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乞丐去赶喜,他好心救老太,老太说饭菜不能吃
作者:4亿闷蛋的梦   故事在民间最新章节     
    李子良是个孤儿,每天靠吃百家饭度日,但周围的邻居也不富裕,所以从来就没有吃饱过。
    他长到八九岁的时候,就以砍柴为生,由于他年龄小,每天也砍不了多少柴火,况且他卖柴火的钱都交到学堂了,他想通过上学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依然没有饭吃。
    为了活命,李子良还是走乡串户的讨饭吃,虽说没有饿死,但依然是吃不饱,要想吃一顿饱饭,就是去赶喜。
    所谓的赶喜,就是来到办喜事的主家,放一鞭炮,然后说出一些顺口溜,这些顺口溜都是些吉祥祝福的话语,主家很喜欢听,也能活跃气氛,把宴席的氛围推向高潮。
    毕竟是办喜事,谁都想听到吉祥的祝福,如果有乞丐来赶喜,主家就会认为是好兆头,因此会好酒好肉的款待,走的时候还会给他们带上一些剩菜和点心之类的吃食。
    为了吃顿饱饭,周围的村子谁家要是有嫁娶,生子,寿宴的,李子良就会去赶喜。
    李子良所住的村子里,有一个叫万三的人,十四五岁,也是孤身一人,因为他太懒,不想干活,也以乞讨为生,谁家有喜事,他也会去赶喜。
    虽说乞丐赶喜对主家来说是个好彩头,但那个年代都很穷,来一个乞丐还可以,如果来得多了,主家也是承受不起的,因此乞丐们知道谁家办喜事就会早早的去,谁来的早,谁就可以赶喜,晚来的只能掉头回去。
    常言道:“同行是冤家”,乞丐也是如此,因为万三太懒,每次赶喜都被李子良抢了先,他怀恨在心,就去警告李子良。
    说道:“以后谁家要是有喜事,你不准去,如果让我知道你去了,我决不饶你!”
    这万三比李子良大五六岁,人长得又很粗鲁,经常纠结一些小混混干些偷鸡摸狗的事情,李子良知道自己不是他的对手,就答应他以后谁家有喜事他就不去了。
    万三说道:“好,看来你还是个识时务的人。”说完就走了。
    眨眼七八年过去了,李子良也长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大小伙子,如今他依然靠打柴为生,白天打柴,晚上读书,虽然依然是吃不饱饭,但也不至于饿死,自己可以养活自己,也不再要饭了。
    再说那个万三,如今也已经二十多岁,他也放弃了乞讨生活,但不是去自食其力了,而是从小偷小摸变成了拦路抢劫。
    一日,李子良卖柴回来,走到山脚下的时候,就看见万三一伙几人站在路边,万三也看到了李子良,说道:“李子良,爷爷这几天手头紧,借几个钱花花。”
    李子良今天卖柴的钱买了二斤米,现在兜里没有一点钱,就说道:“今天卖柴的钱都买米了,没有钱了。”说着就举起手中的米兜让他看,“米都在这里,你要就拿去。”
    万三斜眼看了一眼他手中的米兜,一把夺了过来,用力扔出去很远,米也撒了一地,恶狠狠地说道:“小子,以后每月月底给劳资交二两过路钱,否则就别怪我不客气了。”
    李子良也是年轻气盛,听万三这么说,就说道:“这里的路又不是你家的,为何要给你交钱?”
    万三听他这么说,就冷哼一声说道:“我说是就是,你不交试试看!”说完一摆手就和那几个小混混走了。
    李子良知道万三的脾性,他心狠手辣,说到就能做到,可自己每天砍柴挣不了几文钱,还要买米买书,叫他到哪里弄二两银子给他?他一边想着万三的话,一边低头往家里走去。
    在之后的日子里,李子良依然是白天砍柴,晚上读书,日子看似平静,可想起万三的威胁,心中还是发愁。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马上就到了月底,李子良心中很是忐忑,害怕那万三来找她要银子,他拿不出银子就会遭他毒打,可转眼又过了一年,并没有见那万三出现,李子良想,那万三就是吓唬他的,从此就把这件事抛到了脑后。
    一日,李子良上山砍柴,还没有走到山上就下起了大雨,雨来得猝不及防,他就跑到了旁边的一座破庙里避雨,走进破庙,竟然发现一个老妇人躺在地上,微闭着眼睛,不停的咳嗽着,嘴唇干裂,好像已经好久没有喝水了。
    李子良先是震惊,这荒郊野外的破庙里怎么会有一个老太太?看着老太太难受的样子,他顾不得多想,赶紧上前,把自己别在腰间的水壶取了下来,蹲下身子,把水喂进了老太太嘴里。
    老太太喝了水,就缓缓地睁开眼睛,看见了面前的李子良,动动嘴唇想说些什么,但没有说出一句话,李子良也想问问老太太是哪里人?可看她身子这么虚弱,就没有问。
    眼看外面的雨已经停了,李子良想,这个老太太这么虚弱,如果把她放在这里不管,肯定会出事的,于是就对老太太说道:“大娘,你的家在哪里?我送你回去。”
    老太太并没有说自己的家在哪里,而是摇摇头,流下了浑浊的泪水。
    李子良一看老太太这样,就知道老太太有什么伤心事,她既然不愿意说他也就不再问她,而是说道:“大娘,要不你先去我家里?把身体养好了我再送你回去。”
    老太太没有说话,好像并不反对李子良的提议,李子良见她这样,就背起老太太回家去了。
    回到家里,他把老太太放在床上,并打来热水给老太太洗脸洗脚,然后又跑到邻村请来郎中给老太太把脉诊断。
    郎中说,老太太是染了风寒,加上饥饿和劳累,如今的身体非常的虚弱,郎中给老太太开了几幅药说道:“早晚服药,吃完了再来找我。”
    李子良送走郎中,就回来给老太太熬药,老太太喝了药之后,他又去熬了一碗稀粥给她喝。
    喝了粥之后,脸上的灰暗之气也少了一些,她微微睁开眼睛,感激地看着李子良,发出轻微的声音,说道:“谢谢你,小伙子。”
    李子良见老太太开口说话了,想着她的身体应该很快就会好起来,就很高兴,说道:“大娘,你不要客气,好好养着。”
    就这样,老太太就在李子良家中住下了,由于她身体太虚弱,需要有人照顾,李子良就没有出去打柴,每天在家里给老太太端屎端尿,熬药,做饭,照顾的尽心尽力。
    就这样过了几天,家里的米面就没有了,李子良很想砍柴换些米面,可看着老太太的身体还是没有好转,李子良尽管心中着急,也没有办法,于是就去了邻居家。
    他来到邻居家想借些米面,邻居就很不解,问他为啥不出去打柴买米,李子良从小就是个诚实的孩子,于是就给邻居说了实话,邻居一听很是震惊。
    说道:“子良,你自己的日子都不好过,如今又捡回来一个老太太,你还要照顾她,又干不成活,这咋能成呢?我劝你还是早点把她送回家去,要不然会拖累你的。”
    李子良说道:“如今老太太病重,我怎么忍心呢,把她的病养好之后再说吧!”
    那个邻居听了李子良的话,就说道:“你来的也真是不巧,我家的米面也不多了,你还是到别家问问吧!”李子良知道邻居是怕他还不起,不想借给他,就说道:“那好吧,我去别处借借,”
    李子良又挨家去借米面,借了十来家,终于接到了一碗面粉,邻居们听说他捡回来一个孤老婆子时,大家都很不理解,都劝他赶紧把老太太送走,有人说老太太来历不明,怕给他招惹麻烦,有的则担心他的日子更加难过。
    李子良也知道邻居们是为他好,可他是一个心眼善良的人,见到这个老太太这么可怜,他怎么能忍心不管呢?他回到家里,赶紧给老太太做了一碗面稀饭,然后喂老太太喝下了。
    夜里,李子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他想老太太身体这么差,需要营养,如今连下锅的米都没有了,他得想办法弄些东西给老太太吃。
    次日天不亮,李子良就起身去了山林,他想掏些鸟蛋回来给老太太吃,他经常出去打柴,哪里有鸟窝他都知道,所以不到两个时辰,就掏了二十多个鸟蛋。
    李子良怕老太太有事,就拿着鸟蛋赶紧回家去了,回到家里,他就煮了鸟蛋给老太太吃,一连几天,李子良就早起上山掏鸟蛋,暂时解决了老太太的吃饭问题,而且鸟蛋营养也高,老太太脸上也渐渐有了一丝光泽。
    这天,李子良刚喂老太太吃完药,就有一个老头来到院里,说道:“你是李子良吗?”
    李子良问他有什么事吗?
    那人说道:“明日我家小姐出嫁,老爷是个喜欢热闹的人,想请你去赶喜。”
    李子良早就不做乞丐了,再说了,他从来没有听说主家请乞丐赶喜的事情,就觉得蹊跷,不过他想到家里已经没有米面下锅了,而且老太太还需要营养,于是就答应了。
    李子良问:“是什么村子的?”
    老头说道:“往东走五里,有一个叫林家村的地方,到了你就知道了。”
    李子良以前乞讨,周围的村子他都知道,从来没有听说过林家村,不过人家说了,那就应该有,也许是自己忘了。
    第二天,李子良伺候老太太吃了药和早饭,就按照那人说的地址找去了。
    他出门往东走,走了四五里路的时候,就看见路边有一座大宅子,但这座宅子门外并没有粘贴喜字,看起来不像是办喜事的样子,他正觉得奇怪,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正要转身离开,却有人叫住了他。
    李子良回头一看,昨天那个老头就走到了他身边,说道:“你进来吧,这里就是。”说着就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李子良还挂念着老太太,就想着快点赶完喜好回家去,于是就跟着老头走进了院子里。
    来到院子里,李子良看见房间的门上贴着大红喜字,但院子里没有客人,只看见几个丫鬟仆人,这些人的脸上也没有笑容,好像不是办喜事,而是办丧事一样,李子良觉得奇怪,就问老头怎么没有客人。
    老头说道:“客人们都还没有到呢,新郎家路途遥远,晚上才能到,老爷就在屋子里,我带你过去,给老爷说上一段。”
    李子良跟着老头来到堂屋,就看见一个六十多岁的老者坐在太师椅上,李子良就说了一段顺口溜给那老者听。
    老者听了很是满意,就对那个老头说道,带他去吃席,然后再打包一些好酒好菜让他带回去,老头就带着李子良走到一个房间里。
    房间里摆着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丰盛的菜肴,还有一坛子酒,那人说道:“吃吧,吃完再带一些回去。”
    李子良已经有很久没吃过饱饭了,再说他也想快点回家,于是就拿着筷子要吃,却突然感觉肚子一阵绞痛,好像是要拉稀。
    他皱起眉头对那老头说道:“我肚子痛,先去解决一下。”还没有等老头反应过来,李子良就冲出房间,朝大门外跑去。
    跑到大门外,他找来一个隐蔽的地方,正要一泻千里,突然感到肚子不疼了,这时,老太太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说道:“饭菜不能吃,赶紧回家去。”
    李子良觉得奇怪,看看四周并没有老太太的影子,那个老太太不是在自己家里躺着吗?身体很虚弱,是不可能走这么远的路的,他想是自己出现了幻觉。
    正想着,那个声音又在她耳边响起:“饭菜不能吃,赶紧回家去。”李子良感觉脑子一个激灵,想到刚才院子里诡异的景象,看看周围没人就赶紧跑了。
    回到家里,看见老太太正坐在堂屋里,李子良赶紧上前问道:“大娘,你身体还没好利索,怎么下床了?”
    老太太笑着说道:“我的身体已经好了,谢谢你救了我。”
    李子良看着老太太有了精神,就很开心,说道:“大娘,你出来这么久了,家里人一定很担心,要不我送你回家去吧!”
    老太太听他这么说,有点伤感,说道:“我已经没有家了。”说着流下了眼泪。
    原来,这个老太太六十多岁,她家离这里有一百多里,两年前,儿子无辜失踪,儿子失踪后一个月,儿媳妇就招了一个男子进家。老太太觉得自己的儿子死得蹊跷,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就独自出来寻找。
    她一边讨饭一边找,每日都是风餐露宿,就在一个月前感染了风寒,由于没有钱治疗,就越来越严重,实在是走不动了,她就躲进了这个破庙里,没想到被李子良救了。
    李子良听了老太太的遭遇,心里很难过,说道:“大娘,既然这样,你就不要走了,留下来做我娘吧!”
    老太太感激地看着李子良说道:“你真是个善良的孩子,我已经给你添了很多麻烦了。”
    李子良赶紧说道:“大娘,我从小就没有母亲,你要是不嫌弃,就答应作为母亲吧,我会好好孝敬你的。”说着就跪在了老太太面前。
    老太太赶紧扶起他说道:“快起来,我答应你就是了。”就这样,老太太就住在了李子良家里,二人虽然不是亲母子,但胜似亲母子。
    李子良依旧是白天砍柴,夜晚读书,老太太就在家里做饭洗衣,李子良怕她累着,不让她做,但老太太是个闲不住的人,执意要干,李子良也只能由着她。
    这天,李子良去城里卖柴,路过几天前的那个老宅子时,看见很多人都围在老宅周围,又看到官差从里面抬出一具尸体。
    李子良吃了一惊,前几天还办喜事,现在怎么出了人命?就向周围的人打听,说道:“这家人前几天还嫁姑娘,今天怎么就出了人命案?”
    那些人听李子良这么说,都震惊地看着他,说道:“这一家人早在十几年前就被人陷害了,当时他们的女儿十八岁,还没有出嫁,可人都已经死了十几年了,怎么出嫁?”
    李子良听了感觉不可思议,明明那天他见宅子里有人啊?怎么会说没人住呢?他越想越觉得后怕,难道自己是遇到了不干净的东西。
    回到家里,李子良就把今天看到的和那天遇到的事给母亲说了,老太太听了他的话,就说出了原因。
    这个老太太信奉跪香道,那个老头来找李子良的时候,她在屋子里听见了,感觉不对劲,但也不能确定,于是就让自己的一个魂魄出窍跟着李子良去了。
    她发现那个宅子很是诡异,根据她的检验判断这个宅子里的不是人,哪些东西也不能吃,因此在李子良想吃东西的时候,就利用道术让他感觉到肚子疼,于是就发疯似的跑出了院子,她又在李子良耳边说话,说让他赶紧回家,才救了他一命。
    李子良听的是毛骨悚然,后背直发凉,要不是母亲用跪香道术救了他,可能死在宅子里的人就是他了。
    转眼几个月过去了,又到了春暖花开的季节,李子良要进京赶考,老太太从怀里掏出一个金镯子说道:“儿啊,进京路途遥远,你拿着这个也许能用得上。”
    李子良卖柴火攒了几两银子,又向亲戚借了一些,应该勉强够了,说什么也不要老太太的镯子,老太太说道:“穷家富路,你一定要带着,要不娘就生气了。”
    李子良见老太太这样,为了不让她生气,就接过了镯子,他想回来的时候再还给老太太。
    ……
    考试返回的途中,李子良身上的盘缠快没有了,他就住在旅店的马棚里,早上醒来发现带的包袱被人偷走了,如今他一点钱都没有了,可离家还有很远,他心中忧愁,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有一个年轻男子来牵马,看见李子良无力地蹲在墙根,唉声叹气,就上前询问,说道:“公子为何唉声叹气?”
    李子良就把丢了盘缠的事告诉了那个男子,那个男子一听,二话不说就从怀里掏出一包银子,说道:“这些银子你拿着,回家去吧。”
    李子良赶紧道谢,说道:“我和公子素昧平生,你这样的大恩大德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说着从怀中掏出母亲给的金镯子说道:“恩公请收下这个镯子,我挣了钱再把这个镯子换回来。”
    谁知那人接过镯子,非常吃惊,眼里流露出异样的神色,说道:“请问这镯子是哪里来的?”
    李子良看着他的表情,又听他这么问,感觉奇怪,就把自己救老太太,老太太的家里情况以及认老太太当娘的事都给男子说了,那男子一听激动的拉住李子良的手说道:“谢谢你救了我娘!”
    李子良听男子这么说,也是一脸懵,难道面前之人就是老太太失踪的儿子?他没有死?
    原来男子名叫吴安,被妻子和奸夫推下山崖后并没有死,一个过路的京富商救了他,后来他的伤好了,但以前的事情都记不起来了,直到一个月前才恢复记忆,于是就骑着马回家,要把那对奸夫淫妇绳之以法。
    李子良给他镯子时,他就认出了那个镯子是自己母亲的,听了男子的诉说,李子良才知道这个叫吴安的男子居然是自己母亲的亲生儿子。
    吴安拿出银钱,又买了一匹马,二人日夜兼程,快马加鞭,很快就赶回了李子良家中,吴安母子相见,痛哭流涕。
    次日,李子良就与吴安一起就去县衙报了官,吴安状告妻子刘氏和奸夫害他性命,县官把那刘氏和奸夫带上大堂审问,李子良一看那男子居然是万三。
    刘氏和万三见到吴安,差一点吓死,在大刑之下,都老老实实地交代了谋害吴安的全过程,最终二人被打入死牢。
    吴安在京城两年,已经跟着恩人学会了做生意,成了那个富商的左膀右臂,这次回来一是为了把坏人绳之以法,二是为了接自己的母亲去京城生活。
    要不是李子良救了老太太,吴安真的见不到自己的母亲了,他对李子良是千恩万谢,老太太让二人以兄弟相称。
    吴安要求李子良一起去京城,李子良推辞不去,可老太太不依,非要他一起去,说要是李子良不去,她也不去,李子良没有办法,只得去了。
    刚到京城第二天,考试就揭榜了,李子良中了进士,后来官升二品,娶了丞相之女,吴安也娶了富豪的女儿,他们对老太太都很孝顺。
    各位看官:李子良是个好人,救了老太太,他被骗到大宅子里的时候,老太太又救了他,这就是好人好报。
    吴良也是一个好人,见到素不相识李子良,就拿出银子相赠,碰巧的是李子良居然救了他的母亲,这就是好人遇到的都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