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常善的不满
作者:哈什纳达尔   清梦醒最新章节     
    常善是武将出身,身经百战,可是偏偏非常重视教育,平时也经常结交一些文人雅士。常善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后来调任羊州将军,便大力着手羊州固山营的固山子弟的教育。
    而且,常善认为学海无涯,学无止境,如果只是几千年只研究那几本“圣贤书”,肯定会逐渐落后于时代。
    当年黛青太祖皇帝以十三副遗甲起兵,到了世祖的时候就入主中土,仅凭二十万固山披甲将士就征服了人口数千万的中土和南土西尼各方势力,关键的关键就在于黛青王朝非常积极的学习各方各族,甚至包括西洲的所有能够接触到的文化和技术。
    而近代以来,黛青屡屡败给西洲列强,归根结底就是因为在科技,尤其是军事技术方面,黛青自入主中土以来止步不前,逐渐停止学习外域文化所致。
    而且,在羊州待得越久,常善越发现,洋人的东西即使说不上比黛青原有的东西好上多少,可是也并不矛盾啊。既然古伦人可以学习塔拉人的技艺,吸收西尼人的文化,为什么就不能学习西洲人的学问呢?所谓艺多不压身,多学习一些东西,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与西尼人珍视传承祖先文化不同,古伦人更看重学习身边优秀者的文化。如果遇到强大的对手,那就向对手学习,逐渐学会对手的的优势,甚至有一天超越对手。这,其实正是古伦人最核心的传统精神。其实,古伦人越是“向他者学习”反而越是“继承了先人”。虽然现在很多古伦人已经失去了这种锐意进取之心,但是常善却依然仍然不忘初心。
    所以,在保持对传统教育的重视的同时,常善认为应当将重点放在对“夷学”的加强上,让年轻人甚至孩子从小就接触并掌握夷人的思想和技能,那么在以后与夷人交往的时候,就不会因为无知而犯下不必要的错误了。
    而学习夷学的途径,最好的当然莫过于羊州同文馆。
    但是常善很快发现,朝廷对于羊州同文馆的投入微乎其微。师资不强只是一个方面,其他各个层面,都受到制约。
    其实,朝廷对于同文馆还是很重视的,真正让常善认为是问题的是:入学者几乎完全集中于固山子弟或者西尼士大夫家庭的学子。虽然他们几乎都是科举考试中的“失败者”,但是出身的门槛仍然是非常高的。这就导致学校整体的风气是:既奢华又无品。学生们都出身富贵人家,又正值年少,所以吃喝玩乐是免不了的,但是因为之前在科举学习中已经备受煎熬,所以对于任何学习之事都是没有什么兴趣的。
    那么,是否寒门以及上进学子不被允许进入呢?也不是,只不过当整个学校已经被这些花花公子们占领的情况下,贫寒子弟会被他们讥讽嘲笑,而上进之士也很容易被他们带坏,或者因为不能相融而遭到排挤。
    大家都不读书,就你积极,显得大家多不好看?
    于是,学风日下。
    当然,对于这些世家子弟们的顽劣,朝廷绝不会坐视不理,而解决之法倒也简单粗暴——一句话,丛林法则,优胜劣汰。
    学馆制定了馆章,规定:“同文馆肄业生,每年甄别一次,其于西洋语言文字无所通晓者即行撤退,挑选更换”;“同文馆肄业生以三年为期,能将西洋语言文字翻译成书者,以府经县丞为升阶旗号,愿就武职者,以防御为升阶”;学生“每日卯刻入馆,酉时出馆……或因事请假,先向馆长报名,违者撤退”;“同文馆每月考察一次,一等二名,每月赏银二两,二等四名,每月赏银一两”。
    所谓撤退,就是开除学籍。
    不好好学习会被开除,学得好则又有官当又有钱赚。这样的制度之下,用不着怎么亲切关怀,促进疏导,只要将制度严格执行,学生们的面貌和成绩自然会提升上来。而这些制度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正是前几任的羊州将军和岭南总督、南广巡抚。这些人大多出身固山世家,本身也全部都是战功显赫,政绩突出,权高位重。个个杀伐果断,很快就把学生们给折服了。
    因此,馆中学生学习刻苦努力,成绩优良。对此,前任岭南总督瑞麟曾说:“设馆以来,诸生奋勉学习,卓有成效者,不乏其人,两次考试,作为生监共十一名。”
    羊州同文馆教学中的一个明显特点是与社会挂钩,注重学用结合。学生在学习的同时,经常翻译一些外文电报、文件,高年级学生则开始译书,对译书好的学生加以奖励,而且优先录用,该馆学生杨枢、长秀即合译了介绍各国政治、经济、文化概况的《各国史略》,对开阔国人视野、增广见闻有一定的启蒙价值。此外,还让学生从事一些涉外工作。在广州同文馆成立以前,广东省的一般涉外事宜主要由“通事”充当翻译,这些人或是买办,因与洋人打交道多了,懂得了一点外语,但非常肤浅;或是在南洋的一些教会学校学过外语,洋气十足,所以“往往颠倒错谬,或挟私自为增减其辞,以致彼此意见不合,枝节横生”,给岭南地方办理外交和通商事务带来了许多困难,瑞麟曾于共治十年(光历1871)上书奏请于该馆内选择通晓西语者来代替“通事”一职,以杜其弊。羊州同文馆学生还根据朝廷的规定,经常调京考试,合格者授以正式翻译官的头衔。如同治六年(光历1867)该馆学生蔡锡勇、那三等六名学生,在时任羊州将军庆春的带领下赴京应试,结果遂分别授以官职。蔡锡勇成绩最佳,授为监生,其余五人作为释译生员,准其一体乡试,送回南广充任羊州将军或督扶等衙门任翻译官。
    所以,看起来,羊州同文馆的成绩还是不错的,至少并不比京师和沪上差。
    但是,同文馆排挤外人,仍然是一个大问题。而这就导致同文馆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大的。因为只要不把局面开打,那么进入同文馆的只能是在科举中失败的世家子弟们。尤其是羊州固山营的固山世家子弟们。
    外人,很难获得学习的机会。
    当然,基于之前的名声,外人也不屑于加入这个群体。一般寒门或者上进的学子,宁可苦熬,或者设法进入洋人的的商行当学徒,也不会来这里抢书读。
    毕竟,这帮子羊州固山子弟,打起架来是非常不要命的,除了自家长辈或者固山实权官员,他们还真就不怕任何外人。而自家长辈和历任固山营的官员,并不认为这种行为有何不妥。固山人垄断了学习机会,这对于固山子弟的前途,不是最好的事情吗?这些长辈和官员们,本来就怕这些子弟不懂得抱团护食,现在他们居然懂得一致对外,又怎么会干涉?
    然而常善上任羊州将军之后,觉得这非常不妥。
    常善的经历阅历,使得他的目光大大不同于其他黛青官员。在他看来,如果只有固山子弟能够掌握学习的机会,绝对是不够的。要想黛青帝国真正追上与列强的差距,必须全民普及夷学才行。
    而且,夷学的内容非常宏大,语言只是一个最基础的门槛,好比人认得字,只是学习的一个基础而已。要想真正学到精深的夷学精华,那必须再此基础上不断进深才行。
    总之,常善认为,必须扩大同文馆的规模,一方面仍要继续加大对于固山子弟的招收和培养,但同时也必须将招生的规模扩展到更广大的普通子弟,尤其是那些寒门学子当中。至于学习的内容,也必须加深,要对于所有的夷学科目都加以钻研。
    抱着这样的想法,常善屡次推进对同文馆的扩展,但是没想到最后都归于失败。原因就是,固山营的旧有势力,极力反对这种扩大。他们并不想将学习资源白白与普通人共享。
    哪怕是地位最低级的固山下等包衣阿哈,面对普通子民的时候,也会有一种毫不掩饰的骄傲。
    常善认为,当今黛青帝国面对西洲列强的竞争,最需要的是内部团结一致,共同上进,全力发展。这个时候还要用压制普民的方式来维持固山子弟的优势,最终只会使黛青在与列强的竞争中永无出头之日!
    因此,在设法提高同文馆普民子弟比例遇挫之后,常善想到了新的办法:
    建立新的,主要面向普民的夷学堂!
    常善把这个想法跟其他同僚沟通了一下,结果对此比较热心的,居然只有羊州知府智宝。岭南总督和南广巡抚,都属于比较保守的固山元老,不阻止就算是给面子了,让他们出力那真是万万不可能。他们之所以不会阻止,是因为如果这样做的话,同文馆就仍然是固山子弟的进身之途和势力范围。与其让普民子弟分割同文馆的好处,倒不如让他们另外开辟新学堂更好。
    智宝之所以会比较热心支持,其实也是有特殊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