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又起波澜
作者:爱吃白丸子的黑岛双煞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最新章节     
    这次,大明与多玛帝国签订了通商协议,大明帝国会在荧惑星上建立一个庞大的基地,用来与多玛帝国通商。
    虽然,对于多玛帝国的资源来说,大明帝国的资源可谓是少之又少,种类也很稀少。
    但是多玛帝国还是与大明帝国签署了通商协议,这是一种态度。
    而且,大明也不是没有多玛帝国眼馋的技术,不如超级基因技术,但朱瞻墡只卖给了仙女帝国,还仅仅只是卖了能够大幅度延寿的超级基因,这种超级基因,什么能力都没有,仅仅只是能活,别人砍一刀,也能死。
    而且,超级基因的底层密码,朱瞻墡一直攥在手里,他可以很轻松的使仙女帝国那个超级基因失效。
    而且大明不仅仅只有超级基因技术,像是暗夙银的冶炼,多玛帝国其实也很眼馋。
    虽然多玛帝国不知道暗夙银是什么,但是每一个大明的高级将领,都有一把暗夙银剑,其锋利程度至少多玛帝国内没有这种矿产,也没有这种技术。
    但是还是那句话,像这种能够威胁到大明帝国安全的,朱瞻墡是不会让他们流传出去的。
    “行,我知道了,没事儿你就先下吧!”朱棣挥了挥手。
    朱瞻墡巴不得赶紧回去呢,这几天听王道中和多玛帝国的使者争论,他耳朵现在还有些鸣音呢!
    .........
    数日之后,朱瞻墡躺在襄王府花园中的躺椅上,吹着小风,享受着日光浴。
    此时,朱瞻墡的儿子,朱祁珏轻声走了过来,看着小程子,指了指朱瞻墡。
    那意思是在问,睡了吗?
    整个朱祁珏的童年,襄王府中的人,没有一个人陪伴朱祁珏的时间比他长,即便是朱瞻墡,也比不上。
    朱祁珏的意思,小程子很快就反应了过来,随后摇了摇头。
    朱祁珏了然,随后开口说道,“爹,你干嘛呢?”
    朱瞻墡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随后转身看到了朱祁珏,当即给朱祁珏一个爆栗。
    “你想吓死你爹啊!”
    而一旁的小程子早在朱祁珏开口的时候,就默默的捂住了眼睛。
    朱祁珏蹲下来抱着头疯狂的揉着,他爹下手可真狠。
    而朱瞻墡则在打完朱祁珏后,又躺回了自己的躺椅。
    “有事儿?”朱瞻墡闭着眼睛问道。
    朱祁珏闻言,站起身,但是手上没停,依旧在揉着朱瞻墡刚刚打的地方,“爹,最近朝中不太平。”
    听到朱祁珏的话,朱瞻墡顿时睁开了眼睛,“呦,哪边不太平啊!”
    大明朝中文武对立,虽说朱棣已经将军政分开,勋贵们还好,初代勋贵们一直存于世,所以勋贵们一直都是最拥簇朱棣的人了,但是文官不同,每隔几年甚至几个月,文官集团就会试图将手伸进军权。
    尤其是十年前,朱瞻墡刚刚清洗掉了一大批的文臣世家,按理来说,他们会消停一段时间。
    他们也的确是消停了一段时间,文官集团在朱瞻墡出走五年后,又恢复了元气,虽说地方上他们的话语权变小,但不是没有,这些文官试图恢复到朱瞻墡大开杀戒之前的势力,所以他们一直不消停。
    但是,朱棣不会同意,这好不容易将这些文官世家给清缴殆尽,朱棣怎么可能会让这些文官们又变成尾大不掉的态势呢?
    可能是因为朱祁珏办事得力,有可能是朱棣想要弥补朱瞻墡,但是不管因为什么,朱棣将朱祁珏调入京都,接手青龙卫,整治这些文官。
    朱祁珏刚刚接任的时候,还很稚嫩,但是随着青龙的言传身教,再加上有着小程子的耐心讲解,朱祁珏很快就适应了京都朝中的官场,再加上,自己的老爹是因为文官才出走的。
    朱祁珏对这些文官的手段,很是严厉,所以这么些年,朝中的风气很是清明。
    但令朱瞻墡有些好奇的是,京都内有着朱祁珏在坐镇,居然还有人敢搅风搅雨,这是真的活腻了?
    朱祁珏有些犹豫的说道,“都有。”
    “???”
    “!!!”
    朱祁珏刚开始还有些不解,但随后变得震惊。
    一个皇帝最忌讳的就是文武勾结,比如说李世民,李世民当皇帝之前,手下的文武大臣们相互走动,是很正常的,都是为了李世民出谋划策,可李世民登基之后呢?又有那个文官去主动去那些武将府邸,又或者是武将主动攀附文官,当然,说的不是低级别的武将攀附宰相这类的。
    当然,也有可能是李世民自信,自信能够压住这些文臣武将。
    可,这是大明,还是皇权比之大唐更甚的大明,尤其是皇帝还是一个疑心病比较重的朱棣。
    这要是让朱棣知道了,武官勋贵还好,无非是夺爵贬为庶人,但文官就不一样了,朱棣会将所有的气都撒在文官头上,不诛个九族就不算完。
    “呵,有意思,还真有人不怕死啊!”朱瞻墡毕竟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很快就冷静了下来。
    再一想,自己的爷爷是最不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当然,他太爷爷朱元璋除外,洪武时期严格意义上来讲,不是文武对立,而是淮西党和其他党派对立,其中,淮西一脉,主要是开国勋贵,那个时候,勋贵当中不只有武将,还有文官,比如李善长,胡惟庸等。
    而洪武初期,刚刚起势的浙东党,也就是刘伯温带领的浙东党,可是刘伯温淡泊名利,浙东党到刘伯温死后,都没有做大,反而逐渐消亡,然后就是胡惟庸案,淮西一脉也受到了重创,但还是朝廷上的中流砥柱。
    这个时候,江南的士族就开始悄无声息的起势,等到朱元璋薨逝,朱允炆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的蛊惑下开始削藩,而后导致的靖难之役,最后朱棣登基后,朝堂之上的格局,才转变为文武对立。
    朱棣虽说是马上皇帝,对朝政的把控远超那些所谓三世四世的皇帝,可他镇得住勋贵,却镇不住那些文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