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人敬有的,狗咬丑的
作者:哺恩堂主   江汉朝宗最新章节     
    下学后,李精诚什么都不愿意不做。
    除了天天漫山遍野地去寻找蜂群、招蜂子、放蜂桶以外,就在浜子里、镇子里上下晃荡着,时不时还在外面多管闲事和别人吵上几句,打上一架。
    曹家伯娘好不容易才有这么一个独苗儿子,因此也就一直惯着他由着他。
    她对杨忠诚说,命中只有八斗米,走遍天下不满升。他今天这个样子,既是他的命,也是我们的命。
    说,我们生了他,只能是让他饿不着、冷不到,只要他不缺胳膊少腿、健健康康地活着就行。其他的都要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杨忠诚听罢也觉得有理,只得“哎”地叹了一口长气。
    所以,当春喜问李精诚是否认识这三个人时,他下意识地认为这个健硕的女孩和他不合适。
    有了这个念头后,他忽然觉得这个姑娘实际上也并没有那么好看。
    于是他冷下脸来说,认识是认识,但不熟。
    再后来就拒绝攀谈有关他们仨的任何话题了。
    这样一来,俩人的共同话题就越来越少,那一天的交流自然就不太顺畅。
    个把小时后双方就起身相互告别,各回各家了,此后再也没有了通讯。
    李精诚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女孩不是太合适。
    而麻媒婆却在事后对曹家伯娘说,春喜嫌城娃子初中都没毕业,文化太低,没有共同语言。
    衣服也穿得忒没品味:西裤配凉鞋。
    头发还是他老子杨忠诚亲自用老式推剪推成的锅盖头。
    但这锅盖头发型因剪子太钝和技术潦草的原因剪得有些参差不齐,像狗子啃过的。
    李精诚哭笑不得。
    就这样,堂伯杨忠诚与张家文打赌以后给堂弟安排的第一次相亲,就此不了了之。
    紧接着又介绍了好几个,要么没入李精诚的法眼,要么就是别人瞧不上他。
    爱情就是这样,王八看绿豆,对了眼才行。
    又是一年雁南飞。
    眼看年关将近,家家户户宰猪杀羊,堂伯杨忠诚看了一眼猪圈里那头已经三百多斤的大肥猪,叹了一口气。
    堂伯专程跑去对张家文说:“国娃子没找到媳妇儿之前,说不杀就不杀!我是个讲信誉的人!”
    那一年,堂伯恪遵诺言,那头猪没有杀。
    接下来的第二年,麻媒婆在堂伯与曹家伯娘的再三敦促下,四面出击,又给堂弟介绍了好几个姑娘。
    结果都是处着处着,又都毫无悬念地分了。
    她们要么说城娃子天天在家守着两个老家伙和一亩三分地没有多大出息;要么就说李精诚眼高手低好吃懒做不求上进……
    拒绝一个人,理由是最好找的。
    这一下好吧!堂伯家的这头猪第二年又没杀成……
    就这样,堂伯家那头猪一直养到了第六年!
    “我一口唾沫一个坑!”
    那些年,每当逼近年关时,堂伯都会去张家垭,咬着后槽牙对张家文说上这句话。
    第六年也就是2009年的时候,因为张家文在三姓寨到处宣扬这件事,三姓寨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了。
    张家文逢人便说:“我只是就喝醉了随便和我老表杨忠诚打了一个赌,哪晓得他当真了!一条猪被他养了六年,都快成老妖精了!”
    每次说起这件事,他丝毫不掩饰内心的高兴,嘴巴笑得合不拢,露出满嘴的黑牙。
    真是人敬有的,狗咬丑的。
    张家文隔三差五地就跑到堂伯家,装着一片好心实则幸灾乐祸地调侃堂伯,“老表,要不咱俩打的赌就算了吧!你这头猪怕是都有两千斤了吧?!还继续养?难道你们还真的要为这头猪养老送终吗?!”
    自打俩人打赌以来,堂伯杨忠诚平时无论走到哪里,都尽量避开张家文。
    万一不小心在哪里碰上了,要么装作没看见,要么看他的眼睛都是绿的。
    当张家文怪声怪气地再次来“劝”他时,他气得浑身发抖,抄起一根扬叉就去插张家文。
    张家文见势不妙,扭头就跑。
    一边跑还一边煽风点火地喊到:“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
    张家文是半高山人,跑山路自然比住在低山河边上的杨忠诚要厉害,堂伯气喘吁吁地,怎么都追不上。
    但堂伯愣是坚持高高地举着那根坚硬结实的榨木钉树扬叉,骂骂咧咧地追了张家文好几里地,才气急败坏地转身回了家。
    虚岁都三十二三岁了,还娶不到媳妇,堂弟开始有些颓废了。
    看着每天唉声叹气的父母,以及那头能吃能睡的大肥猪,沮丧的他把这些年相亲失败的责任统统推到了张家文身上,认为是张家文当初的那个诅咒在作祟。
    他愈发觉得幸灾乐祸的张家文看着不顺眼,他好想揍他一顿。
    但他与安顺子是要好的朋友,而且张家文还是他的表叔。
    虽然村子里所有的人扯起来都是老表或者亲戚,是真是假也都无从考证;但喊得时间长了,也就成真亲戚了。
    几十年来,他爹杨忠诚和张家文之间也总是骂来打去的,但总是“田间打架田尾和”,相互之间断然不会记仇。
    山里人都是这样。
    打也打不得,骂又骂不得,对这个张家文,李精诚是恨得直咬牙,又一时束手无策。
    冥思苦想后,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以让张家文身败名裂的好方法!
    农村里从来不缺调皮捣蛋的小屁孩儿,下浜亦如此。
    下浜的这帮“野孩子”,一天到晚上蹿下跳的,和李精诚一样“游手好闲”。
    虽说这些小家伙们才七、八、上十岁,可早就练就了上树下河、翻山越岭的本事。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但是,本来应该和李精诚关系很好走得很近的这群孩子,平日里和李精诚的关系却很是一般。
    原因是,他们在成绩不好接受家庭教育或者做错事情挨打时,家长们无一例外地都会说:“如果不好好学习、不听话的话,长大了就像城娃子一样没出息!三十五六岁了连媳妇子都说不到一个!一事无成。”
    虽然孩子们没有办法感受能不能娶到媳妇子是个多么大的事情,也看不出来李精诚身上到底有什么不好,但大人说的话终归是有道理的,得听。
    所以,他们总会有意无意地避开李精诚。
    但是这群孩子十有八九都有把柄在李精诚手中握着。
    什么把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