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妥帖(上)
作者:久久综合色悠悠   女性私密部位粉嫩嫩最新章节     
    第243章妥帖

    “小董,按胜利的意思来,你们不想舍命,自然有别人敢舍命。

    资料馆、图书馆,是可以普惠中医的,可为!

    好了,就到这吧,资料一事就足够你们做了。

    实在没人,小董、小祝,你们上……”

    史老没有董师那么多的想法,中医行至水穷处,也是他不曾想到的。

    他对中医有自信,自四十年之前就有自信,中医磅礴,他一个半路出家的都能有此成就。

    想着培养一下,后辈里面总会出现超越他的天才,可不曾想,如今的门人子弟,都不曾超越四十年前的他。

    这是史老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在他看来,中医不难,入门也不难,成名成家也不难。

    难在成家之后的精进,他一生育人无数,这段时间,被柳氏一脉的嫡子打上门来,史老才真正仔细看了看李胜利半大小子的手段。

    与自己育人的手段相比,李胜利显然更胜一筹,一册正骨八法,就赢得了所有下乡医生的好感。

    再加上后续,不说所有的下乡医生都要学中医也是差不多的。

    下乡的医生,看如今的风潮,至少数以十万计,数十万有志于中医的学徒啊,这买卖做的。

    年轻有大志,说的就是李胜利这种人,正因为他年轻、根底浅,所以才能想出符合自己年纪的想法。

    而626指示,推动的又主要是像他种半大小子,合辙大势,也就理所应当了。

    身边再有小柳提点,推动大势之后,再提出五项变法,也是很正常的。

    厘清中医理论,是给成名成家的中医师,开拓了前路,一旦再厘清药性,成名成家之人,也就有了依据,施药开方就更为精确了。

    成名四十余年的史老,对于中医的理解很透彻,中医之秘、秘在剂量,这话不假。

    一剂方子,各门医书上的效用可是大不相同的,中药为何要增减加味,还不是原方或是经方,不足以让中医师应对病患。

    诊脉辨症准确,施药却拖沓,也是大部分中医所要面对的问题。

    依史老所见,三日或是三剂,中药当见成效,不见成效,不是诊脉出了问题,就是药剂出了问题。

    而药剂不准,更是关窍所在。

    厘清中医的理论与药性,真是刻不容缓了,再不做变通,中医的大势就要颓废了。

    所以,不容自家的弟子门人辩驳,史老这边就拍了板。

    实在是没人可用,只能用自家弟子往上顶了,他也想柳家人上去,可小柳没资格,李胜利又不能上,柳家没人了呀……

    “老师……”

    见老师急着拍板,董师想说说里面关窍,可史老这边却不容他质疑。

    “胜利的路子比我的对,你们都这岁数了,也该为大传承出力了。

    小祝是我女婿,有事他先上,他不成,你再上。

    你们两个还不能促成此事,那以后的史家也是胜利说了算。

    我老了,但还有余力,胜利,我先给你起草理论的厘清。

    好了,此事搁下。

    胜利,你来一趟不易,老朽是要考校一下的……”

    大事难做,即便史老已经八十多了,但做事依旧有耐心。

    与亟待解决的五项大事不同,李胜利自身的本事,才更重要。

    外人变法中医,就不是那么的名正言顺了,温病柳家的传承人,医术首先要过关的。

    他的两个弟子回来说过,李胜利是骨伤高手,但骨伤乃中医偏门,温病派都有些力弱,以后这位柳家传承人,最好要兼上三四门的传承。

    才能真正在医界站的住脚,医界虽说不齐心,但医界也讲究手艺,你的手艺无人可及,那就有了绝对的话语权。

    不服,那就病患身上见真章,中医擂台打不赢,管你是多大的医家,只要应战,那就只认手艺。

    老祖宗立下的这种规矩,就是给李胜利这种人的,名声不够,那就以艺压人。

    李胜利入门的病症是脾虚,而史老这边也极擅脾胃,几句话一问。

    李胜利这边就多少有些露怯了,不得不拿出一些后世总结过的零碎出来应对。

    “基础还是浅了,虽说你的骨伤手法不错,但还是要兼顾三五流派的,温病、伤寒、局方、温补,就定这四派吧。

    你的基础虽浅,但立足点颇高,以后想要压服医界,不多学几个流派也不成。

    小董,胜利四派入门的典籍,你去寻来。”

    大致考核了一下李胜利的基础,史老微微皱眉,到底还是年岁轻了,基础不成。

    按照李胜利的岁数,想要凭手艺压服医界,只怕至少要穷二十年的苦功。

    “多谢史老指点。

    城里大事,还得您多费心。

    北上的吴门医家,您留一下,我看就明年一年吧。

    毕竟肺痨的联合用药,还得诸多验证,临床的时间不会太短,让他们也参与其中吧。

    董师去司里说项的时候,提上一嘴,把他们的关系先借用一年。”

    谢过史老的指点之恩,对于救治王芷母女,统哥应的中医内科基础,李胜利这边也起了热切之心。

    按史老所说,要精通三五流派,这话多少有些扯淡了,一本医宗金鉴,算是伤寒派的,就足够一个人穷尽一生去学习了。

    三五流派,那就是三五套这样的典籍,按柳爷的原话,没有一百二的寿限,玩不成这个的。

    截胡吴门医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现在可没有游医一说,能被吴门派到四九城的,肯定都是医派的大拿。

    截胡这些人,首先要走通了公家的关系,这个是李胜利玩不转的。

    即使谢公子、王前进,或是老婆杜骄阳等人玩得转,所付出的代价,也远远大过董师这边。

    留吴门医家,董师向司里说几句话就差不多够用。

    无论是以肺痨联合用药为名,还是以中医研究院为名,都是很容易的,无非一年的时间。

    司里,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谢绝了史老留饭的要求,李胜利带着肖豹就出了史家院子。

    史家这边偶尔交流就好,关系太近不妥,史老这边明年入夏少不了麻烦,李胜利不想有太多的变故。

    史老这边,李胜利如今的态度,就是要敬而远之,太过亲近,不利于以后的救助。

    “叔,我看您拒绝留下吃饭,史家人的面色不太好,咱们是不是失礼了?”

    走出史家的范围,肖豹也就开口问起了李胜利不在史家吃饭的原因。

    “关系亲厚不在一顿饭上,我不吃,史老不会恶了我,史老不请,我也不会恶了史老。

    但有事的时候,史老有麻烦我会去解决,我有麻烦,史家顶不上,史老也会顶上去的。

    我是柳家家主,史老说了要携手,就不会轻易的退却。

    我这边也是一样。

    有些时候,铁杆的关系,并不流于表面,你要慢慢学着看清。”

    让肖豹陪着到了四合院的街口,李胜利一样不留他吃饭,手一指就把他打发城西去学车了。

    阅历的增加,必须不断地历经世事,独自跟训练场的守卫打交道,也是增加阅历。

    看着肖豹的身影,李胜利更坚定了让他去口外的想法,如果有可能,年前年后,就让他留在口外,跟着人去草原上换羊。

    会跟人打交道了,就会笼络人手,高中生到了秋天也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回到家里,只有弟弟李建设一个人在看家,李胜利以为老娘去了哥哥姐姐那边,就说道:

    “建设,跟老家来的哥哥姐姐还是要多亲近的。”

    李胜利这话,惹的弟弟李建设很是不快,他倒是想要亲近,结果老娘一个大嘴巴子,他就成了看家狗。

    “亲近啥?

    咱妈跟哥哥姐姐都去食品厂上班了,我倒是想去,结果咱妈直接给了我一个嘴巴,让我老实看家。

    她说了,回来要是家里没人,就打断我的腿。

    哥,我同学找我有事儿,你看家吧……”

    说着,弟弟李建设,就把面前的书本一推,抬腿就要出屋子。

    看家,李胜利可没这闲工夫,一把薅住弟弟的衣领,拉着他就看向了门外。

    “我待会儿要出去,要是咱妈回来看不见你,看见那些树条子了吧?

    都是给你备下的,昨儿个咱大姐让妈抽的都不敢坐,你要是想尝尝屁股被打烂的滋味,我就不拉着你了。”

    以李家大哥的身份拦着弟弟,李胜利知道拦不住,也不想自讨没趣,差不多的岁数,弟弟就没有服哥哥的。

    但老娘好使啊,几根修理整齐的树条子一看,李建设就怂了,屁股被打烂,他也不是没经历过。

    老娘肯定下的去手,想着前天的火钩子,他缩了缩脖,直接怂了。

    “哥,你去给我买两本小人书看看吧,待在家里太闷了。”

    弟弟的要求,李胜利自然要满足,看着一脸希冀的弟弟,好大哥点点头。

    “这就不叫事儿,在家把饭做了,我这就给你买去,保你满意。”

    在弟弟期盼的眼神里,李胜利转身出了院子,说到做到,他直奔最近的新华书店。

    在售货员都有些羡慕的眼神儿里,买了三十七块钱的小人书。

    薄的差不多都是一毛四一本,零星有些厚点的贵一些,三十七块,买了二百多本小人书。

    全套的三国跟红楼,李胜利也买了,这些都是要留给老娘看的。

    看书长知识,哪怕是小人书也一样,现在的小人书,都是名家绘制,即便是注释,也都是高手拣选,教育意义很重。

    至于弟弟李建设,今晚不被老娘打哭,就算家里老娘改了性子,这顿暴揍之后,他要是还对小人书有爱,那就是老娘不给力了。

    正在学医的时候,嫌闷想看小人书,真是不知道咋想的。

    自己偷偷买本,偷着看或者是租着看多好,吃大户吃到他这个哥哥身上了,不多买点,都对不起这份兄弟情。

    进了家门,李建设看到哥哥拎的两大包小人书,顿时兴奋的叫了出来。

    麻溜的给大哥李胜利安排好了午饭,李建设不管不顾,举着窝头就看起了新买的小人书。

    对李建设而言,能一边吃着窝头,一边看着属于自己的崭新小人书,绝对是人生最大的享受。

    作为哥哥的李胜利,也是一边啃着窝头,一边欣慰的看着弟弟。

    有了这些小人书作为鞭策,想必这个寒假,弟弟会在背书上有所精进的。

    至于为什么敢买小人书,不敢买医书,因为李胜利买的小人书,大多都是渡江侦查记、鸡毛信这类。

    除了三国跟红楼,其他大多是讲战争的小人书,这里面也是有斗争智慧的。

    现在有孩子的家庭,大部头买不起,零星的小人书谁家没有个十本二十本的,李家孩子多,小人书多点,是说的过去的。

    翻旧了之后,你知道是一毛四一本买的新的,还是一毛三本买的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