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江陵许氏
作者:半枕江南雪   穿越圣朝当驸马最新章节     
    吃饱喝足之后,玄策擦了擦嘴,这才说起了他昨晚打探到的消息。
    根据玄策的描述,平远县官府其实就是白石山土匪的依靠,甚至就是他们亲自扶持起这伙土匪的。
    三年前,原康州府成化县知县许义自请调任江陵府平远县,并保证会在五年内为国库缴纳超出往年三成的税赋。
    奏折上呈吏部后,经过便通过了。
    于是,许义便走马上任,成为如今的平远知县。
    上任后,许义颁布了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政令,如移民、筑墙、开荒等。
    平远县是江陵府第二大县,人口多达三十万;又因所处地理位置及天然盐矿区的影响,经济非常繁荣;再加上位于内陆,很少受到四邦侵扰。因此,许义颁布的这些政令实在不合常理。
    白石山一带有一片铁矿区,许义上任后,曾不止一次地劝当地百姓移居其他地方。
    然而,当地百姓世居于此,乡土情怀十分强烈,再加上许义不肯支付移居费用,也不肯好生安置百姓们的列祖列宗的遗骨,于是双方便僵持了下来,甚至将官司打到了江陵府。
    时任江陵府尹马上就要致仕了,一心想的是官声不受损失。于是,他便采取了和稀泥的方式,假装没看到这些“闹心事”。
    官司未能得到合理的解决,白石山附近的百姓们更加不肯移居。
    许义将这些全都看在眼里,心里无比恼火。情绪上头时,他突然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一天夜里,一群手持刀枪的土匪洗劫了位于白石山以东的一座村落,甚至打伤了村长,并扬言不久后会再来,让村民提前准备好粮食和金银,不然就要杀人。
    百姓们受此威胁,于是跑到县衙告状,希望官府能替他们做主。
    许义接到状纸后,明面上表示一定会及时派捕班衙役搜查土匪的踪迹,帮百姓们寻回失物,可暗地里却让土匪加大力度,尽快洗劫白石山附近的其他村落。
    就这样,白石山附近的百姓们全都遭了灾。他们信任官府,也都将状纸递到了县衙。
    这一次,许义却没有及时接下状纸,反而表示土匪数量较多,行事又非常凶狠,县衙一时间无法调集太多人手,希望百姓们能多给一点时间。
    淳朴的百姓们不知内情,听到他们的“父母官”这样说,也都表示了理解。
    可惜的是,百姓们终究没有等来官府的帮助。
    此后的一个月内,白石山附近的百姓们又遭到了一轮大规模的抢掠,甚至还死了人。
    百姓们走投无路,只得再次到官府求援。
    许义假装伤心地接了状纸,并表示他已经向江陵府求援了,相信再过不久,江陵折冲府就会派官兵来剿匪了。
    再次得到承诺的百姓们满怀希望地离开了县衙,满心期待着府兵早日到来,将那伙天杀的土匪一网打尽,好让他们早日过上安定的生活。
    可令他们没想到的是,许义本来就想将白石山附近的百姓全都赶走,又岂会有如此好心肠。
    半个月后,土匪又进行了一轮洗劫。
    这一次,土匪似是发了疯,不仅抢走了百姓们仅剩的粮食和铜钱,还放火烧了村子。因抢劫和火灾而受伤的百姓们多达百人,可官府却丧心病狂地没有任何表示。
    百姓们终于走投无路,想着与其在故土水深火热地讨生活,倒不如到其他地方求生存。只是在离开前,他们还需要带走列祖列宗的遗骨,免得祖先在地下不安生。
    就这样,白石山一带的百姓们最终在他们的“父母官”许义的逼迫下,离开了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从此背井离乡。
    逼走附近的百姓后,许义命土匪在白石山四周拦路抢劫,尤其是过路的行商。
    时间一长,人们都知道白石山一带不太平。
    渐渐地,途经此地的人越来越少了。即便是一些胆大的想要从此经过,也会遭到当地土匪的抢掠。
    见状,许义于是开始正式开采白石山的铁矿。
    这群土匪按照“三班倒”的形式进行轮换,或在白石山外围巡查,或在白石山内部采矿。
    为了让这群土匪死心塌地,许义将采矿获得的一成利润交付给他们,并且与他们歃血为盟。
    至此,平远县官匪勾结的局面形成了。
    听完这些消息,沈熠又惊又怒。惊得是许义此人简直胆大包天,不仅对朝廷隐瞒了铁矿的事,而且私自开采,独享利润;怒的是许义竟然与土匪勾结,为祸治下百姓,简直是丧心病狂。
    玄策说得口干舌燥,慢饮了一杯茶,这才继续道:“小师弟,还有件事,我想宫里那位应该很感兴趣,你要不要听听?”
    “哦?请三师兄赐教。”沈熠确实来了兴致。
    “小师弟,你可知道许义此人的身家背景吗?”玄策眉头一扬,摆出一副神秘兮兮的模样。
    沈熠一脸无语,没好气地反问道:“三师兄,你看我知不知道?”
    玄策讪讪一笑,摸了摸鼻子,有些丧气地道:“小师弟,你要是这么说,那我们的聊天可就进行不下去了。”
    “三师兄,你还说不说了?”沈熠感觉自己的拳头硬了。
    玄策“啧”了一声,直接摆烂,兴致缺缺地道:“他是江陵许氏的人。”
    “江陵许氏?”沈熠明显没有听说过,眼神无比迷茫。
    “算了,你还是去问弟妹吧,我先回房眯一会儿,出发的时候叫我。”玄策摆了摆手,站起身来就走。
    送走玄策,沈熠来到内室,向赵云溪询问有关江陵许氏的事。
    根据赵云溪的介绍,江陵许氏是承自前朝的“十大氏族”之一,地位甚至比“四大皇商”中的王家还高。
    圣朝立国后,曾对许多前朝时设立的府、县进行了改名。然而,包括江陵府在内的十个府却依然沿用原名。这是因为这十个府都出了传承上百年的世家望族,而许氏正是江陵府的世家望族,在“十大氏族”中排名第四。
    值得一提的是,江陵许氏是一个非常顽固的世家望族。尽管圣朝已经立国百年了,可他们仍然拒绝入朝为官。他们遵循前朝旧制,只认前朝皇族慕容氏为天下正统,对圣朝赵氏皇族没有一点好脸色。
    太宗皇帝在位时,有御史上奏朝廷,称“江陵许氏年祭时祭拜前朝皇室,有藐视朝廷、蓄意谋反之意”,请太宗皇帝严加惩处。
    奏折送到太宗皇帝面前后,太宗皇帝只是简单地翻了翻,选择留中不发。
    后来,又有多名御史联合上奏,痛陈江陵许氏的种种不法之举,言辞激烈的,甚至请求太宗皇帝对江陵许氏行夷族之举。
    眼见事态变得难以收拾,太宗皇帝遂召开大朝会,公议江陵许氏之事。
    大朝会上,群臣各抒己见,吵得不可开交。
    最终,太宗皇帝做出了最终决断,称江陵许氏世受前朝国恩,年祭时祭祀前朝皇族也是可以理解的。如今圣朝新立,一切百废俱兴,要求群臣将注意力集中到恢复生产、再兴经济、教化天下等方面。至于江陵许氏,只要他们不公开造反,不违反《圣律》行事,其他的朝廷都可以装作看不见。
    见太宗皇帝都这样说了,群臣也只好闭口不言。
    随后,朝廷正式颁布诏书,将太宗皇帝在大朝会上的原话晓谕朝野,尤其是“十大氏族”。
    “十大氏族”见朝廷对他们如此客气,甚至有奉为“座上宾”的感觉,于是对新建立不久的圣朝改观不少。除了江陵许氏外,其余九大氏族纷纷效命朝廷,或入朝为官,或广开学堂,或捐钱捐物。总之,只要是有助于圣朝快速恢复生产力,这九大氏族无不争先恐后。
    经过此事,圣朝皇族成功地团结了世家望族的力量,快速地恢复了国力。
    至于江陵许氏,他们虽然依旧我行我素,却在世家望族中打响了名声,一跃成为第四大氏族。
    听完赵云溪的介绍,沈熠试探性地问道:“小九,你对江陵许氏有什么看法?”
    “夫君为什么这么问,是出什么事了吗?”赵云溪有些困惑。
    沈熠没有隐瞒,将玄策调查到的事情简单地转述了一遍。
    赵云溪沉吟良久,轻叹一声道:“只是可怜了那些百姓,摊上了这样的官员。”
    “谁说不是呢?都说‘家国天下’,可又有几人能真正意识到百姓才是支撑国家稳定的基础呢?”沈熠有感而发,“这么大一个国家,若是基层都像平远县这样。官匪勾结,欺压百姓,那这个国家的根可就要烂了。”
    “夫君莫要烦恼,这些都是他应该考虑的事,我们说再多也是没用的。”赵云溪轻轻地抚摸着沈熠的眉心,语气中带着嘲讽,“他是一国之君,百姓都是他的子民。若是连他都看不到子民的艰辛,其他人又有什么能力改变这一切呢?
    一个国家就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地方府、县和黎民百姓是这具身体的五脏六腑和血脉经络,而他则是这具身体的大脑。若是连大脑都坏了,这具身体怕是也好不了了。”
    “小九说得极是。”沈熠神情激动。
    自从两人相识到现在,他们很少会主动提及有关国家和百姓的事,往往都是耳闻目睹了某件事之后才有感而发。
    究其原因,无非是他们远离朝廷中枢,身份又比较尴尬,若是贸然谈起这些事,怕是会给有心人留下把柄。
    “算了,不聊这些烦心事了。”沈熠晃了晃脑袋,决定将这些麻烦留给该操心的人解决。
    赵云溪乖巧地“嗯”了一声,顺势结束了这个话题。
    时间来到巳时,众人都已经收拾妥当,也备好了食材和肉奶,随时可以出发。
    沈熠叫醒了玄策,将一张纸条交给他,请他用信鸽将消息传回京都。
    “我知道了,那我们城外再会。”玄策没有多问,点了点头便拿着纸条下楼了。他要去本地的道宗分坛寄信,不能与沈熠等人一起离开纵横客栈。
    巳时三刻,众人告别了平远县城。在城外与玄策会合后,他们朝着白石山的方向而去。
    路上,玄策悠哉游哉地骑着火焰驹,不停地把玩着玄奇给他的迷药,心里面却极不平静。
    沈熠隔着车窗,看到玄策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三师兄,你在想什么呢,这么专注?”
    玄策“吁”了一声,将火焰驹停在路边,直到沈熠的马车与他齐头并进时,这才贱兮兮地道:“我在想我该用什么样的姿势将迷药撒出去才会显得潇洒。”
    沈熠脸色一僵,冲着玄策竖了个大拇指,没好气地道:“可以,不愧是你!”说罢便收回了脑袋,放下了窗帘。
    玄策不明白沈熠为什么突然不跟他说话了,愣在原地想了片刻,可仍旧没有得到一个答案,只得拍马向前,继续带路。
    马车内,沈熠枕在赵云溪的腿上,显得极为慵懒。
    芸儿将一早就洗干净的水果小心地喂给沈熠,时不时还问一句“味道如何”,生怕自家少爷吃得不开心。
    姜姝和兰儿凑在一起,互相交流着剑法和武学。尤其是兰儿,在道宗总坛时得到了五师姐玄鹭的指点,武学修为突飞猛进,现在已经可以与姜姝拆上二十余招了。
    要知道,姜姝可是继承了剑道宗师周先生的衣钵,又从沈熠那里学到了诸如“太乙玄门剑”等剑法。来到道宗总坛后,她又从其授业恩师无忧道长的手里学到了完整的道宗剑法,再加上纯正的道宗内息的加持,说她是年轻一代第一剑客也不为过。
    至于文竹,天生内向的她在没有事情要做的时候,往往便会静静地待着,等着赵云溪的随时吩咐。就如此时此刻,她一言不发地坐在一旁,眼神却始终停留在赵云溪的身上。
    半个时辰后,众人进入了白石山。
    玄策屏气凝神,仔细地听了听周围的动静,脸上瞬间浮现出一抹激动的神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