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试开始
作者:业小灵   在镖局抢劫的日子最新章节     
    慕骁行回去后连忙托人打听,总算弄到了书院考试的第一手资料。

    京华书院入学考试每隔两年一次,在高阳别院举行,所以学子们又称之为高考。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初试在六月初七和初八两天举行,又分文试和武试。文试考的是明法、算术、诗赋和经义,武试考的是骑术、射箭和演武。

    武试慕骁行当然不怕,但文试,这就很难说了。

    诗赋自然就是写诗作赋,慕骁行虽然文采一般,但混个合格的成绩问题不大。

    明法考的是大魏律法,当年慕骁行在北荣被锦衣卫强逼着假扮专使赵睿,死记硬背了整本大魏律法和礼部条例,现在总算派上用场了。

    算术这一科慕骁行已经不抱希望,他小时候虽然学过《九章算术》,但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而且书院的入学考试也不可能只考《九章算术》。算术这门学科需要日积月累的钻研,短时间不可能速成,索性直接放弃。

    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通常以经文书句为题,考生作文阐明其中义理。这玩意慕骁行从小到大碰都没碰过,只能抓紧时间找个老师恶补一下,现在报一个经义考前冲刺班,希望还来得及。

    一晃半个月过去了,终于到了六月初七这一天。

    慕骁行起了个大早,收拾好行装,早早来到书院门口等待入场。

    和慕骁行一样早早在门口等待的考生有很多,至少也有两三百人。

    早上八点整,京华书院院门准时开放,考生依次在门口核验身份后被带往一处宽阔的石坪排队等候。

    慕骁行来到石坪上的时候,石坪上已经汇聚了四五百人,他估计这只是考生的一半左右,但京华书院今年只招收三百六十人。

    大约三中取一的比例,平心而论,这个比例的确不算高。

    石坪上的考生们个个敛息静气,没有人左顾右盼、交谈闲聊,毕竟在场的考生都是大魏优秀的青年才俊,谁也不会在此时落了涵养和风度。

    就在这时,慕骁行身边突然来了一个熟人,薄纱掩面,但慕骁行仍然一眼就认了出来。

    内阁首辅大臣秦仲的掌上明珠,秦小如。

    慕骁行微笑着和秦小如打了个招呼。

    秦小如看见慕骁行,心里很是惊讶,不光是现场一千多考生两人竟然碰巧遇上,而是因为慕骁行居然有参加京华书院入学考试的名额。

    马全一案,慕骁行一口气得罪了整个锦衣卫上下和大魏五大门阀之一的宋阀,还有顺天府和刑部,当然没有好果子吃,没几天就被一脚踢到了惠州这种荒凉之地。秦小如原以为慕骁行这两年肯定混得很不如意,没想到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慕骁行竟然拿到了报考京华书院的名额。

    不过秦小如还是很高兴,说道:“一别两年,慕兄风采更甚以往,可喜可贺。”

    慕骁行当然知道这只是秦小如的客套话,说道:“在下也祝秦小姐今日在考场上旗开得胜。”

    考试马上就要开始了,大家相互说两句吉利话,总不是坏事。

    这时,一道清越悠长的钟声传来,考生在书院教习的指挥下开始进入考场。

    慕骁行拿着考试凭证,按照上面所写的编号,走进考场之中,找到属于他的位子,坐下来拿出笔墨,静等考试开始。

    第一天上午考的是明法和算术。

    明法不难,慕骁行提笔就写,很快答完,第一个交卷。

    第二科是算术,慕骁行拿过试卷看了看,一共五道题。

    第一道题很简单,考的是勾股定理,勾三股四弦五,这连蒙学的幼童都知道,慕骁行轻松答完。

    第二道题考的是九宫格,一至九九个数字,每格横竖都有三排,思考怎么使每行、每列以及两个对角线上的数字都为一至九。这个游戏不仅仅考验人的数字推理能力,也同时考验了人的思维逻辑能力。

    慕骁行思考了足足一刻钟,总算把九宫格全部推算完毕。

    再看下面的题目,整个人瞬间就感觉不好了,难度一个比一个高。

    第三题慕骁行已经觉得无比辣手,绞尽脑汁总算解了出来,然后就交卷了,依然是第一个交卷,此时距离考试结束还有两刻钟,慕骁行顶着众人羡慕的眼神大步流星地出了考场。

    反正剩下两题肯定不会,还不如提前出来呼吸下新鲜空气。

    另外慕骁行也怕晚点出来万一碰上秦小如,两人要是讨论起剩下两道题,他可是完全不会,岂非很尴尬。

    晌午,烈日当空的时候,上午的考试结束。

    考生们汗流浃背地走出考场,立即三五成群的对着答案,相互议论、讨论起来,有的风轻云淡,有的一脸失落,也有的欣喜若狂。

    中午考生们随便吃了书院食堂准备的午饭,然后振作精神开始迎接下午的考试。

    下午考的是诗赋和经义。

    诗赋的答题规则很宽泛,没有要求必须的平仄和韵脚,只是要求押韵和扣题,五言、七言、绝句、律诗、词、骈文或赋皆可,但一看题目慕骁行就觉得有些蛋疼。

    第一题的主题是相思。

    虽然这个主题并不难写,若是换秦叔炮来写,估计思路如井喷,但对慕骁行来说就是无病呻吟,忍不住低声感慨道:“出题人脑子进水了吧,怎么到了夏天还在思春?”

    慕骁行磨墨蘸笔,运腕非常认真地在试卷上填了一首钗头凤。

    相思泪,人憔悴,高楼望断无由醉。

    天涯远,痴情怨,浮生转眼,情牢深陷。

    恋,恋,恋!

    春江水,斜阳坠,痴心寒饮几年岁。

    情丝转,离殇黯,婵娟欲揽,飘风零乱。

    念,念,念!

    第二题就正常多了,以古代任一历史人物为题,其他要求同上。

    虽然题目上说古代任何历史人物都行,但傻子都知道肯定要选忠臣良将来写,这关乎政治正确的问题,你要是选吕不韦司马懿之流,那不是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所以慕骁行选择了诸葛亮。

    熟悉蜀汉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是历史上一个把理想主义刻在整个朝堂的国家。

    少年人看,向往君臣恩重,义薄云天;

    中年人看,佩服九死不悔,百折不挠;

    老年人看,感叹世事无常,天命难违。

    最终慕骁行在试卷上写道:

    忠臣自古何惜命,虽死犹能著汗青。

    碧血洒来浇块垒,唯留肝胆映苍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