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 崇祯搞设计,宁远互市规划图
作者:昆吾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最新章节     
    “哎,我倒是对这个不关心,你们有没有注意到,陛下说的是互市三十税一,这是不是一种试探,为整个大明征商税做准备?”
    “征税好,如果全部征……”
    “闭嘴,这事是我们能讨论的?”
    ……
    孙承宗、袁可立、英国公等几人跟在群臣后面,听着群臣的讨论,眼中皆是闪过一丝意外和轻笑。
    群臣中还是有一些聪明人,能看到皇帝所要做的事情。
    龙井关大捷后大赦天下的诏书中,唯独将十恶罪行、贪污受贿行贿、偷税漏税剔除在外,这是第一次试探和警告。
    这一次互市政策的调整,就是开始试行了,等稳定下来,那就是整个大明征收了。
    刚走到午门口,一名小条件急匆匆的赶了上来:“陛下口谕,传大明军纪监察部监察使李邦华、户部尚书毕自严、工部尚书范景文到东暖阁议事!”
    听见小太监的话,李邦华和毕自严、范景文只是稍微愣了愣神后,便走出人群,回转午门,跟着小太监疾步朝着东暖阁而去。
    看着三人,众人心头一紧。
    户部和工部尚书倒也好说,无非是钱粮问题,很大可能是交代宁远互市的事情。
    可李邦华就不同了,他可是大明军纪监察部的监察使,负责整顿兵备的,那就是皇帝的另一把刀,三年时间砍的人头滚滚。
    所过之处,卫所和地方官那是闻风丧胆,名头堪比锦衣卫,可却是深受百姓喜爱。
    刚刚早朝刚搞完世袭、蒙荫,现在又招这位杀星,皇帝想干啥?
    想到这里,群臣步伐都加快了几分,得赶紧回去给那些交好的蒙荫、世袭的打个招呼,别往刀口上撞。
    一刻来钟后,三人到了东暖阁,一番行礼之后站定,等待皇帝的示下。
    崇祯看向李邦华:“李爱卿,整顿兵政之事暂时放缓进度,先做调查,等北讨封赏之后以及大考之后再加快进度。
    明年开始,整顿兵政的力度可以加大一些、速度再快一些。”
    “臣遵旨!”
    李邦华瞬间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北讨封赏之后至少有千人以上能晋升,到时候就能调到卫所中,缓解整顿兵政时武官的不足。
    其次,则是蒙荫、世袭的大考,即便是只有一成能考过,那也足以进入卫所了,
    理论知识到位了,到卫所中实践就是了,反正内陆也没有什么大战事,有的是时间磨合。
    “另外,在整顿的过程中,注意打听一下有没有诸如军事、算学、机械等等方面天赋不错的孩子,都带回北京城。
    其次,这些方面名声不错且品性优良的教书先生、账房、工匠等也都注意一下!”
    “臣明白!”
    “你先去忙吧!”
    “臣告退!”
    待李邦华退出东暖阁后,崇祯思索了一下后,提笔在宣纸上快速的画了起来。
    只是十来息的时间便将笔放在了笔架上,而后将墨迹未干的宣纸递给了工部尚书范景文。
    接过宣纸,范景文低头看着纸张,只见宣纸正中间是一个圆形,周边则是一个个长方形,上面写着瓷器、药材、皮毛、丝绸等等。
    “陛下,这是互市的图纸?”
    “对于城池设计,朕不太懂,但朕有一些想法,你听一听看看可不可行。”
    崇祯说完指着宣纸:“这个最中间的原型就是互市的最中心,是一座长宽皆在百米以上的广场,
    它的作用是用于发生地震、火灾、水灾时临时躲避的地方,同时也是用于日常的一些集会等,或者给大型商队马车掉头的地方,
    朕的建议是两侧商铺每隔两三百米就设置一座这样的广场,不用太大,长宽二三十米就行。
    第二,以这个圆为中心的四个方设置一条条的街道,店铺坐东朝西、南北走向的,
    例如东一街是文玩,包含了笔墨纸砚、古董字画、玉雕饰品等等,
    再例如东二街就卖生活用品,诸如柴米油盐酱醋茶、香料、各种干鲜果品、蜜饯糕点等等。
    这些你们要做好规划,别东一块西一块的,等二期、三期开发时,街道接着延伸就可以了。
    第三点,每条街道宽度至少二十米以上,地面全部都铺设青砖,既是方便通行,也是隔绝火灾,各店铺要设置火墙和火巷;
    第四点,商铺前一米要挖排水渠,宽、深各两三尺,排水渠两侧用青砖堆砌,上面铺上巨型城墙砖或者青石板,
    青石板的样式图纸上有,要保证能半年清理一次,
    这里是互市,各店会堆积大量的货物,万一下大暴雨水排不出去将货物淹了,这损失就大了。
    哦,对了,这里你要记住,排水渠是排雨水的,不是排污水的,
    城中那些酒楼、客栈等等的泔水、秽物之物都不得排进去,违者一次警告、二次重罚,三次直接逐出互市,
    这一点你抽空告知……毕爱卿,这点你要告诉茶马司官员。
    第五,互市的临时仓库全部设置在互市外围地势高的地方,防止水淹。
    第六,互市开放后……”
    ……
    崇祯一连提了一二十项,一些是后世商场的设计,一部分是结合古代城池的设计。
    尤其是现在情况下,大量的木质结构,一旦着火,那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一条街都可能烧毁。
    范景文满满的震撼,他身为工部尚书,自然一听就能知道皇帝提出的一些建议的背后用意。
    他是真没有想到皇帝的眼光会如此的高瞻远瞩。
    更是在畅想,如果都按照皇帝所提的要求完成建造,那该是何等的壮观、整齐、干净。
    “总之,朕就一点要求,尽最大可能保证互市的安全,不要怕花银子,一场火灾带来的损失,绝对是无法估量的,你可明白!”
    “臣明白!”
    范景文理解回应着:“陛下圣明,等富商们来京之后,臣会召集他们,询问一下他们的想法,
    他们走南闯北总归是见到很多,加上自己的仓库和运输,也会有很好的预防措施。”
    “你能这么想,朕很欣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博采众长,方为上策。”
    “臣谨记陛下教诲!”
    “嗯,你先去忙吧,争取在富商们来京之前给朕一个初稿,到时候咱们再讨论一下!”
    “臣遵旨!”
    带着满满的震撼,范景文慢慢退出东暖阁。
    崇祯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润了润干燥的喉咙,而后将目光看向了候着的户部尚书毕自严。
    “毕爱卿,宁远互市招商大会你准备怎么做?有想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