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如今基本上已经恢复了绿色,虽然种植密度不大,但是慢慢的还是可以改善的。
得益于每年大量的降雪,这边一万多个储水塘子每年都能存的满满的,这对于一些地方是灾害,但是对于沙漠来说却是难得的机遇。
如今也只有两万多个奴隶还在那边定居,长期的维护这些林子逐步发展壮大!其余的基本上都已经转移到宁夏那边。
沙漠不是没有水,沙漠的地下水格外的丰富,就看你能不能用了。
楼兰坎儿井在这边行不通,只能用竹筒。
至于楼兰内部的沙漠倒是成果喜人,一片片的绿洲不断的延伸,规模越来越大,这其中本地百姓贡献了不少的力量。
而大量的葡萄庄园、棉花庄园的建立更是让这个沙漠省份发展的非常快速。
农业面积的增加也让水源的消耗增加,为此农业部下发了严格的开垦标准。
想要在楼兰种田开农庄,每年必须强制种树五十亩以上,河边也好、田边也罢,种不好就收回产业,换能种的去。
最近几年棉花的销售极为的迅猛,虽然朝廷在不断的调整价格,但是架不住数量多啊!
这种暴利使得很多达官贵人奋不顾身的投身于楼兰这片干旱之地!
此地国家收上来的商业田税都会用于罗布泊以及周边所有湖泊的绿化和维护。
得益于近几年的大雪,塔里木河的高山雪水流量极为的惊人,大量巨型的水泥水窖被灌的满满当当的。
特别是那些庄园里面的水窖,一家比一家大,这地方别的没有,就特么地方大,想怎么建怎么建,想建多大建多大。
建好之后就属于个人财产,受到大明律法保护,可以传家的。
要说大明哪个地方的百姓房屋最大,莫过于楼兰了,随便一家的院子能给你圈出一亩地来。
这边一个县撑死都没有一万人,能有个五千人都算厉害的了。
绝大部分都是蒙古族和维族,人家也不放牧了,就种粮食和棉花。
要还债啊,这么大的围墙和院子,那使用的建材数量巨大,花费完全不亚于南方的城市。
朱翊钧细细的看着今年的财政收入,责任土地税、商业土地税依然是全国军队最大的粮食和军饷保障。
商业税和关税则完全能够支撑朝廷运转,甚至每年还结余不少。
矿税不算多,基本上都贴在研究院和各家工厂里面做研发。
而朝廷和各大官员的大头收入都是来源于那些工厂和皇家商行。
海瑞这种清官如今的身家保底都有上千万元,这些钱来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那些跟着投资的富商也挣得不少。
而小商小贩压根挨不上这些大生意的边,做点倒买倒卖特产的小生意求个小富倒也不难。
这才是真正的黄金时代,想开山想开荒,想纵横大海的机会都有。
只要你胆子够大脑袋够灵活,基本上不愁销路。
“爷,今年朝廷粮食太多了,农业部那边希望将以前的陈粮都酿成酒售卖出去,您觉得如何?”
“粮库存不下了吗?”
“真存不下了,如今铁皮桶越造越大,现在粮食局储存用的铁皮桶一个就能装两千斤粮食。
翻晒都需要龙门吊,而像这种款式的铁皮桶,去年工部下面的粮桶厂生产了上百万个还供不应求,全国的县府都在订货。”
听说张学颜那边天天听到各地粮库抱怨,收新粮收半年,晒陈粮又要半年,实在忙不过来跟他要人呢。”
陈矩有些自豪的道“爷,咱们这算不算实现吃饭自由了啊?”
朱翊钧放下手中的报表淡淡的道“现在吃饱能有什么用,必须要年年能吃饱,代代能吃好大明才能蒸蒸日上。
如今大明民间还有粮食剩余,但马上这种情况就会有转变了。
王阁老从北方带回来的牲口和各种体大肉多的牲畜将会消耗大量的粮食。
仅凭各地县府自己养的那些猪鸡牛羊,全县人一人一顿都不够吃的,不要盲目乐观,困难远比你想象的要多。”
朱翊钧还有很多话没说,大明如今百姓基本上户户负债,而负债者和商人的财富将会迅速变化,富者越富。
等明年世界会议结束之后,大明必然将要减缓发展。
不能只盯着一个方向发展,畜牧、轻工、手工、文化、娱乐等各个方面都需要一点点来。
“陈矩,如今朝鲜那些工厂的工人每月上几天班?”
“基本上不休息,只有地方上的合资工厂每月上十天到十五天。”
朱翊钧摸着下巴在想,必须要弄出一个清闲一点点制度来,这样和后世那些工厂有什么区别。
说实话他还是比较喜欢后世西方的那种工作安排的,工人有更多的时间去玩,去陪家人。
更重要的是有时间去旅游,长见识!
毫不夸张的说,前世18年的时候,他还听说过有些闭塞地方的百姓没去过县城的。
如今诸子家族还保存着游学的习惯,各家的学子每年都会出去全国各地转悠。
朱翊钧最佩服的就是那些先秦诸子,他们那个时候写书教育的都是上层人士,教育的都是王侯将相。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这种人就越来越少了,以至于后世凤毛麟角几乎绝迹,导致各种砖家横行民间!
两人在这嘀咕的时候,莆田那边的灾难基本处理差不多了。
后面就是灾后重建的事情,这些不用他们担心,各位大臣们纷纷返回,那些替代他们的人一夜之间消失无踪。
4288年的大朝会有些压抑,基本上全国能来的主官全部来了。
除了几个倒霉蛋飞艇炸了不知道死哪个旮旯,三万多文武大员纷纷齐聚奉天殿。
没站满,估计要站满还得好多好多年,毕竟官员不是说有就有的,很多地方也不是说开发就开发。
朱翊钧一袭华丽的红色龙袍坐在高位上,声音振聋发聩。
“朕登基十六年,大明日新月异,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吾皇圣明”
“估计也只有你们说朕圣明了吧?自古开疆者,哪一个不是落得个暴君的称呼。
而朕更甚!”
朱翊钧被十二流冕遮住面部,下面臣子看不清他的脸,但是可以感觉到,皇帝和以前相比更加沉稳,更加严酷了。
“朕不在乎那些东西,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岂是区区几个史官可一言而决的。
大明发展至今,用了十几年,诸位觉得这好还是不好?都说说!”
殿中传来了嗡嗡的议论声,许久之后,一个年纪很轻的官员从队伍末尾走了出来高声道“回陛下,臣以为不好。!”
朱翊钧循声望去,他大爷的光太亮距离太远,看不清。
陈矩歪了歪身身子小声道“孙承宗。”
朱翊钧点点头“孙承宗,你说说看。”