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胤禩与胤禔说着话的时候,一墙之隔的养心殿外。
梁九功与一个太监也站在殿外说话。
交谈片刻后,梁九功脸上一向挂着的菊花似的笑容不见了踪影,转而满脸严肃。
他沉声吩咐道:
“让那边的人继续听着,无论听到什么都给咱家记清楚了,但绝不许外传。”
“你先去,要么等他们说完,要么就等皇上吩咐了再回来。”
那小太监应声退去。
梁九功则对着外头又是挤眉弄眼又是咧嘴呲牙的,活动面部肌肉,整理了一下表情,这才推门进了养心殿。
殿内。
先前来拜见的阿哥们已经走了,而其余已经出宫的成年阿哥,除了老大胤禔之外都还没来,所以养心殿里如今只有康熙独自在看奏折。
离过年越近,事情就又忽然多了起来。
前些日子还好,最近因为翻了年就要南巡,内务府筹备好的章程终于呈上来,很多地方康熙看过后觉得不合适的都要朱批圈出重新改。兼之过冬天寒,许多地方都在闹灾,这些也得皇帝亲自处置才行,所以当小官的在放假,当大官的在轮班,至于康熙这个天子,那就没办法了,过年也要日日加班。
见梁九功进来半天没说话,伏案批奏折的康熙抬起头,打量他一眼,没好气道:
“什么事,说吧,少跟朕吞吞吐吐,有屁就放。”
不管是谁,别人放假他加班的时候都难免有怨气。显然,即便康熙是皇帝也不例外。
梁九功讪笑着上前,在康熙旁边低声道:
“皇上,方才大阿哥离开养心殿后,在月华门附近的小道上遇到了八阿哥,聊起来了。”
“大阿哥将奴才派去引路的小辉子踹开,说要与八阿哥单独聊聊,小辉子没办法只能走,不过,正巧那儿附近一直有掌仪司的人在暗中守着,听到了一些,他们现在还在聊。”
他没有称呼这二人为直郡王、八贝勒。
康熙注意到了梁九功的称呼,面色不变,但搁下了手里的奏折和笔,往后一靠,靠在了椅背上。
这老货向来圆滑,不可能犯这种错。
除非……事情有点大,需要梁九功用称呼来提醒他,那两个都是他的儿子,而非寻常王爷和贝勒。
康熙淡淡道:
“他们先前都聊了什么,说。”
梁九功迟疑了一下:
“大阿哥,似乎是想让八阿哥同他一起做生意。”
“是……”
“是卖官的生意。”
养心殿里的气氛骤然降到了冰点。
康熙正要喝茶,闻言,手里的茶杯被砰的一声放在了桌上,茶水溅到了刚刚还在批改的奏折上头。
梁九功吓得把头低下去,不敢继续说。
然而康熙却声音冷然地开口道:
“别装样子,你既然来同朕禀报,想来已经安排好了人去继续盯着。若这点子眼力见都没有,也枉费你在朕身边呆了这么些年头。”
“朕再说一遍——”
“有屁就放!”
梁九功再不敢耽搁,声音极低语速飞快地说:
“大阿哥说,他出去当差这些年,同朝廷里许多人关系都不错,有人脉,尤其是吏部那边。”
“这官既然朝廷卖得,其他人自然也卖得,纵使他不做这门生意,也有大把大把的人做。”
“原先皇上您定下来的规矩,是只要捐五百两银子,便能得一个九品芝麻官的顶戴花翎,这本是一个虚名,让那些人买回家光宗耀祖的,做不得实缺。”
“但吏部一番运作后,有想买官的便不通过朝廷捐官了,而是直接使银子买通吏部那边,花几千两银子可以买个品级不高的正经京官做,至于地方上……那就更加方便,也更贵一些。”
“大阿哥极力劝说八阿哥入伙,并许诺,要是他答应下来,一定将他塞进吏部当差。”
康熙越听面色越冷。
到最后,他捏在茶杯上的手都在微微发抖——
气的。
过了好半晌,似乎是终于冷静了几分,康熙才轻声问:
“那老八怎么说的?”
梁九功浑身都有些打哆嗦。
即便在皇上身边伺候了许多年,每每到了这种时候,他都难免心生恐惧。伴君如伴虎这句话不是闹着玩的,要是皇上发了雷霆之怒,身边人哪句话没说对,不过是个奴才而已,打杀了让皇上出气,谁都不会多说什么。
所以他绞尽脑汁,竭力将事情说得稍微不那么难听。
“八阿哥顾左右而言他,似乎并不想做这生意,但大阿哥的意思,是劝他不要跟太子爷混在一处,没什么油水,并拿了四阿哥举例子,说四贝勒府上捉襟见肘,全靠四福晋做生意、皇上赏赐才能勉力维持面子。”
“后头的还没结果,二位阿哥正说着,方才掌仪司那边传了消息后,奴才不敢耽搁,立即就先来同您禀报了,想来不久就会有消息。”
康熙面色阴沉,默然不语。
其实,有人在越过朝廷私下卖官这事,说他这当皇帝的不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甚至有很多时候,那些银子最终都落到了他的私帑之中。
自从十六岁那年擒鳌拜夺权,真正亲政之后,康熙就从未放下过手中权柄,也从未失去过对于朝局的把控。掌仪司,便是他监控朝臣的一个重要路子。
身为皇帝,他大可以将这些事情按住不发,找个合适的机会再行处置。
但身为一个父亲,他绝不能容忍儿子背着自己跟那些狗奴才合作。
皇子,天生就是做主子的,除了自己外,谁都不能操控他们。
偏偏胤禔,被明珠那狗奴才牵着鼻子走就算了,如今竟然还想拉老八下水一起给明珠当刀使?
什么混账蠢笨玩意!
良久,康熙脸上扯出一个比冬日寒风还要冰冷的笑容。
他轻声细语道:
“料想老八那孩子应该不会蠢笨至此。”
“如果他真的那么蠢,答应下来,今日掌仪司听见这事儿的人就都处置了。”
“要是没答应,你将他们各自都如何说的、又准备如何做,能打探到的都探查清楚,回来禀报。”
“他若能妥善应付了老大,那许多事情,或许还能再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