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朱棣的态度
作者:爱吃白丸子的黑岛双煞   大明:超神永乐时代最新章节     
    “走,去看看他们。”
    看着朱棣步履轻快的背影,朱标满头黑线,他现在严重怀疑朱棣这是为了不想批阅奏折,特意这么做的。
    .......
    京城锦衣卫昭狱,
    “臣等参见皇上!”一众负责镇守锦衣卫昭狱的狱卒在见到朱棣的时候,急忙跪地行礼。
    “行了,起来吧!”朱棣说完,径直向昭狱内走去。
    锦衣卫负责镇守昭狱的千户在听到朱棣来了后,急忙向外走去,可是走到一半,就看见朱棣正向着里面走来,他急忙跪在地上,“臣锦衣卫千户许显纯参见陛下。”
    朱棣走到许显纯的身前站定,“成阳侯他们三个被关在哪里?”
    许显纯急忙说道,“甲字五号牢房。”
    “带路。”朱棣淡淡的说道,
    许显纯急忙起身,“请陛下这边走。”
    随后,朱棣在许显纯的带领下,来到了甲字五号牢房。
    牢房内,朱祁珏正审问着成阳侯,同安侯,靖安侯,毕竟没有皇上下旨,朱祁珏也不好坏了规矩。
    虽然锦衣卫有着先拿人,后找证据的权利,但是如果要行使这种权利,必须要皇上,也就是他的太爷爷朱棣亲自下旨才行。
    成阳侯,同安侯,靖安侯这三个人毕竟是朱祁珏他们秘密捉拿入京的,如果再私自上刑,于礼不合,这三个人到底是朱棣亲封的侯爵,还是勋贵中的中流砥柱,要不然朱棣也不会让这三个人驻守在京城周围的各大要关隘。
    “三位,我是真的不想让你们去锦衣卫的刑讯室被走一遭,你们应该也知道锦衣卫的手段,所以,还是招了吧!”朱祁珏好言相劝道。
    成阳侯,同安侯,靖安侯三人见状,只是淡淡的冷哼一声,随后闭上眼睛,半点儿开口的意思都没有。
    朱祁珏的面色一黑,他现在无比想要给这三个‘侯爵’上上刑,让他们清醒清醒脑子。
    “三位是打定主意不想开口了是吗?”朱祁珏的脸上冒着青筋,强忍着自己心中的怒火说道。
    成阳侯,同安侯,靖安侯三人闻言睁开眼,可是在睁眼后,却看到了朱祁珏身后的朱棣,急忙跪在地上。
    “臣等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祁珏闻声急忙回头,“参见太爷爷!”
    朱棣挥了挥手,朱祁珏退到一旁站好。
    朱棣看向成阳侯三人,冷笑了一声,“万岁,哪来的万岁啊,要不是锦衣卫,我这皇位能不能坐得稳还是两说呢?是吧!”
    成阳侯,同安侯,靖安侯三人闻言冷汗直流,他们也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触到了朱棣的底线,可是他们没有办法,距离下一次朝廷发放延寿药剂还有近四十年,可是他们已经等不及了。
    朱棣看着牢房内,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三人,冷哼一声,随后对着站在一旁朱祁珏说道,“锦衣卫掌侍卫刑狱,该怎么做,不需要我来教吧?”
    朱棣说完,径直向昭狱外走去,这次来昭狱,他失望至极。
    成阳侯,同安侯,靖安侯三人在听到朱棣的话时候,就知道,自己的末路到了,朱棣已经放弃了他们,不仅仅是他们,恐怕他们的九族也会牵连,想到这里,三人摊在了地上。
    朱祁珏会意,“臣遵旨!”
    看着朱棣的背影缓缓消失在昭狱内,朱祁珏站直身体,看向依旧瘫在地上的成阳侯,同安侯,靖安侯三人,挥了挥手,“来人。”
    “属下在!”昭狱的狱卒急忙跑到朱祁珏身前,拱手说道。
    “让三位大人好好享受享受我锦衣卫的待客之道。”朱祁珏说完,径直走了出去。
    “是!”
    随后,锦衣卫的狱卒拉起了瘫在地上的三人,向着刑讯室走去。
    可能是成阳侯,同安侯,靖安侯三人已经被朱棣的话吓傻,在去刑讯室的路上,三人半点儿反抗的意思都没有。
    ..........
    回皇宫的路上,
    小鼻涕跟在朱棣的御辇旁,说道,“皇上,我们就这么回来了?您不是想看看他们吗?”
    朱棣看了眼小鼻涕,“不是看过了吗?”
    小鼻涕闻言,不知道该说什么,的确是看过了,但也不是这么看过法儿吧?
    “哎,朕是真没有想到,在靖难之役的时候,跟随我立下无数战功的侯爵,现在居然也开始背叛我。”
    小鼻涕闻言,不敢出声,朱棣这话,除了御书房的那位和襄王殿下,谁都不敢接。
    “人心难测啊!”朱棣感叹了一句,随后默默的闭上了眼睛。
    小鼻涕闻言,浑身直冒冷汗。
    ........
    锦衣卫青龙卫镇抚司衙门内,朱祁珏颠颠的跑了进来,端起了一杯放在空位上的茶,一饮而尽。
    朱瞻墡只是看着朱祁珏喝完了茶,然后才开口问道,“都交代了?”
    朱祁珏摇了摇头,“没有,在审呢。”
    “审?你动刑了?”朱瞻墡面色一变,毕竟是秘密押送京城,如果查到最后,这三人无罪,锦衣卫可就真惹了泼天的祸事了。
    本来锦衣卫就是为了监察百官而设立的,天然站在百官的对立面。
    而勋贵们一般都是效忠朱棣的,朱棣在设置锦衣卫的时候,大多数也是针对文官。
    所以,文官和锦衣卫水火不容,文官们每天都想要让朱棣将锦衣卫给裁撤,可是却收效甚微,反而朱棣将锦衣卫的职权又一步的扩大了。
    而如果这次没有找到证据,那么锦衣卫也会得罪勋贵,文官集团知道了,一定会联合勋贵,给朱棣施压,迫使朱棣裁撤锦衣卫,虽说朱瞻墡知道,裁撤锦衣卫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将锦衣卫的指挥使推出来,平息朝野怨气,朱棣还是做的出来的。
    而这个被推出来的人选,必定是青龙无疑,谁让他是负责京都诸事的锦衣卫指挥使呢?
    而青龙显然也想到了这一点,做了锦衣卫指挥使数百年,他之所以到现在都屹立不倒,牢牢坐在锦衣卫指挥使之职,就是因为他让官员们抓不到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