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回家种豆角
作者:锡纸芋头蛋   锦鲤农女,靠美食厨艺在古代逆袭最新章节     
    邱尚书连忙谢礼夹上一簇入碗,不去想国公爷这话里有无其他代意,专心干饭。
    凑近细看,能看到银芽的细腻纹理下是一圈红润肉色,所谓的火腿丝交织在一起,轻盈润滑,已经成了一道艺术品。
    在咀嚼的过程中,能感受到火腿的香气在口腔中扩散开来,好似山野炊香扑面而来,勾起了他心底对家乡草芦的思念。
    “好吃,好看,精雕细琢,鲜少有人将目光盯在这么一个不起眼的豆芽上做文章啊,梁员外识得的这位厨子果然不简单。”邱尚书激动非常,评价这份菜时,身体都在微微颤抖着。
    国公爷捏须一笑,“我第一次尝到这份菜,便想起了当初随老父征西时,不慎在深山老林里迷路,就在我父子二人绝望之时,是山民将我父子带回救治,醒来后我吃到的就是一碗炒豆芽,闻到的,是农家柴火香,这世间,芸芸众生自有定律,山民羡慕我高官得做,骏马得骑,我却羡慕农家生活,三代同堂,平淡是真。”
    邱尚书附和着点头,他何尝不是这么想的。
    当年的山野穷小子为求名利寒窗苦读,可如今爬上这高位了,做为一名孤臣,站得越高越觉得山顶森寒,怕栽跟头,如履薄冰,时刻怀念着故乡的人世风物,总想着回家种田,种豆角,毕竟豆角不会勾心。
    思及此,情不自禁地一声长叹,“是啊,一切都是梦幻泡影,只有平淡才是真。”
    兵部看着风光,实际就是一个背锅组织,将军又不受他直接管辖,打赢了没他什么事,打输了就是兵部统筹不利,不是征兵粮草筹备不积极,就是派去的都尉起不到该起的作用。
    尤其是最近斩杀一万匈奴战俘的告示一出,百姓都在指摘兵部,认为是兵部出的馊主意。
    这两日征兵,来咨问的人数都是骤减。
    他知道百姓在乎什么,寒门平民家送去投军的孩子,只能做个马前卒,冲锋在前,落入敌人手里的机率大过将军被俘。
    若匈奴人以牙还牙也斩杀战俘,走卒小兵岂还有再见天日之时?
    水榭里,邱尚书一时失神,陷在忆苦中。
    国公爷瞧着他这状态,立刻就跟梁伯远交换了个眼色,二人端起茶杯,兀自闲聊起来。
    “老梁你别笑话,邱尚书也不容易,为了黎民生计,疆土安宁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惜最近在朝堂上许多谏议都被丞相驳斥了回来,束手无策啊。京城繁华迷人眼,实则内里暗潮汹涌,谁都不容易啊!”
    梁伯远立刻向北拱手,“市井云烟,山川锦绣,都仰仗咱们伟大帝王英明领导,只希望太平盛世能千秋万代延续下去。”
    “是呐,若西北战事能停上二三十年,我大夏必是天下鼎盛,陛下更是千古一帝,值万民称颂。”
    “哎……说起西北,便让草民想起犬子,也不知在御粱城如何了。”
    邱尚书就低眉垂目地听着这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听得是心中动荡,神色复杂。
    乍一听,还听见梁员外居然老泪纵横起来,症结就在那一万战俘被砍头,御边将士或会步后尘的担忧上。
    国公开始唱白脸了,语气低沉,“战争已使两国实力严重受损,若依然放任战俘过多,恐生异变,陛下也是无奈为之。”
    邱尚书闻言,不自觉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百姓不知道就罢了,国公还能不知道,这些主意都是丞相一意孤行?
    听他这话,是赞同丞相决策?
    思及此,他就忍不住了,压抑着心头的愤怒,目光坚毅,据理力争道,“国公此言差矣,哪怕是敌军战俘,也是饥寒交迫的贫苦百姓,以往朝廷都是怀柔放之,然而眼下,丞相弄权,罔顾百姓生灵……”
    话没说完,国公爷就打断了他,拍了拍邱尚书捏紧的拳头,视线投向远处,眸光清如水般,缓缓道,“梁员外有话说得好,月余之前他就到了京城,以为与陛下只有一层宫门之隔,为得见天颜而兴奋,可这月余时间里,皇宫在他眼里依旧是瑞云腾腾,深不可探,要见陛下一面实为困难!”
    “既知丞相弄权,迷惑陛下,你我这些受陛下信任的臣子,又有谁敢冒死谏言,弹劾丞相?”
    “昔日陛下初登大位,下令剿灭匪患,尽管明知其中难免涉及各种势力与利益的纠葛,但为了保护黎民生计,保卫疆土安宁,他依旧义无反顾地下达命令,如今变作陛下受困,百官瞻前顾后、犹豫不决,为了官位和人头,还不是都在装鹌鹑,邱大人,也在明哲保身不是吗?”
    “你连陛下为何会做出这般决策都不知,愤慨为哪般?”
    邱尚书的心,好比扬子江心断缆崩舟,万丈高楼不幸失足,惊出一身冷汗来。
    国公这番大胆之言,却用着平常口吻陈述,大有一种看破却从未说破的高深之道隐匿其间。
    原来并非不理朝事,是一直默默在守护,镇国公府,父辈为大夏三朝元老,满门忠烈,才获此殊荣封号的呀!!
    邱尚书神色愈发凝重,喃喃道,“陛下受困,国公此话何意?”
    国公爷目光落在他身上,长久没有回话,仿佛只是长久地审视了他一番,最终才道,“听闻邱大人有位远方表侄在太医院当差,你为何不去问问他?”
    …………
    从国公府离开的路上,邱尚书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提到太医院,等同证实陛下有疾。
    可再多的,国公没再提,显然是不愿多说,他也不好打破砂锅。
    但是,即便陛下有疾,也不会影响到朝事,更无视边境和平,这病,莫不是还能让人性情大变?
    出了国公府大门,听着府门咿咿呀呀正在关合的声响,猛然间就升起了再入内问个清楚的冲动。
    将手一把挡在门上。
    门工探出脑袋来,谄笑问他,“尚书大人还有什么吩咐吗?”
    话到嘴边,邱尚书心底一个咯噔,就变成了,“那个……雉粥很好吃,可否问问国公大人,下官想带一份回去孝敬母亲。”
    “好说好说,尚书大人稍等!”门工领命立刻去请示了。
    邱尚书无奈一笑,国公说得对,他也是只鹌鹑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