叙十个胆子,也不敢把这个玩意儿透漏给这些世家们。

    再一个,如今的天水姜氏,已经跟季汉捆绑的很深了。

    姜叙是秦州刺史,虽然还有一个马岱分权,但终究也是一州最高长官。

    而姜维更不用说,那是先帝看重培养,如今更是天子近臣,未来前途不可限量.姜叙怎么可能为了这些世家利益,就轻易让姜氏陷入险境之中呢。

    因此吧.这次羌人作乱,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规模,造成这么大的后果,很难说跟这些本地世家们没有关系。

    这帮世家们到底还有些节操,至少没有主动煽风点火,掀起叛乱,但在叛乱初期,这些世家们出工不出力,坐视叛乱扩大,肯定是有的。

    他们的目的其实也很明确,就是希望这次叛乱引发震动,而朝廷鞭长莫及,不得不用“青储技术”来换取他们出钱出力,帮助朝廷平息叛乱。

    但.有一说一,他们也玩砸了,低估了这次羌人作乱的威胁性。

    如今,这些世家们也只能是跟姜叙一样,退守天水郡内,力保诸县不失,保住自己的最后基业。

    但.羌人叛乱,已经是起势了,不是那么容易压下去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