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楚国来使
作者:被C的走不了路   岳打开双腿开始配合交换最新章节     
    周楚暮睁开眼睛,看向凤椅上的蓝雨熙,嘴角露出一个满意的弧度。

    蓝雨熙脸色有些发白,对着周楚暮强行挤出一个笑脸。

    直到这一刻,她才对皇帝姜居感同身受!也不由对姜居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就凭姜居手下这几个臭鱼烂虾,如何去跟权势滔天、智谋无双的周楚暮斗?

    周楚暮调动军队的事,他只和王介甫讨论过,也是王介甫为他拟的调令。所以周楚暮麾下的那些鬣狗都还不知道这件事。

    此时欧阳朔、张机、荀子思等人听到了丞相的安排和杨惮等人的反应,不由都是大吃一惊,没想到丞相已经开始行动了,丞相不是说要先开府治事吗?怎么就准备直接动手了害得他们一点准备也没有。

    几个人互相偷偷看了看,欧阳朔给张机使了一个眼色。

    “丞相,太后,臣有本奏。”

    蓝雨熙一下就认出了张机,对于周楚暮麾下的几个核心人物,她可是下了苦功夫的:

    “张尚书请讲。”

    张机说道:“上次朝会,群臣讨论科举改制,对刊行百家学说一事,未有定论。如今臣等已经有了章程。”

    周楚暮看了张机一眼,张机连忙露出谄媚的笑脸。

    周楚暮不由一哂:算你们识相。

    蓝雨熙对上次朝会的事情并不清楚,问道:“上次朝会发生了何事?如今又是个什么章程?”

    张机解释说:“上次朝会丞相提出改革科举考试,改明经科和进士科为理工科与政治科,政治是谓‘道洽政治,润泽生民’,理工是谓‘制天命而用之’。并增设了考试书目,增加了《墨子》、《齐民要术》、《吕氏春秋》。书目一多,就加大了读书人的负担,为方便天下士子购买书籍,丞相提出由朝中大臣负责刊印科举考试书籍,并低价销售给士子,造福天下读书人。”

    蓝雨熙点了点头,这是善政,不过她现在学乖了:只要是周楚暮提出来的政策,说不定都有猫腻,她还是先不要说话,先观望一下朝臣们的反应,免得又陷入了和刚才一样的境地。

    张机继续说道:“因为增设的考试书目,每次科举都要更换,于是众臣们便提出了干脆刊印百家学说一事,但是在由谁来刊印学说一事上,众臣们起了争议,所以上次朝会此事没有商议出结果,不过今日我等已经拿出了一个完善的章程。”

    其实三天前的朝会他们已经有了结果,就是他们这些鬣狗瓜分了好处,甚至将周楚暮排除在外了。只是徐远的死震慑了他们,而周楚暮又提出了开府一事,让他们看到了更大的好处,于是他们又准备将刊行百家学说的权力还给周楚暮。

    蓝雨熙点头,示意张机继续。

    “由于刊行百家书籍,耗资过巨,对国库压力太大。我们众臣决定为国分忧,散尽家财,促成这百年未有的文化盛事!

    我们准备团结在丞相的领导下,以丞相的指示为纲领,一切听从丞相的命令,服从丞相的安排。将刊行百家学说、并召集百家学者之事交给丞相主持。

    我张家出资五千两,负责刊行孟圣学说,司空欧阳家出资八千两,负责刊行道家学说,侍郎陆羽出资三千两,负责刊行法家学说,礼部尚书王家出资五千两,负责刊行孔圣经典......”

    “......所有刊行的书籍都将经过丞相府的审验,交由丞相亲自校正。”

    其实他们出的钱怎么可能只有几千两,每一家最少都出了上万两不止,但是在奏章上他们不能这么说的。他们这几千两,都是倾家荡产,将他们多年省下来的俸禄都献给朝廷。

    张机说完,将拟定的章程交给了李忠,李忠将其送至蓝雨熙面前。

    冯去病冷哼一声,面色难看。上次他嘲讽周楚暮是‘罢黜百家,独尊周术’,然而这次是周楚暮一党瓜分了大部分的刊行书籍的权力,他反倒没了说辞,毕竟明面上,周楚暮这是搞的百家争鸣,是百花齐放。

    蓝雨熙象征性的翻了翻章程,然后将其合上:

    “众卿可以异议?”

    一时雅雀无声。

    工部侍郎陈朝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站出来说道:“微臣家学乃是先祖传下来的陈氏鸿学,臣也薄有资产,臣愿加入刊行百家学说计划,自主出资刊行我陈氏学说。”

    蓝雨熙见状,问道:“丞相以为如何?”

    周楚暮轻轻吐了一个字:“可。”

    陈朝顿时大喜:“多谢丞相,多谢太后!”

    见陈朝加入了这百年难有的盛事,一时间其他大臣也纷纷起了心思,又有几人出来说要加入百家计划。

    周楚暮一时不胜其扰,对李忠使了个眼色。

    李忠长喝一声:“肃静!”

    众人安静了下来,周楚暮说道:“朝堂上吵吵嚷嚷,成何体统?!此事太后尚未决定,你们争个什么?”

    蓝雨熙闻言,不由在心里翻了个白眼:

    “众卿对丞相的安排可有异议?”

    这回所有人都齐心了,除了杨惮几人没有开口,所有大臣都齐声说道:

    “我等并无异议。”

    “那好,此事就交给丞相负责。众卿若是还有想要加入的,只管去找丞相便是。”

    一时间那些想要加入这文化盛事的大臣,纷纷转动着心思,想着该怎么讨好丞相,让丞相多给自己家一些份额。

    “众卿还有何事启奏?”

    “太后,楚国派遣使者,前来吊唁柔质慈民施勤无私宽裕慈仁...惠皇帝,如今正在殿外等候太后召见。”

    楚国是魏国盟友,作为盟国,楚国派遣使者吊唁不仅仅是礼节,如果楚国没有派来使者,引起了魏国不满,对楚国来说不仅仅意味着失去盟友的危险,甚至可能会导致灭国之灾。

    楚国乃是小国,立国都是靠着魏国的支持,所以楚国才会在魏国国君去世后,就派遣使者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魏国京城吊唁,这是为了表明楚国十分重视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