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络子也能挣银钱
作者:北冥一尾鱼   气哭!穿到穷山沟沟还要种田最新章节     
    “啥,你让我去铺子里帮忙?”
    袁春花颇为惊讶地看来。
    “是呀,婶子,我那铺子今日新开张了,就我和冬儿两个人也忙不过来。我就想着你这身子也好了,刚好请你去帮忙。”
    经过大半个月的调养,袁春花的寒疾已经好了,这还得多亏王桃花当日送来的五两银子。
    “可是……可是我也不会做吃食呀?”
    “婶子,其实那个酸辣粉很简单的,红薯粉只要煮煮,然后辣油,酸笋肉沫那些都是提前做好的,保准一教就会。没客人的时候,就帮咱们一起收拾下碗筷和铺子就行了。”
    “桃花,婶子知道你是好意,就怕我笨手笨脚的给你添麻烦了。”
    “瞧婶子说的,你连那么难的布都能织出来,我这些事啊可简单多了。”
    袁春花这人心性好,干事又利索不埋汰,是王桃花首选帮工之人。本来啊王桃花是想叫王豆香来的,可想着她正跟着罗桂花学着办事,又要学写字和记账,就不去叫她了。
    袁春花微微思索了下,便笑道:“行,那这事婶子应下了。”
    “太好了,婶子有你帮忙,我和冬儿总算可以喘口气了。那工钱的话每日十五文,然后中午你都不要做饭了,带黑子,英子在咱们铺子里吃。”
    听了这话,袁春花忙拒绝起来:“哎呀,这管了饭,咋好意思拿这般多的工钱?不行不行,桃花你给个五文钱就好了。”
    王桃花知道她是个实诚人,就细细地跟她掰扯起来:“婶子,咱们本就是做吃食的,哪能让自个饿着肚子呀,是不?再说这县里头帮工,五文钱可请不到你这般手脚麻利的人。
    婶子你放心,我这工钱呀给的真不高,村里帮工的婶子我也是给这银钱的。这多几文也买不到咱们的情义,你说是吧?好了,好了,咱们这事就这般说好了。”
    袁春花本就是个心思通透 ,知道王桃花这是有意在帮扶自己。
    平日自个起早贪黑的织布,一旬也就织上一匹布,卖个五十文钱,一个月也就挣个百来文。除去买纱的钱,堪堪够养活自个和两个孩子。
    一时间心思翻涌,抓着王桃花的手就红了眼眶:“桃花,婶子承你的情了,你放心,婶子一定好好帮你干活。”
    “姐姐,我也可以帮你干活的。”
    黑子拉着英子也靠了过来。
    “好哦,咱们黑子最能干了,嗯,那这样,以后院子就交给你们俩打扫了,可行?”
    那院里平日干净得很,就些落下的树叶子。
    “好,我和英子保准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
    王桃花很是欣慰地摸摸两个小不点的头。
    等从袁家出来,王桃花就去了趟福布庄。
    上次王桃花来拿袖套,围裙时,让马氏给自个三人做了身春衫,想来三五天过去了,应该做的差不多了。
    马氏正在铺子里盘账,就见门帘一掀,王桃花从外头走了进来,忙放下账本,笑盈盈地迎了上去。
    “桃花来了!”
    “婶子,我来拿衣裳。”
    “早就做好了,正想着明日要不要托人送去,你可不就来了?翠儿,去泡壶茶来,再把那柜里的桂花糕拿来。”
    很快两人就坐了下来,一边喝着茶,一边聊着天。
    “丫头,那批袖套可都卖出去了?猜猜卖了多少银钱?”
    王桃花见到她脸上的笑都快溢出来,就知道肯定卖得挺好。
    “婶子,你别卖关子了,我又不是天上的仙女,哪能猜得出来。”
    “足足卖了这个数……”
    说着晃了晃三根手指。
    “三十两!”
    王桃花也有些惊讶了,原以为卖个十来两就顶天了。
    马氏笑得合不拢嘴:“我呀,找来两拨绣娘,一拨绣娘赶着工缝了两百对绸面,绢纱的袖套,绣满了那花草鸟蝶,卖上五十文一副。
    另一拨粗布的简单多了,拢共做了四千多对,卖五文钱一对,你别说,这才两三日就卖个精光。”
    “有这么多人买吗?”
    “哎呀,合该着咱们运气好。这不有个九江府的行商来这边置办东西,刚好路过我铺子。看到这袖套十分好用,这不就买下了三千对呢,说是要送去苏杭那边。
    那边缫丝人多,用这袖套可不正好做事。不过后头就卖不上什么了,昨日起我瞅着附近几家铺子都卖这袖套了。”
    说着话就去柜台里取了六两银子出来:“丫头账本在这,你瞅瞅。”
    王桃花连账本都没碰,直接接过银子:“婶子做事,我是肝花掉进了肚子里,只剩放心了。”
    马氏见王桃花这般信任自己也是欢喜:“丫头,你放心,婶子啊不是那眼皮子浅的,这每一笔都记得清楚着呢。”
    等翠儿把新做的衣裳拿来,王桃花就要付钱。
    马氏笑脸一收,忙推拒道:“丫头,看不起婶子了是吧?这就一身细棉衣裳,又不是绸的,缎的,婶子还送的起。你不许给钱,不然婶子可要生气了!”
    王桃花前前后后已经占了马氏许多便宜了,可不好意再这般没皮没脸了。
    “婶子,这可不行。你也是小本买卖,怎么能老让你吃亏,今天这银钱必须收。”
    马氏插着手:“丫头,你要再这般客气,婶子这里以后可不欢迎你来了。”
    就这般两人一番你来我往,最后马氏只收了成本价。
    正要走,王桃花突然看见那柜台上有一摞络子,眼眸一动:“婶子,我瞅着你这铺子里咋络子只有梅花,柳叶和铜钱的样式??”
    “丫头,你又说笑了,咱们这平川县络子可不就这几样吗?倒是听说京城里有些络子很是好看,很是繁琐呢,只是没传到咱们这边。”
    王桃花径直过去,拿起几根丝线,略微想了想就编了起来。
    马氏就看到那红丝线在一双葱白纤细的手中游走,穿梭。半盏茶功夫,一个方胜结就摊在了手心,马氏都看呆了。
    这络子比她铺子里好看太多了!
    中国结
    “哎哟喂,丫头,想不到你还会这一手啊!”
    这得益于前世初中有段时间,不知道为何突然流行编络子。当时无论男生女生都会用水晶线凑在一起研究新络子。有的人还会把玻璃珠给编进去,留着长长的穗子,挂在钥匙扣上颇为好看。
    王桃那时为了交朋友,苦学了一阵子,编了挺多送人。
    “婶子,这叫方胜结,在这络子上挂上珠子或玉坠,缀上穗子,佩在腰间,扇子上都是极好看到。”
    马氏拿着那个络子爱不释手。
    “丫头,你可还会其他络子?”
    王桃花又拿起几根丝线,十指如蝴蝶一般翻飞起来,看得马氏眼花缭乱。
    很快一个不同的络子就编好了。
    “这是六耳盘长结,像这样的络子我还会十来种吧!”
    马氏立马两眼泛光地抓着王桃花的手:“啧啧,丫头你可真是财神爷跟头的玉女呀,瞧瞧,这不又带来了财运。快坐下,咱们商量下这东西怎么卖?”
    会做买卖的人,往往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嗅到里头的商机。
    “婶子,这络子但凡厉害点的绣娘解了,试着编上几回就懂了,咱们也是个挣个先机钱。”
    马氏想了想:“丫头,要不咱们一旬出两款,这样,就可以挣上两三个月的钱。”
    王桃花很是满意地看向马氏:“嗯,我也是这么想的。这天气日渐暖和,这小姑娘们也爱出来玩了,裙子配上这个络子正好看,不怕没人买的。”
    “行,刚好有一批做袖套的绣娘也没活计了,我这就叫她们来学。”
    “哎,等等,婶子我问你这络子打算卖多少银钱一根?”
    “我铺子里普通样式是二文钱,络子新颖好看,贵上一、二文应该没问题。”
    “婶子,咱们去买上些便宜的杂石珠子搭上,然后卖十文钱。”
    “啥,十文!?这么贵有人买吗?”
    马氏有些狐疑了。
    “婶子,你放心,咱们络子不仅漂亮,而且独一无二,肯定能卖出去。这次咱们每样只卖五百根,先到先得!”
    “丫头,才五百根呀!这不是卖的越多越好吗?”
    “婶子,若是都有了就不稀罕了,有时候买不到才是最好的,咱们后头生意还长久着呢。
    还有你可以带着这东西去问问那个九江行商要不要?我猜他定会要的,到时还可以卖上一批。”
    前世的“饥饿”营销可是被商家用到了极致,自己就中招了好多次。
    “买不到才是最好的?”
    马氏琢磨了几遍,一拍掌:“哎呀呀,丫头,你这买卖做得可是唠厉害了。还好你不是我的对头,不然婶子得关门大吉咯。”
    “婶子,你又打趣我了,这络子价薄,咱们就纯当挣个脂粉钱。”
    接着王桃花和马氏又讨论了下卖络子的细节,最后也定下了王桃花拿四成。
    等教会了几个绣娘,王桃花就走了。
    马氏赶紧唤人去买了许多便宜的杂石珠子,然后用各种颜色的丝线搭配起来,配上穗子。这一看,她自个都喜欢上了,立马信心十足。
    隔天一大早,马记布庄门口立起了一个很长的衣服架子,上面却挂的是各种五颜六色络子。
    马氏把相公拉来“哐哐哐”地敲着鼓。
    翠儿卖力地喊着:“各位客官,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快来瞧一瞧,全县独一无二的络子,搭在身上,挂在扇头,那是顶顶好看。”
    红儿则当了“样人”,腰间挂了新络子,站在那里任由众人打量。
    果然路过的姑娘,媳妇子看到那些络子就挪不开眼睛了。特别是一个穿着细棉衣衫的姑娘那是两眼放光。
    “哎呀,这络子可真好看,感觉像朵花儿呀!”
    马氏也连忙指着红儿:“姑娘,这两种络子是京城里刚时兴的样式,只卖十文一根。
    你瞧瞧我店里的姑娘就戴了,这络子挂在她身上可是好看吧!而且我这些络子上,配的珠子颜色大小都不一样的,拿上哪一个都是独一无二的。”
    红儿干脆在原地转了个圈,于是那络子微微飞扬,穗子也飘荡起来,可不是美的很。
    “太好看了,这珠子也配的极好,掌柜的,给我来一根吧。”
    “姑娘这两种络子,我铺子里进的可不多,卖完就没了。你确定另外一种不买上一根,平日可以换着衣裳来搭的?”
    听马氏这么一说,那姑娘也不带考虑的。
    “行,掌柜的,另外一个样式的也给我拿一根。”
    有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很快许多手头宽裕的姑娘就纷纷解囊了,有些财大气粗的更是一口气买了十来根。
    说来也巧,那细棉衣裳的姑娘正是知县千金的贴身丫鬟,等她戴的那络子被小姐看到了,喜爱的不得了,当下就让人拿了一两银子去买了百来根。
    这消息一经传出,还没等太阳落山,一千根络子就卖个精光。
    没买到的姑娘一脸郁闷,缠着马氏快点去进货。
    马氏装出一副极为难的表情:“姑娘们,不是婶子不去进货呀,这京师离咱们这里小千里地呢。不过你们别急,差不多一旬后呀,我保准更时兴的络子就来了。”
    那些姑娘听她这般一说,也是满心期待,想着十日后一定要第一个来买。
    再说那位九江的行商看到这络子后也十分喜欢,当下各款定了五千根。那苏杭淮府的姑娘向来喜欢这精致之物,必是好卖!!
    这下可把马氏笑得合不拢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