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秦制国语,胶东昌邑
作者:公子玄鸟   大秦:玩呢,你在古代搞经济建设最新章节     
    黑夫坐在马车内,将数本簿册置于木案,好似自语道:“齐地偏远,人文口音习俗与关中大不相同。纵然派遣封疆大吏,还是需仰仗当地豪族治理。”
    沿路上都是靠着阳庆这位齐人充当译者,反正在黑夫听起来和天书没什么区别。后世的东北话他也听过些,好比什么瞅你咋地,试试就逝世。与两千多年前的古语相比,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前世他也听过些传言,说什么秦国关中雅言就是后世的粤语,亦或者是陕西话。实际上这就是误区,因为语言是不断变化的。后世不论任何门汉语方言和上古汉语都有着巨大的区别,只能说有所继承并延续其特点。
    齐地语言的晦涩难懂是公认的,比如孟子就记载了个《一傅众咻》的故事。说楚大夫找个齐人教儿子学习齐语,却怎么都学不会。若至临淄住个几年,自然就学会了。
    本意是说学习需要安静的环境,不能有人打扰,环境对人有很大的影响。但由此也能看的出来,齐地方言有多晦涩。
    阳庆还和黑夫说了件趣事,临淄齐人当着秦吏的面用方言骂他,秦吏也不知晓。昔日齐国攻宋,便以齐语传递军情。黑夫对此是深信不疑,毕竟阳庆和公孙光有时交流就会习惯性的用方言,听得黑夫是满头包。
    话说,该不会真的骂他了吧?
    阳庆说了,临淄其实已经是算容易懂得了。到了胶东那更难搞,就是他都只能听个大概。因为胶东方言还糅杂了部分东夷淮夷的古语,更加晦涩。夸张的说句,这和后世出国没啥区别了……
    “君上所言甚是。”郦食其附和点头,而后笑着道:“吾尝闻大破方能后立,齐地诸田皆已迁至关中。秦有弟子下乡,或可解胶东之患。”
    “看吧……”黑夫轻轻叹息,“田氏没了,还会有新的豪族出现。其实,还是得多派遣些能吏干吏。至于语言不通,我有上中下三计。”
    “你又有计?!”
    扶苏面露诧色。
    黑夫又白了他眼。
    作为主角,整点花活很奇怪吗?
    “敢问君上,计将安出?”
    “上计需二十年甚至更久,可却是一劳永逸的法子。赖陛下贤明,六国文字皆被废除,现在官方以小篆为主,民间则有隶书。据说程邈在岭南干的甚好,还教越人识字写字。既是如此,便将关中话定为国语。于各县乡学室强制推行,凡秦吏皆需考国语。不合格者,除名!”
    “嘶……统一语言?!”
    “君上要废除各地方言?”
    “废除不至于,只是方便办公而已。”黑夫面露微笑,“吾始终认为,权力与责任并存。吏者,民之所悬命也。既然秦吏拥有黔首没有的权力,自当要有诸多限制。甚至,可在学室开课传授国语。”
    黑夫说的国语并非是左丘明所编撰的书,说的通俗易懂些就是普通话。他记得后世有些附庸小国,便将汉语定为国语,只有王公大臣才有资格学习。会汉语就是身份的象征,是被贵族所垄断的。寻常老百姓可没机会学习汉语,只能说当地语言,而他们的语言又没有文字相匹配。
    瞧,这就是商君书中的愚民。
    扶苏此刻则觉得震耳发聩,呆呆的看着黑夫。也难怪皇帝会如此宠信黑夫,这俩的思想观念竟是高度重合……
    也难怪黑夫说需要二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在扶苏看来,这将会是个无比困难的工程,恐怕需要三代人的努力。而且推行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诸多阻力。
    “那中计呢?”
    “自秦军中抽调部分士卒,通过考核后便可为吏且至地方上任。此为军转吏,也能让增加秦卒的地位。”
    “秦国本就是如此做的……”
    扶苏在旁小声哔哔。
    秦国官爵一体,杀敌立功得到爵位的秦卒,往往都能至地方担任乡吏。爵位越高,那么官职也就越高。当然,前提是能通过考核。只是说有爵位傍身,更容易被选中而已。
    “子都莫急,且听我说完。”黑夫淡然一笑,“不仅是军转吏,包括很多派遣至地方上任的秦吏,都要学习当地的方言,起码做到能简单的交流。我就准备建立所语言学宫,传授比较特殊的语种。比如青徐、吴越、岭南、胡人、燕代、西南夷……”
    “语言学宫?君上真敢想!”
    郦食其对黑夫这天马行空的想法,也是感到无比惊叹,只能说黑夫的确是想常人所不敢想。
    “若此计可行,便可多增派些秦吏。不再是郡县长吏,包括乡吏也可由秦人充任。再挑选地方豪族为属吏,便能逐步治理地方。”
    “嗯,理想状态是这样。”
    不论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必然是有着蛀虫的。纵然搞出剥皮萱草这种残酷的刑法,依旧无法杜绝贪官。黑夫只是尽自己所能,尽量采用温和的方式让秦国走向正轨。
    “那下计呢?”
    “哦,还没想好。”
    “……”
    “……”
    “那黑子还说有上中下三计?”
    “没办法,这么说顺口。”
    黑夫是振振有词的狡辩着。
    真以为他是万能的?
    能想出俩法子就算的好了!
    扶苏虽是又好气又好笑,却还是默默提笔将这些都记录下来。他足足写了好几万字,皆是黑夫沿路所提政策。好比增加医官下乡,为贫户看病开药。这些未必都会被采纳,却都是他认为比较好的国策。
    在嬉闹声中,车驾是终于抵达至潍(wei)水。这条河算是胶东郡的分界线,看到潍水也就意味着抵达至胶东。黑夫这次相当于是作为特派大臣出使至胶东郡,所以需要当地的县吏乡吏出城相迎。
    在三川郡其实就是逾矩了,李由作为郡守根本无需亲自出城相迎。黑夫爵位虽然高,可终究还是县令。即便兼任内史丞,也没这资格。
    “昌邑诸吏,见过上吏!”
    黑夫笑着拂袖挥手。
    昌邑令也是熟人,他就是赵高之弟赵成。本来是泾阳官啬夫,负责管理粮仓。因为多年来勤勉认真从未出错,去年便被皇帝举为昌邑县令。主要还是狄县叛乱,导致原本的昌邑令被叛军所诛,所以就让赵成临时顶上。
    这两年来赵高也是艰难的很,自从不再是胡亥老师后,恩宠也是在慢慢变淡。秦始皇安排他至禁苑,主要负责操练锐骑。赵高作为大内高手,车马技术无比娴熟,堪称咸阳老司机。论马上功夫,他还真没服过谁。所以就由他自卫尉军、中尉军和都尉军中挑选合适的锐士,加以操练。
    因为进展神速的缘故,秦始皇也很赞赏。再加上昌邑令身亡,他就想着拉一把赵高宗亲。环视圈后,赵成也就映入眼帘。
    粮食重要,海盐同样重要!
    赵成管理粮仓这么多年从未出错,现在由他治理昌邑海盐,想必也不成问题。算起来,其实赵成也是刚上任没多久。
    “诸公有礼。”
    黑夫也是抬手回礼。
    郦食其则取出诏书和官印符节。虽然说赵成认识黑夫,但这套流程是必不可少。经其核验后,便恭敬的双手奉还。
    “本令今日至胶东,诸位也都知晓缘由。”黑夫看向群吏,缓缓道:“吾记得,昌邑海滨便有盐场。本令路上耽搁了些时间,便先去盐场看看。”
    “这……”
    赵成白皙的脸上露出几分诧异,现在已至正午时分,从这赶赴盐场起码还需要两个时辰。他先前也是黑夫的属吏,深知黑夫是出了名的怠惰。泾阳政务那可都是丢给萧何处理,而他自己则是日晒三竿才起。
    怎的,今日这么上心?
    “上吏不如先进食再去?”
    “吾受皇命至胶东治海盐,岂能因为顿饭耽误时间?”黑夫望着赵成,训斥道:“莫非赵君升为县令,就变得怠惰了?正所谓以日治者王,以夜治者强,以宿治者削!”
    “下吏不敢!”
    赵成是连忙作揖回礼。
    而他身后的县吏们则是都有些懵。
    这和赵成说的不一样啊!
    “启程!”
    黑夫大手一挥,偷摸打了个饱嗝。他可不想再吃咸鱼了,所以在车上提前吃了不少零嘴。只不过这事不能让赵成知晓,他得保持高冷严肃的人设!
    【第2更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