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就是时代的悲剧,以及明朝的悲催。
只因,一般情况下,开国太祖皇帝留下的制度缺陷,后世皇帝多少会逐渐纠正。
但老朱驾崩以后,又偏偏遇上个奉天靖难,燕王朱棣造反,抢了自家大侄子的皇位,更是为了彰显自己执政的合法性,几乎全盘保留了朱元璋的政治遗产,让明朝的顶层设计,先天性的缺陷固化了下来。
所以,老朱前期就吃了没文化的亏,更是因为年少时的穷苦,才搞出来这么一系列的骚操作。
那现在既然有萧寒在这里,就不可能坐看朱元璋乱搞,所以,改革交易制度,重新定制货币,势在必行。
萧寒又是将改革交易制度,重新定制货币,全盘讲述了一遍,朱元璋这才点了点头,算是明白了萧寒的意思。
“那就按照你说的办吧。”
老朱也的确很心动,这样在短时间之内,完全可以解决国库空虚,入不敷出的情况,也可以借此完善与改革大明的货币交易体系,不管从哪一方面入手,都是上策,所以,为何不用?
“启禀陛下,改革交易制度,重新定制货币,必须由专门的官员,来为此事负责,而微臣身兼洪武大典,俨然分身乏术,实在是分不出精力,而陛下忧心忧国事,自然不能事事亲为。”
“所以,微臣斗胆请奏,请太子殿下入臣肃宁侯府,微臣定当倾囊相授,以保我大明万世之基业。”
萧寒又是缓缓起身,看向朱元璋拱手道。
“感觉你小子是不想让咱插手。”
“怎么,你是觉得咱,会搞砸这件事?”
朱元璋先是微微一愣,随后眯了眯眼,看向萧寒道。
老朱本来觉得还没什么,直到那句忧心国事,不能事事亲为,老朱这才反应过来,萧寒不是为他着想,是不想让他插手。
毕竟,整座大明朝,人尽皆知的事,那就是太子的权力,完全不弱于皇帝,你萧寒萧风雪,这个时候倒区分的挺干净,这不明显是想让老朱,别插手货币改革。
还有就是,萧寒制定改革货币的奏章,教导朱标学以致用,但从头到尾,都没提过,关于自己的功劳,还不就是想将自己撇个干净?
这点小心思,老朱怎么能看不明白?
“微臣担心陛下龙体,想为陛下分忧,但奈何分身乏术,所以只能请太子殿下跑一趟,还请陛下勿怪。”
萧寒依旧正了正神色,端是显得正气凛然,为国为民,但殊不知,坤宁宫的这几位,都是他在大明朝最亲的人,又岂能看不穿他那点小把戏?
“这件事成了,咱记你首功。”
朱元璋轻轻摇了摇头,又是看向萧寒,笑骂道:“臭小子,别骄傲自满,要是不成,你就等着咱问责吧。”
“只要朝廷不擅自插手,由太子殿下做主。”
“臣绝对可以保证,千年暗室,一灯即明。”
萧寒的眼中折射出一抹精光,便是呵呵一笑道。
“臭小子,你就别在这里点咱了。”
“咱向你保证,朝廷不插手,咱不插手。”
“咱老了,就让老大去折腾吧。”
朱元璋又是白了一眼萧寒,这才轻声笑道。
大明财政上的问题,可以解决,这便足以让朱元璋睡个好觉,况且,自己还不用插手,这还有什么不满意?
“儿臣遵旨。”
朱标起身看向朱元璋,微微躬身道。
这件事才算是暂时落下了帷幕。
落日的余晖洒向坤宁宫,萧寒与朱标,才缓缓踏出了宫门。
“怪不得,你敢跟孤打保票,一定会搞到编撰洪武大典的银子,原来你是在打这个主意。”
刚刚走到坤宁宫的院子之中,朱标便看向萧寒,没好气的说道。
“废话,编撰洪武大典,需要很多银子,我哪里有那么多的银子。”
萧寒直接翻了翻白眼。
编撰洪武大典,你以为几百两就能搞定?
别闹了,老兄。
那可是上百万两的工程,你别说是现在的大明,伱就是再过個十几,二十年,老朱都不一定能拿得出来。
所以,货币改革制度,必须要推广出来。
而且,还不能像老朱那么干,好好的一个大明宝钞,硬生生的学元朝干成了废纸,更是直接带崩了明朝的经济体制。
不过,朱元璋不愧是姓朱,真的就是活脱脱的蠢猪,天胡开局,经济玩崩,这不是浪?
“想来也没错,谁能从你的兜里,掏走银子。”
朱标点了点头,只是那语气,充满了调侃的味道。
大明朝之中,谁最清正廉洁,那可能有待争议,毕竟,只要你不是大贪特贪的贪官,不是开国功臣,家中的银子,其实并不多。
但萧寒不同,一来是开国功臣,二来就是从来都不贪,这个家伙也从来没缺过银子,好像上辈子没拥有过银子,这辈子就要揣在怀里睡觉。
但你要是想从萧寒的口袋之中,掏出来一锭银子,那都是要了萧寒的老命。
“呵呵。”
“换个角度想想,我要不是为了攒这点银子,我至于跑出来当官?”
萧寒又是白了一眼朱标,便是自顾自的走出了坤宁宫。
但我们的朱标小童鞋,却是愣在了原地,他的确很想反驳,但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压根让他无法反驳。
“算了,他的角度一向很刁钻。”
随后,朱标摇了摇头,又是追上了萧寒,出声问道:“不管是改革货币交易体系,还是洪武大典,这几日,都得提上章程,不然...”
“不然什么?”
“那群吃饱没事干的家伙,想干嘛?”
朱标还未说完,便被萧寒打断,随即,萧寒的嘴角,泛起一抹冷笑道:“想插手洪武大典,可以,拿银子来插手,我绝对欢迎,但想空手套白狼,尽得天下名,哪有这种好事,想都别想。”
国库空虚,谁不知道,而洪武大典的编撰,更需要花费很多银子,朝臣不知道,那自然是不可能之事。
就像是杨宪,都蠢成猪了,都知道,上奏朱元璋,协助萧寒编撰洪武大典,而非直接取代萧寒,成为编撰洪武大典的主编。
须知,不管做何事,先得掂量掂量自己的斤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