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驸马正文卷第一百七十四章相谈2朱慈烺怔怔出神,直到朱媺娖叫了两声,他才回过神来,脸上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娖儿,周显可有什么话要你带给我?”
朱媺娖点了点头,从袖筒里拿出一封信递给朱慈烺。“他没说别的,只说你看过这封信就明白了。”
朱慈烺打开,只见里面只有一句话。“但凡南北割据,南边必据有襄阳、川蜀,现今二者皆不属明,为之奈何!”
就这……
朱慈烺愣在当场,过了好半晌,他突然哈哈大笑,将信递给朱媺娖。
朱媺娖看过以后,疑惑的看向朱慈烺,“皇兄,这是?”
朱慈烺止住笑道:“周显这是向朕求援呢!但又不愿明说,只能用这样的好似很好心的提醒朕,写下了这样莫名其妙的话。”
朱媺娖摇了摇头,表示自己不太懂。“皇兄,那你会帮他吗?”
朱慈烺沉思片刻,轻轻的点了点头,“若是周显能将清军引到河南,朕自然不会错过收复襄阳的机会。但目前还有点问题……”
朱慈烺转头向朱媺娖道:“娖儿,天也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吧!明日我们再相谈。”
朱媺娖点了点头,站起来微微一揖,起身告辞。
朱慈烺送她到殿外,看着她走远。
韩赞周上前,“陛下,夜里凉,是不是去皇后那里歇息?”
朱慈烺摇了摇头,“派人出宫,叫史可法、高宏图、姜日广、堵胤锡来,朕在武英殿等着他们。”
走了两步,朱慈烺突然回转身子,“把鲁王、卢九德、马吉祥,还有马士英也同时叫过来。”
朱慈烺拿出周显的信递给韩赞周,让他传给众人阅看。“堵爱卿,若是周显和清军在中原大战,那我军能否收复襄阳和巴蜀?”
堵胤锡沉默了片刻,恭谨回道:“陛下,若能尽快收降闯军,以其为前驱,收复襄阳指日可待。至于巴蜀,小曹将军在川地失利,目前暂时无再次出兵北进牵制吴军的条件。而若仅从荆州一路西进,道路险峻难行,而吴军只要全心应对,收复巴蜀就会困难重重。”
看朱慈烺眉头微蹙,堵胤锡继续道:“陛下,臣以为目前大明不具备收复巴蜀的条件,对吴三桂应以拉拢为主。毕竟若我大军进逼襄阳之时,吴三桂出兵支援襄阳清军,将会给我军带来无穷的麻烦。”
朱慈烺转头向默默颔首的史可法,“史爱卿,方一藻有回信了吗?”
方一藻曾任辽东巡抚,吴三桂曾拜到他门下。后来因为和满清私下议和的事情泄露,方一藻被黄道周抨击而被罢官。
考虑到他和吴三桂的紧密关系,得史可法推荐,充当使者去见吴三桂。
史可法点了点头,回道:“方一藻在回信中说,吴三桂对其极其客气,但对归降朝廷之事却一直闭口不言。唯有其手下军师夏国相在与方一藻私下相谈的时候,提起满清封吴三桂为蜀王,许诺让其永镇巴蜀。”
朱慈烺握了握拳头,“吴三桂也想朕如此待他?”
史可法轻轻的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高宏图上前一步,声音洪亮道:“陛下,吴三桂本是大明之臣,受大明隆恩日久,却在大明危难之时投靠满清。此等不忠不义之徒,若是封王,那置其他忠臣良将于何地?所以,封王之举万万不可。”
姜日广眉头紧皱,“但若不封其为王,以吴三桂之性情,会不会彻底投向满清?现今吴三桂已完全占据巴蜀,朝廷对其封不封王,又有何等区别?只不过一个虚号,给不给他又有何等所谓?要知道,吴三桂目前可有雄兵近十万。”
高宏图大手一挥,“姜大人此言差矣!大明目前虽然只剩半壁江山,但是却是天下正统之所在,在某些事情上绝不可让步。”
马士英附和道:“高阁部所言极是,吴三桂何等人,怎么配封王?异姓
封王,置各地大明藩王于何地?”
高宏图虽然不喜马士英,对他的附和自己却十分满意,深深的点了点头。
朱慈烺也点了点头,转向堵胤锡道:“堵爱卿,你以为呢!”
堵胤锡道:“臣以为两位大人所言的都有道理,但臣更觉得吴三桂是否归顺大明不在于他,而在于外在形势的变化。若大明强,他自会归顺大明。若满清势大,他仍旧效忠满清。但他更希望的恐怕是南北对峙,好让他永久掌控川蜀。”
朱慈烺点了点头,“你继续说。”
堵胤锡道:“陛下,封吴三桂为王获取不了他的忠心。若是能稳住他,不封其为王亦可,例如以侯公之爵诱他,许其镇守川蜀。只要可以暂时稳住他,好让我大军收复襄阳,至于将来之事留作将来再做考虑。毕竟现在形势瞬息万变,实难料将来会如何?臣以为我军首要之务还是尽快收降湖广闯军,否则就算形势有变,我军恐怕也难有所作为。”
堵胤锡的话引得了众臣的一致赞同,又谈了良久,他们终于达成了一致。最多给吴三桂封以侯爵,但可以许诺让其永镇巴蜀。
最后,朱慈烺说道:“堵爱卿,你尽快赶回武昌,朕给你全权之责,收降他们。若有机会,起兵向北,收复襄阳。”
堵胤锡跪下,“臣遵旨。陛下,臣还有一请。”
朱慈烺点头道:“你说。”
堵胤锡道:“高杰和闯军不和,请陛下下旨将之调离湖广,以避免生乱。”
朱慈烺点头同意,说道:“如此也好。史爱卿,要不就将高杰调回南京吧!”
史可法回道:“陛下,曹变蛟川地战败,一直在请求朝廷援兵,您看是不是将高杰直接调向云南?而且,若有一支朝廷大军在云南,也可以在南侧牵制吴三桂,以防他到时候增援襄阳清军。”
朱慈烺明显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史可法的意思。
因为史可法曾向他提过,大明现在各地都缺银子。云南是富足之地,铜矿丰富,又有沐国公数百年的财富,正可以纳之为朝廷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