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新的尝试
作者:五志   春见秋实最新章节     
    在跟水果商人们达成了一致后,杨欣回到牛村,把消息告诉给了村里面的人。

    大伙儿听了后,反应各自不同。

    有人觉得杨欣年轻气盛,要的价格太高,担心耙耙柑会卖不好。

    有些人则是在问,送去给水果商人卖了再算钱的耙耙柑,是由谁家来出?

    不少人心里面都有个小算盘,既想要快点赚到钱,又怕耙耙柑送去后卖得不好,搞的自己最后还要折一批进去。

    说来说去,不少人都觉得,杨欣把耙耙柑的价格定高了,恐怕会不太好卖。

    更有人直接建议,让杨欣重新与那些水果商人联系,主动降低收购价。

    第一批耙耙柑嘛,只要能够卖得出去,哪怕是价格稍微低点也没有关系。

    一个之前在城里面打过工,见过些世面的村民,摇头晃脑的说:“饭要一口一口吃,不能一下子吃成胖子,我们得先把市场打开,先让人接受耙耙柑才行。”

    杨欣对此有着不同的看法:“正因为这是第一批耙耙柑,我们才要竖起标杆。如果第一批耙耙柑的价格就不高,那么以后再想要把价格提上去就难了。既然大家心里面有顾虑,那么第一批供货的耙耙柑,就从我家的果园里面出。如果卖得好,水果商人肯定会进山来采购,大伙儿的耙耙柑也就不愁卖了。如果卖得不好,亏,也只是亏我们一家,对你们没有影响。到时候我们再调低点价格,这样你们也不用愁卖,大家觉得怎么样?”

    村民们在听了杨欣的话后,都在交头接耳,有人赞同,有人迟疑,也有人反对。

    最终在经过了一番讨论后,大伙儿基本是同意了杨欣的这个安排,只有少数几个人在许先国的带领下表示,不能让杨欣一家去承担风险,愿意跟着杨欣一起干。

    销售的事情算是解决了,但牛村的人并没有安心,都对未来、对耙耙柑的销售,都存在着担心。

    好在他们的这些心情,并没有影响到果园里面的耙耙柑树。那一株株耙耙柑树上面挂着的柑子,正在人们的期许下,逐渐成熟。

    终于,在春节前夕,经过连续几个大晴天之后,牛村的耙耙柑开始逐渐成熟。

    这一天,杨欣在自家果园里面挑了一個个头大、颜色好的耙耙柑摘下,轻轻一掰,果皮就被剥开,果肉自动与皮分开,一股柑子的清香弥漫而出。

    杨欣在父母和春晓等人期盼的目光中,剥下一瓣果肉放到口中,轻轻一咬,果汁立刻在口中爆开。

    那甘甜的滋味在舌尖绽放,在味蕾上起舞,让人的心情都跟着愉悦了起来。

    “怎么样?”

    父母紧张的询问,连带着让对春见柑充满了信心的春晓,也跟着紧张了起来。

    杨欣眯着眼睛,仔细的品味了一番后,睁开眼,面带笑容的说:“好吃,比去年的味道更甜,汁水更多。”

    他把手中没有吃完的耙耙柑,分给了父母和春晓,让他们也尝尝味道。

    然后快步走到了一处山丘上,从高处望向自家果园,也是在眺望着整个牛村。

    在一片醉人的翠绿之中,点缀着无数黄灿灿的果实,就像是一个个的金元宝。在阳光的照射下,果皮上的露水反射出了如梦似幻的光芒,叫人看的心旷神怡。

    杨欣想起了小的时候,每到秋日来临,田里面的庄稼成熟,村子里面的一些老农,总喜欢坐在田间地头,坐在树荫下,抽着烟杆,笑呵呵的望着田地里面沉甸甸、金灿灿的稻穗。

    小时候的他,总是不明白,那些稻穗有什么好看的?为什么老农会笑的那么开心,仿佛是看到了什么稀世宝贝。

    现在他明白了,老农开心的笑容,是因为丰收在即,是因为自己辛苦劳作马上要有了收获。

    杨欣的嘴角处,也浮现出了一抹如同当年老农般开心的笑容。

    这些金灿灿、沉甸甸的耙耙柑,是牛村走向富裕的希望,也是牛村转变的第一步,同样是重要一步。一定要成功,也一定能成功!

    同一时间,在牛村,在栽种了耙耙柑的农户家中,不少人都在看着成熟的耙耙柑,品尝着它们甘甜的味道,欢呼雀跃。

    他们想的没有杨欣那么远,目标也没有杨欣那么大,但是耙耙柑的丰收,还是让他们看到了好日子的希望,看到了好日子的奔头。

    只有一户人家例外。

    秦婆婆看着自家果园里面那一个个比别家小出不少的耙耙柑,心中就算早已有了准备,也仿佛是坠入了冰库一般寒凉。

    偏偏身上还是一阵燥热,让她额头、后背等处,都生出了一片蒙蒙细汗,也让身上有了一种如被针扎的感觉,喉咙里面更是阵阵干燥刺痛。

    虽然在此前果实的成长中,秦婆婆就已经看了出来,自家果子比别人家长得慢、长得差。但是当这些果实成熟,她依旧是感到了难以接受。

    不过这一次,她没有再怪别人,而是摘下一只成熟了的耙耙柑,剥开尝了下味道后,缓缓蹲下,抬起手,在自己的脸上狠狠地扇了一巴掌。

    然后捂着脸,哽咽着,充满后悔地呢喃了起来:“我真傻,真的……我怎么就没有听杨欣的话呢?我怎么就觉得自己会比他懂,会比他能?要是当初我听了杨欣的话,保持植株间隙,再疏通排水,这些耙耙柑,又怎么会个头小、味道差?我真傻,真的是太傻了。我怎么就猪油抹了心,为了那一点点的蝇头小利,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其实秦婆婆家果园里面结出来的这些耙耙柑,味道相比普通的土柑儿来说,已经要甜上不少。但是与别家的耙耙柑相比,无论是在汁水还是味道上,都大有不如。

    秦婆婆也听说了杨欣给水果商人们报出的价格,和村里面许多人一样,都觉得这个价格太离谱。

    可万一要是成了呢?

    就算不成。就算最终的价格,要比杨欣喊的低上许多,也要远比她去年卖的贵啊!

    更不要说她去年才卖出了多少?今年果园里面结出来的又是多少?

    偏偏她家果园里面出产的这批耙耙柑,品质还不好,能够卖得出去就算不错,想要卖上个好价格,却是不可能的。

    杨欣不知道秦婆婆的懊恼与悔恨,他在品尝了今年的耙耙柑,确定品质没有下降还有提升后,立即带上父母,在春晓和许先国等人的帮助下,先是从自家果园里面摘了几筐成熟的耙耙柑,然后又去许先国等表态愿意跟他一同承担风险的村民家中,各自摘了一筐。

    随后在村委会里,当着众人的面,把这些耙耙柑上秤称重,一一记录下来。

    等到卖了钱后,才好进行利润的分配。不仅如此,杨欣还拿出了一些纸箱子,将耙耙柑装了进去。

    这些纸箱子,是杨欣拜托春晓帮忙,找镇上纸箱厂帮忙做的,专门用来装耙耙柑。

    耙耙柑既然要走品质化路线,就不能像以往那样,扛着个箩筐进城去卖。在包装和宣传上面,都得跟上才行。

    纸箱子虽然值不了几个钱,但是用它们装上了耙耙柑后,多少有点让耙耙柑变的不太一样了。

    至少牛村的村民们就觉得,这些耙耙柑在装箱后,好像立马都变的值钱了许多。

    而在箱子上面,不仅是印着有牛村耙耙柑几个字,还有牛村村委会的座机号码,以及耙耙柑的图案。

    同时还在杨欣的设计下,专门印出了一行文字介绍,大意就是介绍这种柑子来自日本,本来的名字叫做春见,味道好营养高,是高品质的水果。因为软耙耙的手感,所以给取了个耙耙柑的名字。

    在杨欣看来,这些介绍词有没有人看,暂且不好说。一旦看了,就会记住耙耙柑、记住春见的名字,记住这是一种非常优质的柑橘。

    不仅如此,他们还会记住牛村。

    只要耙耙柑能够让消费者喜欢,那么牛村这个名字也会跟着一起深入人心。

    就像是瓷器,大家一说就会想起景德镇。

    如果有朝一日,人们说起耙耙柑,就能想到牛村、想到蒲县,那么牛村耙耙柑的品牌就算是彻底的立起来了。

    到时候只要牛村自己不犯错,便不用担心竞争的问题。

    因为不管怎么争,牛村耙耙柑都是业内的顶尖品牌。

    将耙耙柑装箱完成后,村民们帮着杨欣把这几箱耙耙柑扛上了一辆三轮车,杨欣将骑着这辆三轮车进城。

    虽说骑三轮车去县城,路途较远耗时较多,却是当前唯一的办法,谁让他带着这么几大箱子的耙耙柑呢?

    就算公交车能让他坐,上下车也很麻烦,万一车上人多,挤了压了柑子,造成耗损,就更不好了。

    春晓本来是想要陪着杨欣一块儿去县城的,但是杨欣说了,他这次去县城,要在那里守着耙耙柑出售。

    一方面,是不放心那些商人,怕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玩花样,扣下一些耙耙柑,说是坏了扔了,他们要是没人在那里盯着,也就难以查证。

    另外一方面,则是怕水果商贩不尽心。

    虽然杨欣许诺了要给商贩一些返利,可商贩们每天要卖的水果多了去,尤其是在过年这段时间,更是以批发为主。

    杨欣送去的耙耙柑,在没有打出名头之前,想要批发卖掉很难,关键还是在零售推广上面。

    对此,商贩们恐怕不会太用心,还是的他亲自去盯着,甚至是亲自去吆喝推销才行。

    春晓是村里面的大学生村官,还有许多其它的工作要做,如果跟着他跑去县城里面卖耙耙柑,多少有点大材小用,还是留在村里面比较好。

    尤其是马上要过年,这段时间村里面外出务工的人纷纷回乡,春晓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时间这个机会,走访一下这些外出打工的人,多与他们聊聊,加深一下村里与村民的联络。

    春晓在听了杨欣的这番话后,点点头,没再做坚持,只是让杨欣如果遇到了麻烦,记得给村里面打电话,不要什么事情都一个人扛。

    许先国也再三叮嘱,最后才依依不舍的把杨欣送出了村子。

    杨欣用力的蹬着三轮车,在出了村口的刹那,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只见许先国、春晓以及父母和村里面的许多人,都在后面朝他挥手,既是在送别他,也是在期盼着他能够带回一个让全村人振奋的好消息。

    杨欣忍不住想起了小的时候。那时候,每到交粮的时间,父亲就会骑着从村里面借来的三轮车,载上母亲和粮食,去到镇上的粮站交粮。

    而他往往是留在家里,出门之前,父母会摸着他的脑袋,让他乖乖在家不要乱跑,并且许诺只要他听话,等到交完粮,把剩余的粮食卖了换成钱后,就给他买糖回来。

    在杨欣小的时候,吃糖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逢年过节能吃上一块糖都算不错,有时候按捺不住嘴馋,见家里面买了白糖、红糖之类的东西,还会悄悄溜进厨房去偷吃,偏偏每次偷吃过后都会被发现,然后就是一顿竹笋炒肉男女混打。

    小时候的杨欣想不明白,自己明明只偷吃了一小点,怎么也会被发现?甚至推到狗身上也瞒不过父母。

    后来长大了,他方才明白,因为家里穷,父母对于很多东西都是省之又省,所以哪怕他只是偷吃了一小点,也会被发现。

    再者说了,他以为是一小点,可是嘴巴馋起来,一小点接着一小点的吃,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吃了好些,又怎么可能不被发现?

    杨欣回过头,感觉现在的自己,就像是小时候去镇上交粮的父母。

    后面的村民,就像小时候的他,充满了期待。

    只不过小时候他的期待,经常换来的都是失望。父母交完粮回来,不仅没有买回来糖,甚至还会因为交的粮品质不佳、数量不够,需要再补交一些粮食。

    而那造成的结果,就是别说买糖了,连后面的生活都难。这也让杨欣对于甜,格外的向往和期盼。

    而现在,杨欣只希望自己这次去县城,不要像小时候的父母那样,带回来一个失望的消息。他希望自己能够带回来一个好消息,能够带回来希望,就像是今年村里面那些硕果累累的耙耙柑树一样,让村里面的人都能洋溢出喜悦的笑容。

    “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带回好消息的!”

    杨欣朝着村里面送行的人挥了挥手,转过身,用力的蹬着三轮车走了。

    在骑上了破烂的山路时,杨欣为了不让三轮车上载着的耙耙柑颠坏,只能下车推着走。

    每当有拉煤的货车驶过,他还会提前将三轮车尽量的往路边靠,避免被货车挂到。

    幸运的是,最近这段时间没有下雨,要不然这条路不仅破烂颠簸,还会有很多污泥,将会更加的泥泞难行。就这样,杨欣一路走走骑骑,来到镇上的时候,时间已近中午,全身更是风尘仆仆。

    但是杨欣没有耽误时间,继续骑着三轮车往县城去,途中肚子饿了,就拿起三轮车上母亲为他准备的茶水、玉米等物充饥止渴。

    等到他顺利骑进县城,时间已经是下午的三点多了。

    从村里到县城,他花费的时间竟然是大半天,这让杨欣感受到了父母为了生活打拼的艰辛,也让他再一次直观的感受到了牛村交通的不便。

    蒲县县城相比牛村,肯定是要繁华许多,现在又是春节将至,街上挂满灯笼、插满了彩旗。相比牛村,更有过年的气息和氛围。

    杨欣一边好奇的看着四周,一边骑着三轮车到了水果市场。

    下午的时间,水果市场里面不算繁忙,商贩们看到杨欣真的来了,纷纷围了上来,先是对着装耙耙柑的纸箱子评头论足了一番,说这包装不错,挺像模像样,然后又打开了一个纸箱子,从中拿出耙耙柑。在得到了杨欣的允许后,品尝了几个,然后连连点头,说今年的耙耙柑好像确实要比去年的更加好吃。

    “就看这些耙耙柑,能不能像你期待的那样,卖出一个好价钱了。如果能,你们牛村出的耙耙柑,我们全部包圆了也没有问题啊。”

    水果商贩的这句话,多少带着点儿开玩笑的意思,但是对于杨欣来说,就是一剂强心针。

    因为连这些见多识广的水果商贩都觉得好,普通的消费者就更不要说了,现在就看人们能否接受、认可耙耙柑的价格。

    杨欣亲自动手,把三轮车上的耙耙柑一箱箱抱了下来,每家水果商贩的铺子里面放上一两箱。

    在分配完了耙耙柑后,他把三轮车寄存在其中一家水果商贩的铺子里,然后就开始在几家水果商铺前转悠了起来。既是在寻找顾客,也是在学习这些水果商贩,都是怎么推销售卖水果的。

    他从小到大还没怎么卖过东西,多少有些不太好意思。

    但是为了能将耙耙柑卖出去,为了全村人寄托在他身上的厚望,他必须要克服心中的不好意思,尽快厚下脸皮,学会推销的技巧与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