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秘密任务
作者:王者近水   化工研究院最新章节     
    时间到,得回化工研究院农药组报到了。两个徒弟李世金,李世银确实给我争气。在他们的努力下,四个通霄连做了八批农药挑灭灵的原药,主含量每批都十分稳定的达到了93%以上,距离国外的96%还差三个百分点。可比原来最好的实验结果88%高出五个百分点,与原来的平均主含量68.7%对比,进步得太多太多了。

    甭管他们的文凭只有初中,化学是一门实践性的科学,数据明明白白的放在大家面前,让人不得不承认这两小伙子有做实验的天份。

    稻田选择性灭草的时间过了,可旱地玉米的选择性灭草还是可以进行的。王米植株高大,密不透风,在里面喷撒农药,对人体的危害可能性比稻田中的更高。

    有了上次中毒的教训,徐振龙老师要求他们每喷两行就到田头停顿几分钟,问明确无不适后再继续操作。从始至终都明确答复,身体上无任何不适。

    第二天早上,发现除草结果比较理想,玉米叶子碧绿碧绿的,草却枯死在地里了。而用原来合成出来的原药配制的对照组实验,玉米叶有明显的烧焦现象,试验获得局部成功,大家又开始重燃起希望。

    “其实,试验禾苗的机会还是有的,我们村有几个村民种的是单季稻,要比双季稻晚几十天,现在正是时候。”俩徒弟十分腼腆的下徐老师提出建议。对于农村中农作物的生产季节情况,他们比实验员更了解。

    得到了两个好助手,虽然他们的理论水平不如学校的毕业生,可搞农药的需要有两个对于农民种的庄稼特别了解的人,徐老师有些欣慰。租用了农民的单季稻田再试。结果很明显,含量低是导致禾苗部分烧焦的罪魁祸首,百分之九十三的原药也有极少量的烧焦现象。是伊朗没有完全成功,但是主攻方向已经十分明确了,把它提高到与国为农药的同等水平。

    我可以特招他们为临时工,在课题组协助我们的工作。徐振龙老师做出了这个决定,于是,拉上王进水来到姚院长的办公室。

    临时工不占编制,研究院院长当然是满口答应:“想不到小师弟你这么短的时间内还带出来两个好徒弟。难得你与徐老一起到这里,我们聊聊天?”

    研究院的院长工作很忙,一般不会找人聊天的。肯定还有什么事,需借聊天的名义说。会是什么事呢?王进水充满了好奇心。

    “徐老,你是哪一年到我们研究院的。”姚院长与徐振龙开始聊起了当年。

    “那个是很久以前的事了,研究院成立那年,记得是五二年我就已经来了,一干就三十年了。”提起往事,徐老师有很多的感慨。

    “记得徐老师在进研究院之前,是在美国某研究所的,工资要比国内高出了不知道几十倍。当年,为什么选择回国呢?”这不是很明显吗?爱国呗!姚院长为什么提起了这么简单的问题。

    “祖国需要,没有其他第二个想法。那时,我们什么工业基础都没有,国家号召国外各行各业的人才回来报效祖国,我与几个同事啊那是热血沸腾,所以带着国外的技术回到了我们祖国的怀抱,唉,只可惜他们几个都去世了,只剩下我这把老骨头。”这是回忆杀,被姚院长提起了这个语题,徐老师顿时热泪盈眶,说起了当年回归祖国的艰难过程,先是国外不同意,各种游说劝阻,台湾也同时争夺他们,后是技术资料带不回来,通过了种种非正常的手段,才把最需要的技术资料带到了中国。

    两个老人一起话当年,把我一个小年轻留在旁边旁听,是哪一个意思呢?王进水满头雾水。

    “小师弟啊,你过些天就有出国到德国去了。师兄有个秘密任务需要你设法完成。”姚院长开始转入正题啦。

    还有秘密任务?王进水倾了倾身体,竖起耳朵,“工作上面的事情,姚院长说怎么做,我就怎么执行呗。”

    “还记得上一年低温的冰箱密封条那事吧?陈工哪里研发进程很不顺利,你去德国的时候好好的留意下这方面的技术。如有可能,要想方设法把这个技术带回来。”

    怎么会忘记呢?这是王进水的成名作,因为有了耐低温塑料密封条的事,王进水的命运开始改变,如果不是这个,现在还在合成化工厂当操作工,家里的生活条件也依然穷困潦倒呢。开挂人生从冰箱密封条开始。

    王进水总算明白了姚院长为什么与徐老师话当年,聊了这么长时间的原因了。为了完成研发任务,为了我们国家,你可以用各种的方法拿到这个技术。很多年前,热血爱国的老一辈们就是这么干的。

    “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们进行技术封锁,我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突破这个封锁,从德国的同行之中,拿到这个技术。”王进水站起身来表态。

    在化工研究院,王进水所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查阅资料。资料主要就两大块,文献与专利。对于专利,国外公开的很多内容是有所保守的。并不是说你看到了专利全文,就可以照着上面重复,得到你想要的结果。

    “能不能跟德国方面联系一下,为了合作顺利,我们方将增派一名技术专家参与谈判与技术交流?”姚院长提出了要求。

    “签证办好就出行了,时间上可能来不及吧。”王进水担心的说。

    “这个我来解决,德国跟我们这里有时差,晚上你到我的办公室给德国客户打电话。”姚院长趁热打铁,敲定了这个事情。

    加派一名技术专家,那么合作的进程将会顺利很多。电话交流的结果,德方许全珠当场答应,只是有发邀请函的话,时间来不及。

    “请求他们向中国大使馆发一份电报。”姚院长在边上轻轻地提醒。

    “电报上面没有公章,如果中方没有意见,我们可以立即发给你。请你们报上受邀人的名字。”许全珠那头很干脆地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