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正午,一处平原之上。
白衣僧人法静,身着僧衣,踏步前行,行李极为简单,只有一个小小的包袱,看上去没有多少重量。
金光寺距离法静故乡,不过只有二十里的路程,脚程快些,也就是一个时辰的事情,但就是这般路程,法静却是走的十分辛苦。
两地之间,山地居多,虽无猛兽之害,但路上却颇为崎岖不平,行走时倒也很是辛苦。
行至荒原之时,法静已是汗流浃背,气喘吁吁,他抬头望了望头顶有些毒辣的日光,从嘴中吐出一口浊气,苦笑道:
“这些年打坐参禅久了,倒是不如小时候那般能走了。”
法静虽是金光寺年轻一辈最有佛性的年轻弟子,但却是一个苦出身,十三岁时才拜入天山寺中,剃发为僧。
他还记得家中幼时父母每日在地中耕作,也只是勉强温饱,法静从小便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常与父母在田中劳作。
年幼时的他,脚程确实不错,走这二十里的山路,远没有现在这般辛苦。
十二岁那年,家中出了些许变故,法静的爹娘担心法静跟着自己饿死,才忍痛将他送入了名声在外的天山寺,当了一名和尚。
喘息片刻后,法静再次踏步前行,虽是汗流浃背,但眉眼间的期盼之意,却是怎么也瞒不住的。
只是又走了些许时间,法静的肚子便咕咕叫了起来,身体也有些乏力。
于是法静打开水壶,喝了几口山泉水后,视线微移,便落在了包袱中的三个白面馒头上。
法静咽了咽口水,却是眼神一定,重新将包裹合起,再次上路,没有吃那包裹中的白面馒头。
馒头是出发时,从寺中带走的,本就是为了给他做路上的干粮,但法静却有些舍不得吃这三个馒头,而是一心想着要将这三个馒头,带给家中爹娘小妹吃。
在法静的记忆里,无论是小时候,还是长大后回乡探亲时,家中的饭菜,都是一些豆子,野菜,偶尔吃顿馒头,也是各种粗粮参杂,又糙又硬。
这白面馒头,对法静的一家来说,可是极为奢侈的吃食了,就算有足够的白面,也舍不得这么吃。
想到此处,法静神色一黯,行走间眉头也忍不住皱了起来。自己入寺为僧,每日打坐参禅,不事劳作,却比每日耕作的爹娘吃的更好一些。
可是如此,参禅论佛,真能普渡众生吗?
法静神色一变,却是立即双手合十,对着天地一拜,低声念道:
“罪过,罪过,这天地广大,如何轮得我质疑佛祖,法静啊,法静,你的心还是不够静啊。”
说罢,法静便一边摇头,一边叹息,继续上路,但眉间的怀疑之色,却不曾真正散开。
然而,当法静的身影远去之时,却无人可看到,他走过的平原,却是泛起一丝阴森黑气,满地的青草,迅速如雾气一般淡去,露出光秃秃的黄土来。
如此异象,法静自然不知,只是埋头赶路,向着记忆中的家长,踏步而去。
半个时辰后,法静站在一个山头之上,拨开密集的树枝,向下望去,那山下便是他的家乡。
却见此山的下方,屋舍俨然,绿色的农田,如一道屏障,将这些屋舍围在其中。
法静神色一喜,望着绿茵茵的农田,低声自语道:
“今年看上去倒是一个丰收之年,好事,好事啊。”
说罢,法静神色一正,却是解下自己的包袱,慢慢脱去了自己的僧衣,换上了一件普通人的衣衫,又给自己戴了一顶帽子,遮住了光秃秃的头顶。
入世回乡,便是回到俗世,这僧衣不穿才是方便一些,而且法静也看得出,爹娘每每看到他穿僧衣时,眼中总是带着些许愧疚。
法静不觉得当一个和尚有什么不好,但爹娘却还是认为是自己二人拖累了这个本该大有所为的儿子。
于是,法静每次回乡时,便会在这个山头,脱去僧衣,换上一身俗家打扮。
整理好衣衫之后,法静轻念一声佛号,便顺着山路而下。
行至山下,还未到家中房屋,法静便惊讶的看到,自己的爹娘与小妹,已是站在路边,远远的望着什么。
小妹眼神好些,隔着老远便发出一声惊喜的喊声,大步跑来然后一头撞在了法静的怀中。
“大哥,你真的回来了!”
望着怀中骨瘦如柴的小妹,法静眼中闪过一抹爱惜,伸手抚去小妹脸上的泥土,嘴角带笑,温声说道:
嗯,我回来了。
“对了小妹,你们是知道我今天要回来吗?”
法静怀中少女,名为,小芷,不过十二三岁的模样,骨瘦如柴,衣衫简朴,满是缝缝补补的痕迹,但却面容清秀。
小芝伸手拉住法静的大手,眉眼间满是喜色,蹦蹦跳跳的说道:
“娘昨晚梦到了一群喜鹊在家门口叫,醒来的时候,就一直念叨着哥哥你的名字。
说是说不定你今天会回来看我们。”
法静闻言一怔,随即哑然失笑,牵着小妹的小手,缓步向自己的爹娘走去,嘴中说道:
“只是说不定而已,何必为了虚无缥缈的感觉等我呢?万一我不回来,岂不是耽误了你们的时间。”
小芷嘿嘿一笑,摇头晃脑,努力装出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样,似乎在模仿着自己的父母。
“光是觉得哥哥有可能回来,爹和娘就魂不守舍,做什么都没有心思。
爹就和娘说,要不试着去路口等等,说不定真能看见哥哥你呢。”
闻言,法静心中一晃,却是又多了几分惭愧之意,待到走到苍老的父母面前时,他隐去心中的情绪,温声而笑,轻轻唤道:
爹,娘,孩儿回来了。”
早就喜形于色的两位老人,闻言却是迅速上前,老妇人伸手拽住法静的双手,上下打量着,满眼的喜色。
“来让娘看看,我家天儿有没有瘦了。”
相比于老妇人,法静的父亲却是有些拘谨,本想上前,但看了看自己满手的灰尘,又不好意思的在身上擦了擦,犹豫再三还是没有上前,浑浊的双眼满是笑意,却只是笑了笑,说道:
“你这老婆子胡说什么,咱家天儿生来就不是挨饿的命。”
百宁天,这便是法静俗世之名,只是这么多年,这个世间也只有他的父母会如此叫他了。
四人说说笑笑,一起往家中方向走去,法静的母亲抓着他的手,嘘寒问暖,像是想要知道自己的宝贝儿子,这一年所有的事。
法静不厌其烦,耐心的回答着老妇人的所有问题,眼神扫过远处田地里忙碌的乡亲们时,却觉得那些人影恍惚了一些。
如同镜中月,水中花,看不真切。
法静愣了一下,却没有继续想下去,只当是天气太过炎热,自己看花了眼。
几人回到家中后,法静便拿出了自己带回的馒头,只是往日里最爱吃馒头的小妹,罕见没有露出什么喜色,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便继续缠着他,让他说一些有趣的故事来。
法静十分疼惜自己的小妹,拉着她坐在院子中树荫处,讲起了一些自己听来的故事,父母也随着他坐在了院子里,说起一些乡里的趣事。
说着说着,法静却是说起自己之前苦思冥想的难题,莲花换佛,到底该不该换。
父母闻言,皆是一头雾水的模样,而小妹听了,却是满不在乎的嘟起嘴巴,说道:
“这有什么好想的啊,金佛可以卖好多钱,换好多吃的,莲花又不能吃,怎么能换呢。”
法静闻言一笑,用手掌勾了勾小妹的脸蛋,轻声说道:
“傻丫头,你自是不懂,金银是佛,莲花亦是。”
小芷想了想,却是皱起眉眼,微黑的小脸是满是疑惑之意,不解的说道:
“可是......有金佛的话,就不会饿死了。”
法静神色一怔,呆坐片刻后,眼中闪过一丝清明,随即摇头叹气道:
“小妹,你说不定比哥哥我更有佛缘呢,哥哥坐禅倒是坐傻了,如果吃不饱,就是佛在身前,也是没有力气去看的。”
谁知小芷闻言,却是把头一扭,嘟着嘴巴说道:
“我才不要什么佛缘呢,当了尼姑就吃不了肉了;再说, 我还想嫁人呢。 ”
听着小妹天真的言语,法静与父母对视一眼,随即同时笑了起来。
小芷不解,只是见着兄长与父母大笑,小嘴一咧,也跟着笑了起来。
法静心中温暖,一边笑着,一边用手指轻轻刮着小妹的鼻子,说道:
“这么小就想嫁人,真是不害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